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高职水利人才培养供给障碍的密码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8-07-1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校园风光 测绘实训 在校内人工生态湖进行水质检测 常年开展职业技能大比武活动 组建学院无人机飞行服务队 全国示范院士专家工作站 福建水院二维码 福建水院招生办二维码

    2018年,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福建水院”)《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水利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与实践》荣获福建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该成果是学院在“全面改革、提速发展”“亲产业,创特色,促内涵”的发展思路引领下,以建设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为抓手,取得的可喜成果。

    近年来,福建水院对特色专业群建设与改革所总结和提炼了一系列的新思路、新举措和新方法,通过“发挥企业重要主体作用、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育、促进产教供需双向对接、搭建产教技术服务平台”等途径,解决高职水利、电力、信息、建筑、机电人才培养差异性供给、层次性供给、岗位技能供给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等障碍,充分展示了水利、电力等特色专业群教学团队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所取得的突破,取得了骄人的育人成效。学院毕业生供不应求,对口专业用人单位争先恐后“预订”,毕业生与就业岗位数达到1∶4以上,精准就业率达82.5%。2018年,学院获得了省级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2018年重点建设院校项目。目前,福建水院建有院士专家工作站暨清华大学海西水利综合实践基地、数字流域福建省高等学校应用技术工程中心、福建省动力电池材料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三明市CAE技术研究中心、三明市新能源动力电池技术及先进纳米材料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

    福建水院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紧紧围绕“提升内涵、办出特色”的发展主线,以培养具有一定国际视野、面向国外工程实践一线的技能人才为首要任务,在开放中提高教学质量,多方争取办学资源,努力实现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

    福建水院先后与中水十六局、澜湄水资源合作中心、中国电建集团福建工程有限公司签订“闽江国际班”订单培养协议,在开放办学、国际化办学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形成了符合学院实际的合作办学新局面。下一阶段,双方将在国际化水利人才互培等方面开展实质性工作,并于近期磋商承办国际防台风抗台风研讨会事宜。

    同时,学院积极开拓办学机制新领域,树立示范建设新标杆。建设以理事会、行指委、多元投资主体职教集团、行业职教联盟为主要架构“一核双驱、多维联动”发展模式下的“多元资源整合开放协同育人机制”。与厦门大拇哥动漫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注册“厦门福水院大拇哥教育服务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建设),成立“大拇哥学院”,与众事达等6家企业达成共建产业学院意向,通过动力电池材料协同创新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等7个科研平台及培训鉴定机构建设,大力提升科技服务和培训鉴定服务能力,实现服务和培训两翼齐飞。

    《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水利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与实践》的教学成果,旨在解决福建省基层水利人才需求和供给存在的问题。破解供给障碍、满足需求变化,是福建水院义不容辞的责任。学院根据我国水利产业由传统水利向资源水利、生态水利、智慧水利转型升级对高职水利人才需求发生结构性变化的要求,结合福建省水利产业行业发展战略和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实际,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高职水利人才培养供给侧和水利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建立专业链与产业链联动机制,动态调整、优化专业(群)布局,破解水利人才培养差异性供给障碍;创新高职水利人才培养模式,打通产业链与人才链之间壁垒,破解水利人才层次性供给障碍;建立专业链与人才链协同机制,构建专业链岗位核心技能,破解水利人才技能结构供给障碍;以技术服务、科技创新为驱动,促进专业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同频共振,破解“双师型”教师供给障碍,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和创新人才,取得显著的育人成效。

    密码一:

    问题导向,找准命脉

    学院持续对福建水利行业需求和人才需求进行深入调研:一是结合承担“全国水利普查”福建省任务,深入了解福建省水利产业发展状况;二是结合“福建省基层水利人才现状调研”课题,深入福建省23个县(市、区)相关部门和基层水利单位调研,了解基层水利行业人才需求状况;三是开展专业调研和毕业生跟踪调查,走访福建省水利产业企业近百家,全面掌握福建省水利产业发展状况。通过调研论证,把准福建水利发展的脉搏。

