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地玩 快乐地学
放下冰冷的面孔,数学课变得很好玩
学生们刚一落座,就好奇地盯着课桌上敞开的游戏盒:光亮夺目的红色和黑色玻璃球分别摆放在两侧格子当中,中间还摞放着一些带圆坑的小木板。
北京小学大兴分校四年级数学教师臧艳萍举着游戏盒盖问:“这上面印着什么字啊?”
“酷拉米。”学生齐声回答。
臧艳萍说:“好,今天我们的数学活动课要玩一个新游戏,酷拉米是它的名字。刚才有同学在下边问,怎么玩啊?老师先卖个关子,我先不教。同学们先两个人一组,研究一下游戏规则。觉得自己明白了的同学,可以自告奋勇到前面为大家讲解一下。”
几分钟后,几个学生开心地举起手来,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来到黑板前演示了棋盘摆放规则和得分分值计算方法。接下来,第一轮比赛开始了,5分钟后结束。师生讨论了一下遇到的问题,第二轮比赛难度略有增加,学生花了8分钟时间……下课前几分钟,一些学生总结了获胜的策略。在最后的能力迁移环节,有学生建议,可以结合已经学过的麦博思考力课程的红绿灯法则、侦探法则、候鸟法则和其他一些法则,设计班级管理的角色扮演晋级游戏……
在北京市教科院“在游戏活动中提升学生数学思考力”研究课题经验分享会的课堂展示现场,参加课堂观摩的一些教师说:没想到小学的数学活动课可以这么活泼有趣,又井然有序,富有成效。
在会议的教学反思环节,任课教师臧艳萍说,表面上看,这堂课似乎只是引进了一种新的棋类游戏“酷拉米”,但在课堂中,可以看到学生们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消遣式竞赛,主动结合已经学过的一些思考力课程原理来解决问题。北京小学大兴分校是参与大兴区相关课题研究与教学的试点学校之一,目前该区已有20多所学校将数学活动课程与常态化教学结合起来。
能力迁移与数学学习的“五颗印”
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马希明老师作为学科带头人,介绍了“在游戏活动中提升学生数学思考力”课题立项的背景,以及与之相关的课堂实践探索。他说,在常态化教学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着学习错位的现象,就是过分关注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却忽略了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将麦博思考力课程作为大兴区课题研究的介质工具,是经过长时间摸索之后的选择。目前,我国小学数学教材中对数学思想的介绍不是很明晰,思考力课程的核心思想就是以游戏作为介质培养学生的思考力。麦博思考力课程可以作为教材的补充和完善。同时,为了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大兴教研部门将思考力课程培训与本区的小学数学教研活动结合进来,开展课程整合教研,为教师布置学习任务。目前,大兴区已有25所学校参加了课题研究,相关学校每学期拿出10课时作为数学活动课时间,组织学生学习麦博思考力课程,每两周上一次课。
马希明介绍说,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化,他们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思考与实践也在拓展。爱因斯坦曾说过,要把游戏和思想结合,实践证明,设计良好的数学游戏可以超越消遣成为一种学习工具。比如,游戏中的红绿灯法则要求把抽象的思维过程具象为三个阶段:红灯阶段要能停下来,进行观察、收集信息;黄灯阶段要进行规划、思考;绿灯阶段再采取行动。这个过程就是我们的建构模型过程,也就是通过思考法则建构思考与思维模型,最终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来实现有效迁移。
这个课题涉及数学教学的深层问题。通常我们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其实表达的只是最低层面的意思。众所周知,如果学生对某一学科不感兴趣,就不爱去学它,在兴趣的基础之上感到快乐才会有继续学习的动力。数学教学要顺从孩子爱玩的天性,但光玩不行,应促进孩子的学习兴趣,玩得快乐并能提升思维品质,这就要求教师要将思想方法融入到游戏之中。同时,学生在玩的过程中首先要树立规则意识,还要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这就超越了单纯的知识教学,进入到育人的层面。
思考力课程有五个层级:游戏之兴趣;游戏之快乐;游戏之思维;游戏之思想;游戏之精神。思考力课程的五个层级也体现了我们倡导的深度学习的模型思想,即把隐性的思维显性化,显性思维结构化,结构思维模型化,模型思维品质化,这是思考力课程的思维建构过程,最终也将落到特级教师、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数学教研室吴正宪老师倡导的数学学习的五颗印上:诚实守信、遵守规则、坚守责任、拥有毅力、反思自省。
顺应孩子的天性,但不鼓励傻玩
近年来,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数学教研室一直引领、鼓励北京各区级教研室进行教学、课程方面的创新探索。北京教科院丰台实验小学将麦博思考力课程与本校原有的动力课程相结合,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北京朝阳区三里屯小学、白家庄小学、中国科学院附属实验学校等一些学校也在游戏课程化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
吴正宪老师在总结时指出,自己一直提倡“要从数学教学走向数学教育”,即由单纯的数学学科教育走向丰富的数学教育,达到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目的。而一切教育目标都需要通过常态化教学、通过我们奋斗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来实现。理想的数学教育如何在具体的数学学科常态化的教学中落实?这就需要我们能够为教师们尽可能多地提供易操作,同时孩子乐于接受的方式、方法,使“板着面孔”的严肃教学变得鲜活有趣,使抽象乏味的学习变得好吃又有营养。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在游戏中展现的是孩子最本真的状态,利用游戏作为学习介质,并形成系统的课程体系是我们探索的方向。北京市大兴区相关课题的研究进行得比较早,理论与实践结合得比较紧密。朝阳区和丰台区现在也开展了类似的研究。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牵头的课题,有多所学校参与,共同进行研讨与实践,丰富了小学数学课程内容。
不论是课程的游戏化还是游戏的课程化,或者以麦博思考力课程为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我们可以看到课堂上孩子不是傻玩,而是智慧地玩,课堂上的玩是与思考的过程结合在一起的。通过游戏竞赛还能培养孩子们的毅力和品质。我曾经倡导过“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好玩的课堂也可能不那么尽善尽美,但是只有属于孩子们自己的课堂才是最有魅力的课堂。孩子们只有获得对学习的积极期待才会产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产生数学探究的欲望,产生愉悦而富有成效的学习体验,才能形成“想学—爱学—学会—会学”的良性循环。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