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担使命 为心导航
■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 写好教育奋进之笔 聚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报道
编者按
2016年12月7日至8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一年半以来,各地各高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自觉用重要讲话精神指导工作,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加强领导和指导,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稳步提升。
为认真总结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经验,进一步探索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水平,“七一”前夕,本报开设“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 写好教育奋进之笔·聚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栏。敬请关注。
前不久,太原理工大学“晓明研究室”负责人常晓明收到一封来自大洋彼岸的邮件,这是学生黄健寄来的。
信中,这名从太原理工大学本科毕业11年的年轻人告诉常晓明,自己马上就要成为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教授了,即将和常晓明一样组建自己的研究室,他感谢恩师当年对自己的苦心教育指导……读着信,常晓明由衷地为自己的学生感到高兴。在常晓明看来,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得到美国高校认可,而且能对母校、对老师有如此深的感情,是近年来学校探索创新、扎实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取得实效的一个有力印证。
面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任务、新挑战,太原理工大学结合自身办学特色与优势,始终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在扎实推行“三全育人”的基础上,形成了“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课程育人、全媒体育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稳步推进,成效显著。
改变教与育分离状况,形成协同效应
——课堂教学不再是干巴巴地说教,极大调动了学生成长成才积极性
走进“晓明研究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整齐摆放在工作台上的各类机器、工具、素材。
“我这里就是一个小型工厂。”常晓明是机械设计专业的资深教授、学生眼中的“全能王”,他笑着向记者介绍,在这里上课,他会先引导学生提出设想,再让他们探究摸索,一步步将设想变为现实,作为老师,在技术方面,自己只是在最关键的时候给予学生指导。“而做得更多的,是教学生做人的道理、帮助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进入研究室的学生,每人必须至少完成一个实验、写一份材料、做一个PPT、做一次演讲。
对于这4个“一”,常晓明的要求,可以用“严苛”来形容。“有的学生写一份材料,半年也不一定能写完。因为我要求他们做分析必须拿出依据,例如学生写个‘结果如下所示’,不行!每一个数据必须要有引用来源,来不得半点偷懒和弄虚作假。”
严谨、认真、高质、高效成为“晓明研究室”的标签。
一直以来,常晓明都有一个观点——研究室培养学生不是对大学课程的弥补,而是对人的全面挖掘和培养,“一个爱学生的老师,教导学生做事先做人,这是我们需要坚持的育人理念”。
而学生的成长常常令他感动不已。从他的研究室走出来的学生有很多像黄健一样,成为众多国内外知名高校和大型企业的“抢手”人才。
在太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吴玉程看来,学生成长成才的道路上,教师是“引路者”也是“守望者”。学校推进“全课程育人”,充分发挥专业课的育人作用,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在太原理工大学,像常晓明这样的教师还有很多。
“全国先进工作者”寇子明教授,在讲授“控制工程”课时,引导学生合理定位、循序渐进、踏实前行,教育学生“心怀责任、勇于创新、甘于奉献”,还经常带学生到生产一线去实践,切实做到言传身教;
被誉为“山西极地考察第一人”的窦银科教授,在讲授“自动化监测技术”课中,引导学生把成才梦与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坚定政治立场,听党话、跟党走,在他的直接影响下,他的学生中有4人先后踏上了极地科考之旅;
晋豹车队由该校信息工程学院萧宝瑾教授和他的儿子萧英喆老师创立并指导,从2006年至今,车队连续10年参加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大赛,从在初赛打转,直至成为全国总决赛冠军,至今已在大赛中获得7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
一大批科研成果突出、专业素质过硬的专家、学者悉心指导、言传身教,在平时的教学科研管理中,教导、鼓励学生大胆假设、动手实践、敢于创新,以严谨求实的学术作风和认真的工作态度指导学生科研课题中的每一个环节。
在这背后,有一个学校推进“全过程育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重要抓手——“生涯导航”教育计划。
作为学校育人工作的顶层设计,该计划紧密结合专业培养计划和学生成长规律,将思想政治工作植根和服务于专业教学,深受学生欢迎。
根据“生涯导航”教育计划的安排,学校育人工作课堂内外联动,教师担当育人主角,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为教育管理骨干。大一以专业认知和适应大学学习为重点,启发学生树立专业意识和兴趣志向;大二重点帮助学生开展职业探索和学涯规划、职业规划;三、四年级则重点进行创新创业训练、职业能力培养、专业素质拓展、求职技能培训等。
