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领土观的爱国主义教育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领土观彰显了中国人民有能力维护国家完全统一的信心,对当前中小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提及领土对国家主权、民族利益和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他强调:“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有一个共同的信念,这就是我们伟大祖国的每一寸领土都绝对不能也绝对不可能从中国分割出去。”
“绝对不能”指出了领土完整是国家主权的根本体现,任何分割领土的行为都是对我国主权的践踏,中国人必须坚决抵制;“绝对不可能”彰显了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自信,任何分割领土的行为,都势必受到中华儿女誓死抵抗。新时代不断提升的综合国力,更加能对分割行为说“不可能”。
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领土观既强调了捍卫领土完整的决心,又彰显了中国人民有能力维护国家完全统一的信心,对当前中小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是农业大国,土地是中国人的“命根”。费孝通先生将中国称为“乡土中国”,认为中国人“是黏着在土地上的”。中国人靠地吃饭,更加懂得土地的珍贵,对土地的珍爱和依恋远非其他国家的人民所能想象。
因为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无数的文人墨客将土地、国家、母亲融为一体,以寄托强烈的情感。方志敏同志在《可爱的中国》中说,“中国土地广大,纵横万数千里,好像我们的母亲是一个身体魁大、胸宽背阔的妇人”。这些饱含深情的语句,表达了中华儿女对祖国情感的高度认同和依归,激起了无数爱国儿女的情感共鸣。每一寸山河都是祖国母亲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每一个华夏儿女都是血浓于水的兄弟姐妹。因而,中国人对领土和主权的认识高度一致,已成为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共同的信念”。
对中国人来说,领土的意义更在于精神寄托。儒家文化强调对生命源头的最高敬意,因而强调祖先崇拜。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土地因祖先开辟从而成为领土,他们在此居住,代代相传,繁衍生息,使土地变为固定领域。对土地的尊重和呵护,是对生命源头的敬仰,是传承先祖意志所担负的至高责任。孔子曾说:“坟墓所处,父母之国。”安放着先祖的土地成为一种情感载体。不去捍卫每一寸领土,就是数典忘祖。这种经过儒家伦理文化加工后的对土地的情感,被无数仁人志士演绎,成为中国人的集体意识和共同信念,是属于中国人的领土哲学。
所以,领土与中国人的爱国情感相通。世界语言中,只有中国将“country”翻译为“国家”,将“国家”又尊称为“祖国”。祖国包含着深深爱的情感,它不是空泛的,而是由领土构成,捍卫祖国,首先要捍卫领土的完整。因此,爱国教育需要首先从领土教育做起。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说:“夫国家者何物也?有土地有人民,以居于其上之人民,而治其所居土地之事。”领土和人民是构成国家的基本要素,在此意义上,领土教育是国家认同教育的核心。国家实实在在地存在于祖国的每一寸领土中,存在于祖国的壮美河山中。
领土是实体性存在,人民能自主治理自己的领土则是主权的体现,也是国家存在的根本。勤劳的中国人以土地为衣食父母,在土地上留下了劳动的标志。因为对土地付出了努力,也就拥有了对土地的所有权,产生了领土和领土意识,进而产生国家和国家意识。土地一旦成为领土,就不能再被他者以任何形式占有。一个独立国家的领土应该完全被自己人民的意志所贯穿,保护领土,就是彰显国家意志,维护国家根本权利。
领土和人民互为一体。人民丧失了自己的领土就丧失了自己的主权;而丧权必定辱国,失去主权,领土会被进一步侵占、分割。一寸山河一寸金,山河更比黄金贵,只要有一寸领土被分割出去,就意味着不再有完整而自由的主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我们伟大祖国的每一寸领土都绝对不能从中国分割出去,是对中国主权的坚定捍卫,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
“祖国的每一寸领土都不能从中国被分割出去”,是每个热爱和平、珍爱主权的中国人的愿望。近代鸦片战争后,我国的领土被强行割让,国家主权受损,民族蒙羞,成为最为悲痛的历史记忆。为了维护领土完整,中华儿女以命相搏,进行了顽强的抗争。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综合国力日渐增强,科技、军事、文化等不断走在伟大的复兴之路上。在此期间,香港、澳门成功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近些年,我国在外交上取得了重要的地位,拥有了强劲的话语权,敢于对侵犯和分割领土的行为发出自己的声音:“不可能。”这是自信的声音、自豪的声音,也是复兴之路上最能鼓舞人心的中国声音。
事实证明,保护祖国的山河,需要国家实力的不断提升,需要祖国日新月异的巨大发展,需要国际地位和国际话语权的不断增强,也需要每个中国人践行报国之志,始终有着保护祖国山河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付诸行动、努力奋斗,增加说“不可能”的底气和自信。当然,时代发生了变化,我们不仅要守护每一寸土地,还要用本领去保护每一寸领空、领海,它们也是祖国母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为保护祖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贡献全部力量,这是国家和人民的至高利益,也是每个中国人自豪感的源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是管根本、管长久的。当前,针对青少年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要避免抽象空洞地说教,以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领土观为指引,以实实在在的祖国山水、秀丽壮美的祖国疆土、惊天动地的爱国英雄等作为精神载体,通过具体的教育引导,让青少年学生切切实实体会到祖国的存在感,增强国家认同,并加强爱国报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育。要教育青少年学生为守护领土、报效祖国立大志学本领,增强报国的能力,坚定报国的决心。要以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领土观作为追寻伟大复兴梦的基石,注重培养青少年学生的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使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主动承担起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和时代使命。(作者单位:南京晓庄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