最重要的“论文”写在课堂上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8-06-2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朱正威,中学生物学特级教师,中国首届“当代教育名家”,被誉为中学生物学教育的一面旗帜。1934年出生于江苏宜兴,1954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同年到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工作。1992年起兼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系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北京市劳动模范、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中国教育学会生物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2018年5月5日离世,享年84岁。

    朱正威老师自上世纪50年代起,一直行走在中学生物教育之路上,留下了探索者成功的足迹。他从自己的人生体会和职业生涯出发,道出了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他说:“袁隆平的科学论文写在大地上,教师最重要的论文应写在课堂上,写在学生心中。”

    爱的课堂,激情的课堂

    朱正威老师对学生的爱主要表现在对学生的尊重上。他认为,有尊重才有教育。除了对人格的尊重外,他尤为尊重学生不同的思维模式、思维的技巧、求新和求异的思维。他曾指出,作为生命体,首先就存在着遗传基础的千差万别。其二,作为生命体,就必定有其自主性和选择性。此外,人的知识、能力的基础是不同的,思维的方式和习惯也不相同,大脑的神经网络结构就不会相同,因此,学生在讨论、思考问题时的切入点、逻辑顺序就可能不同,依据的具体例证、思维跳跃的状况、语言表达和思维之间的配合等也都有所不同。于是,只要真的把问题付诸学生讨论的时候,就不是老师备课中想象和设计的那套“学习策略”和“目标体系”,“偏离”和“出奇”是经常的。所以朱正威老师的课堂讨论大体只有两种结果:一是“条条大路通罗马”“九九归一”,这是由异而同,由丰富而深刻;二是出来了许多新问题,则“且听下回分解”。朱正威老师认为,不管怎样,这些结果都是很好的。

    朱正威老师的课堂经常激情澎湃,讲到动情之处,他经常情不自禁甚至手舞足蹈起来。一次讲细胞膜的流动性,他把自己当作膜上的蛋白质,一会儿模拟漂浮运动,一会儿旋转运动。这样一堂课下来往往是衣襟湿透。讲课讲热了,他就开始脱衣服,先是外套,脱了还热,就脱背心,于是学生们送他一个雅号,称他“脱”先生。他的这种对生命科学的热情深深吸引和感染着学生,潜移默化地唤起了学生对生命科学的热爱。

    生活的课堂,诗意的课堂

    朱正威老师认为,生物教学要离学生生活实际近些、更近些。朱正威老师虽然从事理科教学,却能在课堂上通过恰如其分的比喻、诙谐生动的语言和动作,将干涩冰冷的科学概念,讲解得活灵活现、丰满而富有生机,给听课人以美的享受。

    朱正威老师认为,任何一个生物学习主题的提出,学生其实已有相关体验,或来自日常生活的接触,或来自大众传媒,或来自自己的探求和思索。在初中生物课“青蛙的捕食”中,一名农村长大的学生抛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钓青蛙时不用鱼钩?”这打断了朱正威老师按捕食时舌的运动过程进行的讲解。朱正威老师索性让这名学生先来讲一讲钓青蛙的过程。学生讲得绘声绘色:“先在竹竿上拴一根钓绳,不要钓钩,只要系上一个蚱蜢做饵,持竿在池畔草丛轻轻地抖动,青蛙就会吞住不放而被捉。”随后,朱正威老师引导全班由此讨论三个问题:一是青蛙为什么会咬住不放?这和青蛙的舌根在前、舌体折叠、舌尖在后的“卷舌”有关。朱正威老师告诉学生青蛙上颌有一对锄骨齿,以防止食物的滑出,钓青蛙正是利用了青蛙舌部的特殊结构。二是为什么要抖动竹竿?这是模拟昆虫的跳跃,蛙眼对运动中的物体具有极强的识别能力,因此才有了仿生的电子蛙眼。三是如何看待捕杀青蛙?这是一种应该受到谴责的行为。由于湿地的减少,青蛙的数量也在急剧减少,还出现了畸形的青蛙。朱正威老师又适时推荐学生阅读两栖类濒临灭绝的有关科学报告。朱正威老师课上还有很多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的例子,如膳食的合理营养问题、肥胖问题、烦人的“青春痘”问题、提高用脑效率问题、为朋友或亲人的疾病忧虑的问题等,不一而足。

    朱正威老师还经常借助古诗词揭示生命现象中蕴藏的内在规律,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科学不仅包含自然科学的真知还具有人文科学的风采和内涵。如讲鱼类的生殖洄游,“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的诗句,把鱼类的生殖洄游诗意化了;讲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他吟咏“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一幅幅动人的五彩画卷展现在学生眼前,遮住了原本枯燥的文字图表。

    哲人的课堂,社会的课堂

    朱正威老师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教师,还像是一位睿智的哲人,在课堂上会适时引入生命的哲理。当他讲到生命是个开放的系统,不间断地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即机体的新陈代谢或自我更新的时候,会点出这里所隐含的生命哲学——“开放才有生机,更新才能存在和发展。”又如,讲到生物群落的演替,结课时他总结道:“我们这节课讲了一个重要的哲学思想‘万物皆流’,‘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青春不再,我们一定要争取创造更多的辉煌。”再如,1999年5月美国炸毁我国驻南斯拉夫使馆,第二天,朱正威老师上生物课,课的内容是“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学说”,他从无机物形成有机物开始,说到有机小分子如何合成有机高分子,有机高分子如何聚集成多分子体系,直至如何演变为原始生命。讲到这里,朱正威老师感叹道:“生命来之不易啊,人的生命更是如此。那些无视生命尊严、肆意践踏生命的行为难道不应该受到谴责吗?”短短几句铿锵有力的话语震撼了学生的心灵。

    “现代”课堂,“历史”课堂

    朱正威老师认为,我们应在现行的学习内容框架内,融入生命科学的现代进展。他说,生物学的进展,特别是从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发现并建立了脱氧核糖核酸(DNA)模型起,不仅把本世纪初建立的细胞遗传学推向了分子遗传学,而且推动了分子生物学及相应的生物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它的成果越出了科学家的书斋和实验室、科学论文和专著,通过大众传媒进入了千家万户。从人类基因组计划到致癌基因,从转基因动植物到克隆基因,从线粒体基因到人类始祖“非洲夏娃”,从餐桌上的转基因食品到DNA侦破技术,等等,渐渐地成为有文化的公民必备的常识。于是,基础教育中的生物科学教育,就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改革我们的课程和教材,在课堂内引进生命科学的最新进展。例如:“无性繁殖和营养繁殖课程内容的确立,从组织水平的克隆、细胞水平的克隆到基因的克隆,都是人为干预下形成的无性繁殖系。而那头成为1997年科技革命的重大新闻的克隆绵羊——多莉,由此就可以步人我们的课堂。”这不仅体现在朱正威老师主编的生物教材中,更是体现在朱正威老师的课堂里。朱正威老师认为,不管课程内容如何更新,总也赶不上科学与技术的进展,老师要把最先进的学问引进课堂。

    朱正威老师除了将生命科学的最新进展引入课堂外,还特别重视回顾科学发展的历史。朱正威老师认为,生物科学史所蕴含的营养极其丰富,而且了解它远比了解科学的结论及技术的成果更为有趣,因为科学活动中的直觉、想象、怀疑、创造性以及观察、收集数据、归类和证明结论的能力尽在其中,所以课堂内还要有科学史的分析。这对于学生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培养都是大有裨益的。我们中学生物教师的教学,应建立在通晓本学科发展史的基础上,随时随地和相关内容结合起来,使课堂教学更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学生在品尝知识的硕果时更具有深厚的历史感。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