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乡情促乡村教师回归乡土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8-07-0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在乡村教师队伍中,存在明显的“向往城市、想往城市”的“乡土逃离”现象,乡村教育逐步陷入疏离状态,并有空心化发展趋势。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其中明确指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要分类施策,“根据各级各类教师的不同特点和发展实际,考虑区域、城乡、校际差异,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定向发力,重视专业发展”。对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来说,这种差异化举措就是要引导乡村教师能够热爱乡村、具有乡土情怀,以实现乡村教师从“乡土逃离”到“乡土回归”,打造一支下得去、留得住的优秀乡村教师队伍。乡村教师具有乡情素养,才能使一批又一批的乡村学生走出乡村并再回到乡村,使乡村地区人才队伍建设形成良性循环,服务乡村振兴。因此,具有乡情素养的乡村教师队伍是乡村经济文化发展的源动力和不竭源泉。

    “乡情”是指对某一个区域(一般指家乡或故乡)的人际关系、文化传统以及生活方式的情感认同。对乡村教师来说,乡情素养表现为乡村教师对乡村这个区域的热爱、甚至反哺。首先,这种乡情应该是一种自然表达或流露出来的情感,即对乡村地区的热爱之情、对乡村学校的归属之感、对乡村学校学生的肺腑之爱等方面,这份情感是发自内心的。其次,这种乡情还应该是具体的实践行为表达,即乡村教师具有利用乡村资源开设乡土文化课程的能力、具备与乡村家长和乡村学生等群体平等相处的素质等。再其次,这种乡情还表现为乡村教师对乡村的某种眷恋与坚守,即乡村教师具有长期留守乡村学校的意愿、具有主动走近乡村学生及其家庭的能动性、具备长期反哺乡村建设的坚韧性等。

    乡村教师是否具备乡情素养应该在招聘环节就作出判断与评价,将是否具备乡情素养作为考核招聘的重要条件。有关乡情素养的考核重点可分为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判断乡村教师对乡村地区生活的了解情况,比如是否知道乡村地区的农耕时节、农耕节气以及乡村地区的基本生活习俗等;乡村教师对乡村学生的了解情况,比如对乡村学生结构特点、心理特点甚至是家庭成长背景等方面的了解。二是要了解乡村教师对乡村学校课程与教学的认知情况,比如乡村教师的乡土课程开发能力与乡土文化传承能力。三是要重点考核乡村教师的基本教学技能,即对乡村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养成教育能力。四是对乡村教师是否具有坚守乡村学校、服务乡村教育的坚韧品质进行客观评价。

    以感恩教育丰富乡村教师的乡土情怀,培养乡村教师具有“反哺”乡村的专业理念。通过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模拟教研活动和实地调研活动,让乡村教师切身体会乡村文化与乡村魅力,认识到乡土社会对乡村教师专业成长的积极影响与正向作用,培养乡村教师具有乡土情怀,以及对乡村社会的感恩之情。树立乡村教师能够具有回归乡村、支援乡村的从教理念与对乡村文化建设与发展、改革与传承的“反哺”意识。感恩情怀与乡情理念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耳濡目染与教育渗透,所以,这种感恩教育不能只在乡村教师的专业教育阶段,在乡村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也要重视对乡村中小学生的感恩教育

    融合乡土文化课程与教师教育专业课程,培养乡村教师具有乡土文化课程开发的专业能力。乡土文化课程开发不仅是乡村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途径,更是乡村教师继承、发展、传承乡村文化的根本方法。在乡村教师培养中,首先应鼓励乡村教师有意识地挖掘地域性的乡土文化,还应提高乡村教师实现乡土文化在课程中顺利转化的实践能力。通过培养乡村教师的乡土文化课程开发能力,提升乡村教师的文化自信,以及他们与乡村学生、家长和普通乡民的沟通与交往能力,打破传统乡村社会结构与阶层之间的“孤立”与“隔膜”状态。

    利用“新乡贤”群体的示范与引领作用,培养乡村教师具有坚守乡村的专业伦理。传统意义上的“乡贤”指的是在乡村社会中具有较高社会地位、较好品德才学、优良家风传统的名门望族等。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发展,传统乡村社会中“乡贤”阶层也出现了历史性断层。但同时,随着我国对乡村教师、乡村医生和乡村基层队伍建设的重视,在乡村社会中涌现出了一批具有良好示范与引领作用的“新乡贤”人群,比如坚守乡村教育的“最美乡村教师”、服务乡村基层建设的“最美大学生村官”、扎根乡村医疗的“最美乡村医生”等群体。可以通过定期讲座或座谈的方式,聘请这些“新乡贤”群体作为乡村学校的兼职教师或师范院校的兼职教师,以进一步发挥他们的示范与引领作用,丰富乡村教师培养的课程内容,增强乡村教师坚守乡村教育的专业伦理,以振兴乡村教育,服务乡村振兴。

    (作者单位:长江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