各学院以研究生导师为依托,成立“生涯导航”专家导师团,以专家系列讲座、班级访谈等活动为载体,引导大学生做好人生规划,适应职业发展要求。
学校还深入挖掘各类专业课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要求所有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知识教育同价值观教育、能力教育相结合,把思想引导和价值观塑造融入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中培养家国情怀和担当意识。
“生涯导航”教育计划实施后,学生对教师引导的期望、教师指导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学生的希望和需求,反过来又成为教师参与学生活动的动力,大大促进了教师对学生之“导”。例如,信息工程学院开展课外科技实践和创新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全国电子、信息类大赛,全院几乎所有的专业教师都投入到竞赛活动指导中,学生参与率达80%。
在实施“生涯导航”计划、深入推进“全过程育人”“全课程育人”中,学校整合各方面的教育资源,改变了“教”与“育”分离的状况,实现了教师为育人主体的格局,达成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得益彰、同向同行、同频共振的育人效果。
全方位服务、管理做到家,润物无声
——通过“精准服务”,贴近学生、见微知著、环绕覆盖,为思政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今年,我院26名新疆少数民族学生中,有3名学生申请入伍、14名学生递交入党申请书、4名学生通过英语四级考试。相比往年,数字翻了一倍多。”基础学院党委书记张少临告诉记者。
这样的结果,让张少临颇为自豪。“这是学校长期以来推行全方位育人落地生根的体现。”张少临告诉记者,学校安排将工科实验班的学生与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结成一对一的学习之友,并想方设法帮他们解决生活困难,创建“米妈妈新疆味道”等阳光助学系列工作品牌,让学生感受到关心与关爱……
这些细致的服务,潜移默化地发挥着作用,让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慢慢发生改变。
桌椅坏了、灯管需更换、玻璃破了……只要在学校智慧公寓系统上一点,服务随即就到。在太原理工大学,几乎每一名学生都用过这项“云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这一要求在太原理工大学落到实处、细处。
——为了帮助9000多名学生更好地就业,学校近一年来举办各类招聘会,共提供岗位11万多个;
——为了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帮助,学校创建“免费餐”窗口,10余年间,已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60余万份免费饭菜;
——为了提升学生专业学习能力,不断满足学生的升学需求,安排教师根据学生的成绩、特长对考研志愿填报进行分类指导,并对专业课的研究方法、答题技巧等进行悉心辅导;
——为了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学校出台了学生代表列席校长办公会议相关制度,构建了民主治校、学生参与管理的新模式……
学校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和育人功能,使学生在健康向上、互助友爱的氛围中成长成才,将思政工作做进学生“心田”。
在此基础上,太原理工大学创新推行“全媒体育人”,拓展育人载体。
“尽管有很多人认为广播、电视、报纸的方式做思政工作有些‘过时’,但我们学校依然坚持着。”学校党委统战部部长兼宣传部部长李吉明告诉记者,“每天清晨,在学校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社团都会通过学校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方式,将国家大事等近期要闻、学生关注的新闻,在操场等校园各个角落叫响,传递着党和国家的新声音。”
传统媒体焕发着青春,新媒体也释放着活力。
面对思政工作新形势,学校借助新媒体传播手段,推动新老媒体深度融合。李吉明介绍,学校全力打造“一端两网三微”的新媒体矩阵,即校园网APP客户端、官方网站、思政主题网站以及微博、微信、微视。以校党委宣传部主管的校园网和微信平台、校团委主管的微博和学生处主管的思政主题网站、微视为核心,与校报、电视台、广播站等传统媒体相结合,在校园网同步推出数字校报、视频新闻、网络广播,积极推动形成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多位一体联合发展的全媒体构架。通过微信、微博开展网络教育活动,通过原创微电影、纪录片等形式营造思政教育氛围。
一些新媒体逐渐成为引领大学生生涯发展的航标。由学校自主开发的“清泽心雨”思政主题网站就是其中之一。
“清泽心雨”思政主题网站以学生感受为出发点,以学生需求为导向,以社会热点为突破口,赢得了广大学子的认可,网站总点击量累计超千万人次,实现了学生自觉分享网站内容,主动传播网络正能量,现已成为集思想引领、科技培植、文化传承、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新媒体育人空间。
学校学生处处长郝根彦说,“清泽心雨”思政主题网站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构建网络文化育人工作长效机制,现已成为沟通学校与学生的桥梁、引领大学生生涯发展的航标、会聚莘莘学子的网上精神家园,连续3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高校百佳网站”。目前已经成为学校网络文化育人的强大引擎,对学校占领意识形态主阵地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
学校专门设计开发的校园网APP客户端,集新闻推送、校务管理、社团活动、社会信息交流服务等功能于一身,适应移动用户时代特征的学生需求,正在成为学生离不开的“好朋友”。
目前,学校正在建设智慧云学生工作综合数值化平台,以实现对学生“精准画像”“精准管理”和“精准服务”。平台充分借助学校大数据学院、大数据研究院的技术优势,为学生工作提供大数据分析支撑和决策依据支撑。建成后,将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大数据化。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