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场馆不能放弃公共教育功能
暑期来临,国内各大美术馆颇有被小观众“占领”的趋势。
博物馆、美术馆等场馆,本是非常美好有趣的地方,而优质展览和讲解师资的稀缺,成为不少家长的烦恼。限于各种条件,家长带孩子去参观,往往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一遍,留下“到此一游”的浮浅记忆。在此情形下的游览,对公众特别是孩子而言,这些馆所本应具有的艺术价值和启蒙功能,未能得以体现和发挥。这是颇为令人遗憾的,也会造成公共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国际博物馆界有一句名言,“博物馆的价值不在于拥有什么,而在于做了什么。”换句话说,丰富的馆藏资源,只是艺术馆所开展公共教育、实现社会功能的基础条件,要实现这些功能,还有许多的功课要做。在这方面,国内的许多艺术馆所需要补课,公共教育方面的细节和内容亟待完善。
放眼国内,许多艺术馆所为孩子提供的导览工作人员要么人数偏少,要么只是兼职导览,难以在导览方面专心为观众服务。家长对儿童艺术素养日益重视,艺术馆所的公共教育力量却捉襟见肘,这个矛盾已经到了需要解决的时候。
导览,只是艺术馆所诸多公共服务项目中的一项,但它却是观众最熟悉的一种服务形式,也是连接观众和艺术馆所之间的重要桥梁。通过专业的导览,首先可解决观众“看不懂”这个最普遍的痛点,有助于观众真正了解艺术作品,进而培育艺术素养和创造思维,并深度触及对自然、人和社会的理解与反思,从而实现教育启蒙作用。
在此方面,国际上一些博物馆的免费导览做法值得借鉴。例如,美国许多博物馆一般每天有2~4次专业导览,由博物馆专业人员讲解。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有专门针对儿童的语音导览,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也有成熟的体验式导览,通过互动、体验节目,吸引公众在观赏艺术作品时深度参与,了解展览和作品背后的故事,真正实现了观众本位。
反观国内,虽然也有一些文艺场馆开始重视导览功能,但多数场馆在互动性和体验性方面仍存在不足,要么只重视馆藏和展览物品本身,要么导览的视角单调,只注重说教,特别是缺乏针对儿童的细节设计,导致青少年观众的博物馆之旅流于形式。
艺术馆所要摆脱给公众留下的“高冷”印象,关键还在于其管理者要加深对人(特别是儿童)和文化的体悟,重视观众的体验和收获,而不再只是关注馆藏物品和展览本身。
随着我国《博物馆条例》等文化艺术行业法规文件的颁布实施,教育等功能被明确归入此类艺术馆所的功能范畴。而要实现社会教育、服务大众的功能,绝不仅仅只是举办几场展览活动或收藏一些艺术珍品,更在于艺术馆所在日常运营和公共服务时,内容和细节的提升。面对观众高涨的热情,文艺馆所应提供有温度的、人性化的教育和服务,帮助家长和孩子实现接受文化熏陶和艺术传承的美好愿望。
(作者:柯锐,系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研究员,原载《光明日报》,有改动)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