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性阅读:走向真知的必由之路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8-07-0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回到文本

    2017版语文新课标提出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那么,什么是思辨性阅读呢?思辨性阅读是一种阅读方式。阅读的目的与诉求不同,方式与结果自然也不一样。有的阅读是为了消遣取乐,或者满足个人趣味,这样的阅读强调个体的兴会和悦纳,自由度大,个体差异也大,人们津津乐道的“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主要就是针对这种阅读讲的。

    思辨性阅读则不同。它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真知,或者为了解决问题,个人的好恶与体验都要退居其次,阅读的准确性、明晰性与合理性,则成了判断阅读效果的首要标准。当然,思辨性阅读并不排斥个体的感受与个人的趣味,但在承认“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同时,更要追求“最哈姆雷特”(赖瑞云《多元解读与文本中心》)的理解。这就要求读者的思维始终处在“思辨”的理性状态,自觉地分析与论证,审慎地权衡与判断。思辨性阅读,正是批判性思维的用武之地,我们也不妨将它称为批判性阅读。

    文本是思辨性阅读的根基。美国文艺理论家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中提出了文本解读的两条路径,一是直面文本,一切关于文本的断言与结论,都必须以文本为依据;另一种则是通过文本与作者、读者或者环境的“关系”来间接地解释作品。比如作家,作家是作品的生产者,借钱钟书式的幽默来表达,研究母鸡也能认识鸡蛋。但事实上,母鸡不等于鸡蛋。种种原因,譬如环境的压力,或者自我秉性的影响,或者风格的追求,都会让作家的创作动机在作品中发生“变形”,因此,研究作家并不一定能达成关于作品的真知。

    间接的“关系”研究还得经受直接的文本解读的检验,文本是思辨性阅读的基石。陈思和先生说,对文本要有一种“信仰”,强调的也是这个意思。

    实证与分析

    尊重文本,知易行难。文本似迷宫,其意蕴与逻辑并不会直接呈现在我们面前,而是隐藏在文本之中,等着读者去挖掘。迷宫里歧路纵横,浮云蔽日,走着走着,恐怕连自己都会走丢。干扰我们的因素很多,语言自身就是其中之一。语言是桥梁,是工具,这个道理人所共知;但语言又常常成为沟通与理解的障碍,成为横亘在我们与文本之间的一堵墙。

    譬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秦王”,在文中,这是一个面目模糊的人物。如果对他一无所知,对他的理解就会走向脸谱化。

    如果不先入为主,仅就“完璧归赵”一节看,这个秦王看起来倒有点虚弱与怯懦,至少表面如此。你看,蔺相如在朝堂上斥责秦王倨傲轻慢,要求他举行一个隆重仪式来交换和氏璧。面对咄咄逼人的蔺相如,秦王没有暴跳如雷,而是满口答应。等到秦王布置好了场面,蔺相如却派人把和氏璧送回了赵国,还公然指责秦王祖宗八辈都是背信弃义之徒。应该说,这一轮倒是蔺相如自己说话不算数了。设身处地站在秦王的角度想一想,他能不恼火吗?但秦王的反应也只是“与群臣相视而嘻”,不仅没杀蔺相如,还好生款待他。蔺相如疾言厉色的痛骂和诓骗式的手段,连明朝的王世贞都看不过去了,他说:“令秦王怒而戮相如于市,武安君十万众压邯郸,而责璧与信,一胜而相如族,再胜而璧终入秦矣。”意思是,你这样激怒人家,人家杀了你也在情理之中!

    很多人由此作出“外强中干”的断言。其实,教科书对秦王的介绍也大多如此,但历史上的秦昭襄王并非如此粗鄙与虚弱。秦昭襄王,19岁继位,在位56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王之一。据历史记载,秦昭襄王“明而熟于计”,城府很深,有忧患意识。他起用范雎、白起等文臣武将,采用“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各个击破,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完璧归赵”这一年,秦昭襄王42岁,在位已23年,无论是看年龄,还是看其政治履历,都已经是个成熟的君王了。这样一位雄才大略的政治家,面对区区一个蔺相如,怎可能表现得如此不堪?显然,外强中干的判断难以立足。

