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小学如何迈向未来
“做了课题,我才发现,课堂知识和现实科学的断层是百多年,科普读物和现实科学的距离是数十年。相关的知识都是崭新的,课堂上鲜有提及,阅读相关文献,每遇到一个新术语都得研究好久才能理解。”这是一名被称为“学霸”的上海中学毕业生,在中学阶段进行多年课题研究学习后,得到的深刻体验。
这一体验也印证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年发布的研究报告《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中提到的对学校教育的论断:学习模式在过去二十年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正规教育系统变化缓慢。
新时代,如何应对教育领域的新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要求‘发展素质教育’,就基础教育阶段而言,未来要以落实核心素养作为发展素质教育的主攻方向。”在不久前举办的以“新时代基础教育高品质发展之道”为主题的浙江省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分论坛“2018·弘毅论坛”上,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等专家和一些校长以自己的研究和办学实践给出了答案。
引导孩子全面发展
多年来,浙江省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在对“新班级教育”的探索过程中,以课程的多样性给学生选择空间,以关注学生的个别发展转变他们的学习方式,从而改变教学组织形式,改变课程结构,改变教师工作状态,给学生以新的学校生活、新的学习方式、新的成长体验。如今,在校长俞国娣的带领下,学校向改革更深处进发。
“教育的基石是学习,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正在经历着历史性的变化,从‘三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课本中心)的传统教学转变为互联网支持、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团队学习、个性化学习,这一转变创生着人机结合的智能化学习系统。”南京大学教授桑新民说。
在尹后庆心目中,更加美好、更加理想的基础教育表现在,在学习内容上更加加强整合和跨学科,在学习方式上增加主题学习和项目学习,学习环境是互助的、团队的、泛在的,教师角色是引导的、支持的、促进的。这种教育凸显创新思维和能力、人文精神与审美能力的培育,有着生态协调、环境友好、便捷灵巧的环境建设,能让理想的课程成为学生获得的课程,并且注重学校的现代治理。“今天我国教育被定位为一项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从个体层面,强调教育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价值,从而把教育视作‘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培养青年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要求努力提供和创造‘更好的教育’,从而使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致力于为国育才
“教育需要诗和远方,教育也不允许眼前的苟且!”俞国娣喊出了作为一线校长的心声。那么,如何建设教育强国这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奠基工程?
“重视文化与伦理建设,尤其是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国之本在家’的家庭教育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经贸、科技与军事方面的持续平稳发展,一举促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来自祖国宝岛台湾的教育专家何福田说。在他眼里,目前家庭教育有“三缺七误”:缺乏中心思想、缺乏一般教育常识、缺乏对孩子的了解与尊重;陷入视顺即孝、分数主义、言教多于身教、操心过度、做得太多、重智轻德、无法坚持等误区。所以,当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圭臬,制颁家规家训、补足教育知识、对孩子多陪伴常沟通并换位思考。同时,对家庭教育进行相关立法,设置相关纪念日进行仪式化教育都很有必要。在家庭教育的文化传承中,秉持“以中学为体,适合为用”的原则,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从而文化强国,文明人类生活。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数学教育界有了所谓的“中国学习者悖论”,即被形容为“被动灌输”“机械训练”的中国教学,却产生了优于西方的结果。2009年和2012年上海蝉联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试冠军,再度引起国际社会瞩目。而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顾泠沅,却更为关注今天的教师怎样做研究。他从“变式教学”研究入手,看到了中国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学生实际与教学条件,运用规准的证据、个人的专业智慧,开展循环改进的循证教学实践,并由此创生出中国教研特有的“组织文化和行动路线”。
如何才能使“面向全体、照顾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再是一句空话?浙江省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的“包班协同”教学,也给出了一份答案。该校为落实课堂个别化教学和差异教学,从学科各自为阵走向整体融合,从教师单独授课走向专长匹配,为“师师合作”搭建有效平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法治的价值取向,主要体现为事业发展取向、制度建立取向和管理秩序取向。进入新世纪特别是2004年宪法修改以来,以权益保障为核心的教育法治价值成为新的趋向。”全国人大常委、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连宁,一直在关注着今天包含平等、公益、自主等价值内容的以权益为核心的教育法治的价值导向。他希望,通过构建教育法治的权益保障体系,规范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权力的行使,依法保障办学者办学权益、公民学习权益以及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教育教学权益等,处罚各种侵害公民法人教育权益的违法行为,来保护教育活动主体的合法权益。同时强调,教育主体权益保障,不仅要重视实体权益的保护,也要重视程序保障,从而依法保障和推进新时代教育高质量的建设。
开掘新知探未知
“教育‘传授已知,更新旧知,开掘新知,探索未知’,‘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这也是它服务人类文化传承创新价值在教育战略定位中的体现。”尹后庆说。
在顾泠沅的研究中,可以看到,课堂作为育人主阵地,自1982年至2007年历经四分之一世纪,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教与学、师与生的关系早已颠覆传统,立足当下。
在当今信息化、全球化、学习型社会,落实核心素养是发展素质教育的主攻方向。尹后庆尝试着给出核心素养的定义:在新时代背景下,面对复杂的不确定情境时,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观念、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所表现出来的必备品格、关键能力。其价值观是21世纪核心素养的核心,必须能够引领个人成功和社会进步;它强调真实、复杂情境中的问题解决能力;它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可教、可学、可评;它超越具体的知识与技能,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它是关键的、共同的素养,代表未来一代的新人形象。
为此,他指出要建构与之匹配的新的课程育人目标体系。这个体系应有对包括个人成长、高阶认知、社会性发展等的跨领域、跨学科素养与包括数学建模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等的特定领域的核心素养的培育。而这要呼应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到的“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教学关系”要求,从而鼓励采用启发式、探究性、讨论式、参与式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运用问题导向式、小组合作式、主题探究式等多种学习方式,变革教学组织形式而灵活采用集中探讨、小组讨论、个别辅导、实践体验等多种形式,让教师成为学生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等等。
“面向未来的课程,将在理解和坚守本国教育特色和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中外融合,重在以其整合和创新凸显现代性和探究性,重在培养政治认同、国家意识、全球视野,培养社会责任心、好奇心、想象力、批判性思维、合作沟通能力,等等。这是它必然的走向。”尹后庆说。(本报记者 齐林泉)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