    懒惰是思维的本性。一个具体的、活生生的秦昭襄王,被我们简称“秦王”之后,这个语词就成了一个空洞的概念。历史上,秦国暴政常常作为儒家仁政的对立面被表述,“秦王”也被抽象成为丑恶残暴的化身。显然,这个“知识”妨碍了我们对秦昭襄王的具体理解与评价。

    语言总是通过我们自己来遮蔽我们的。思辨性阅读,必须穿过语言的雾霾,厘清文本的事实,理清文本的逻辑,这就需要实证与分析的功夫。实证与分析看起来是两个范畴,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对事实的认定,必须借助逻辑分析的力量;而逻辑的思辨呢,又必须建立在事实的辨别之上。如果断定秦王是虚弱的,那么,秦国的大国地位怎么解释?秦昭襄王的雄才大略又体现在哪里?显然,事实的认定出现了逻辑破绽。

    秦王的“虚弱”意味着什么呢?是道德上的自惭形秽,还是国力上的自愧不如,或者另有所图,隐忍不发?我的推断是后者。在我看来,以十五座城池交换赵国的和氏璧,本来就是秦王的讹诈与试探——秦王原本就没想打这个仗。倘若秦王已经下了开战的决心,一个和氏璧岂能阻挡他的战争步伐?更何况蔺相如还诓骗了他,等于给了他名正言顺的杀伐借口。秦王“明而熟于计”,恰恰就表现在这里:不管你蔺相如怎么挑逗与刺激,我自方寸不乱。这哪里还是怯懦和虚弱呢?实证与分析是思辨性阅读的基本功。

    论证与反驳

    挖掘事实,逻辑分析,说到底都伴随着一个论证与反驳的过程。对理由的拷问,对结论的反思,对理由与结论的关系的推敲,这就是论证与反驳。

    人是理性动物,也是需要理由的动物。理由常常由圣经贤传、生活经验、格言警语和公共知识组成。理由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自以为是”,且喜欢“推己及人”,比如“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说多了听多了,它就会从一个普通判断摇身一变,成为不证自明的“理由”;一旦遇到合宜的人物或场合,它就会冒出来参与我们的推论与判断。我在教《促织》时问学生,主人公成名的命运究竟是什么决定的呢?好多学生破口而出“性格决定命运”,将成名的悲剧命运归结于其性格。合理吗?想一想,这真是一个既荒唐又危险的“理由”。成名本分迂讷,同样是当差,人家借此敲诈勒索,而他胆小怕事,搞得家破人亡。如果据此认为他的悲剧命运是由其性格决定的,岂不是鼓动人们要见利忘义,不顾廉耻?显然,“性格决定命运”这个判断并不适用于成名。成名的悲剧是社会悲剧,而非性格悲剧,是邪恶而荒唐的社会让这个老实巴交的人倒了大霉,又走了大运,一切都莫名其妙,一切都不可把握。在一个正常的社会,一个“迂讷”的人也有权利追求正常而有尊严的生活;因“迂讷”而遭受了悲剧的命运,肯定是这个社会有问题。

    原来,“性格决定命运”这个判断本身就有缺陷,理由错了,结论自然也会跟着错。反思结论与理由的关系,是一个论证与反驳相呼应的过程,这正是思辨性阅读的核心。

    回到蔺相如。司马迁赞赏蔺相如,说他智勇双全,公忠体国。但基于不同的理由,有人的评价则大相径庭。王世贞对蔺相如的行事逻辑就完全不能接受。他说,因为担心秦国找借口打仗,赵惠文王才担着风险让蔺相如去做和平使者,但蔺相如似乎忘记了出使的初衷,他主动进攻,步步紧逼,屡次冒犯秦王,激化矛盾,究竟意欲何为?王世贞质问道:“奈之何既畏而复挑其怒也?”老虎本来要吃人,你还要去捋虎须,实在不明智。在他看来,蔺相如的“完璧归赵”,完全是一场撞大运式的侥幸成功。

    王世贞的话不无道理。其实,在出使秦国之前,蔺相如与赵王制定的策略,是先保国家安全,再考虑和氏璧。这是一个正常的逻辑:和氏璧与国家安全,孰轻孰重,世人皆知。宋朝的杨时——就是那个“程门立雪”的好后生——就说道:面对虎狼之国的威胁,一块宝玉算什么?为了和平,给他也无所谓。但蔺相如的逻辑似乎不是这样,“乃以孤单之使,逞螳怒之威,抗臂秦庭当车辙之势,其危如一发引千钧,岂不殆哉!”持这种批评态度的,还有宋人司马光。他说,和氏璧就是个有它不多没它不少的玩意儿,蔺相如竟然“以死争之,以诈取之”,似乎比国家安全还重要,实在不可理喻。南开大学教授徐江更尖锐,他说蔺相如“轻率、无理、无礼,罔顾赵国的安危,损害赵国的国格,眼中只有那块和氏璧,根本没有战略眼光”。厌恶之态,跃然纸上。

    在批评者看来,作为一国之使者,蔺相如应该懂得轻重缓急,应该知道如何进退,但他却主动撩拨秦王。最糟糕的是,亲口答应了交付和氏璧,却又偷偷派人把它送走了。那么,你当初带它来干什么呢?放在赵国不是更安全吗?……诸如此类的矛盾,还有很多。不能不说,这些质疑和反问都击中了事情的要害。那么,蔺相如的成功到底靠他的智勇,还是靠运气?如果靠的是运气,那么,蔺相如的智勇就值得怀疑了。

    思辨是在反复的质询与反驳中达成的。不妨对上述质疑再来一次质疑:将“完璧归赵”归结为运气,这样的历史解释能否让人信服?蔺相如如此撩拨秦王,秦王为什么却没杀他?为什么莽撞轻狂的蔺相如竟然能不辱使命?如果蔺相如如此不堪,那司马迁的历史眼光是不是存在严重问题……

    若将蔺相如走钢丝式的政治博弈看作是一次纯粹的运气,那么历史研究就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运气永远是蒙昧历史学的说辞。如果不是运气,那么,“完璧归赵”的讨论就必须回到当事人身上,是当事人造就了这段历史。其实,当初蔺相如还是宦官门客的时候,就已经显示出了非凡的政治远见;在此后的渑池会、将相和等事件中,他的政治胆识和政治操守又得到了更加耀眼的展现。就是这样一个蔺相如,难道偏偏在“完璧归赵”这一事件中脑子进水了?显然,这样的理解有违文本的内在一致性。我们有理由认为,上述对蔺相如的批判,仅仅停留在事件的表象,而未能深入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的真实。

    如果蔺相如不是莽夫,那么,我们只能推断,蔺相如的莽撞只是表象。他一改唯唯诺诺、仰人鼻息的弱国姿态,以攻为守,高调宣示,以激进张扬的方式,来阻止秦国的野心,灭秦国的威风。看起来风险很大,实际上他心中有数,进退有据,抑扬有度。

    这样,问题就转化为:蔺相如为什么要选择这一策略?原因很复杂,但有两点是可以在文中找到依据的。首先,蔺相如有冒险的胆量和动机。我曾撰文说,蔺相如出身卑微,梦想改变自己的草根地位;作为战国士人,他对功名充满着热望,这让他敢于冒险,不走寻常路。幸运的是,他遇到了一个旗鼓相当的对手,秦昭襄王没有任性使气,没有丧失理智。他认识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反而做了个顺水人情。秦王把“秦赵之欢”看得很重,可见他是个理智而隐忍的君王。我相信蔺相如看到了这一点,否则,他不是去白白送死吗?

    蔺相如的胆源于他的识。他洞悉大势,对秦赵的国力对比了如指掌;他明察秋毫,对秦王的喜怒心态洞若观火。他判断,秦有吞赵之心,却暂无动兵之意;他清楚,纵然危机四伏,秦王也不会轻易砍他的头。政治不是儿戏,归根到底,角逐的是国力,是利益,是国策,是时机。蔺相如的胆识非一般人可比,所谓艺高人胆大,长袖善舞,多钱善贾,没有本钱,谁敢拿生命冒险?但有时,胆大者艺更高。有了赴死的决心,倒反过来促成了他的大开大阖。

    回到历史现场,上述这些推断都能在历史的长河中找到蛛丝马迹。在这个案例中,我们绕了一圈,结果还是确证了司马迁“智勇双全”的判断。这说明,司马迁达成了事实与逻辑的统一。倘若文本中存在着事实与逻辑相矛盾的地方,即便是司马迁,我们也一样有质疑和批评的权利。

    论证让我们有了判断力。康德说,人生所有的实践和阅历,都不过是在训练自己的判断力。思辨性阅读,能够造就更锐利的眼睛和更睿智的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