    第一,福建省水利人才队伍培养工作存在三个主要问题:一是基层水利人才的大量需求和省内院校水利人才培养存在层次性供给障碍;二是基层各类水利人才的大量需求和省内院校水利类专业人才培养存在差异性供给障碍;三是基层水利人才的大量需求和水利人才技术技能存在结构性供给障碍。

    第二,福建省恢复乡镇水利工作站建设(闽委编办〔2012〕171号),全省76个县相继建立乡镇水利工作站,但乡镇水利工作站人员老化、水利专业人才不足等问题普遍存在。

    第三,随着福建水利企业对接“一带一路”建设和福建“四水”(放心水、平安水、高效水、生态水)工程的推进,具有一定国际视野的水利工程技术人才、水务管理人才、水土保持技术人才需求激增。

    密码二:

    搭建平台对接产业链,发挥行业企业主体作用

    1.建设福建水利行指委,开创产教深度融合新格局

    在福建省教育部门、水利部门共同指导下,学院成立福建省水利行业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闽教职成〔2017〕86号)。省水利行指委是对全省水利类职业教育专业教学工作进行研究、咨询、指导和服务的专家组织,同时也是指导本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工作的专家组织。学院以省水利行指委为纽带,链接水利行业资源和职业教育资源,有效提升职业教育服务水利行业发展能力。

    2.筹建福建水利职教产教融合集团,搭建产教融合大平台

    为聚合福建水利行业资源和职教资源,学院筹建福建水利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集团。集团将以资本为纽带成立“福建水利职业教育集团”法人组织,以契约为纽带联合全省18个省直水利企事业单位、70多个县市水利部门企事业单位加入,形成资产与契约混合型的职教集团;同时以协议形式联合福建相关职业院校,统筹福建水利职教资源,推进水利办学资源的集约利用,实现职业院校“集群发展”模式。

    密码三:

    实施供给侧改革,发挥专业链关键作用

    1.建设服务产业特色水利专业群,优化调整专业结构

    坚持以水利产业链需求为导向,实施专业链供给侧改革。按产业、企业需求开设新专业、改造老专业、培育特色专业群。为响应乡镇水利工作站乡镇水利员的需求设置了水利工程专业,为响应水务人才的需求设置了水务管理专业。形成以“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为核心,涵盖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水电站动力设备、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水利水电工程测量方向)、水利工程、水务管理为骨干的水利专业群,并获批2017年福建省职业院校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群建设项目。

    2.开辟多元主体人才培养机制,推进产教协同育人

    学院积极拓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应对需求变化:

    (1)开设土木工程(水土保持方向)本科班

    按照福建省教育部门开展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试点项目的文件精神(闽教高〔2013〕60号),与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联合举办土木工程(水土保持方向)本科班,为福建省万里安全生态水系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2)试点“二元制”培养模式

    与福建水投集团开展水管专业“二元制”人才培养改革试点项目,与福建路港集团、福建汀江水电公司、福建中禹水电公司等知名大型水利企业开展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二元制”改革试点项目。该项目以企业与学校二元主体、学徒与学生二元身份、师傅与教师二元教学、企业与学校二元管理、企业与学校二元评价、毕业证与职业资格证二元证书、全日制与非全日制二元学制为主要特征的“福建版二元制”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3)探索“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

    围绕福建水利施工企业需求,联合中水十六局、福建路港集团、福建汀江水电公司、福建中禹水电公司等企业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按照“学生→学徒→员工”“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思路,对接企业人才需求与岗位标准建立“公共课程(基础平台课程)+核心课程+教学项目”的“现代学徒制”培养体系。

    (4)创办“闽江国际订单班”

    学院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倡仪,与中水十六局共同开设“闽江国际班”。“闽江国际班”按照“2+0.5+0.5”模式订单培养具有一定国际视野的水利工程技术人才。中水十六局设立“闽江国际班”奖学金,并为学生在国外工程项目部的顶岗实习办理出国(出境)手续,提供交通及住宿费用,并按准员工享有一定劳动报酬。

    (5)大力开展本科自考和函授教育

    面对福建省水利类高等教育现状(仅有福州大学开办水利类专业),学院在坚持职业教育不动摇的前提下,大力开展自考和函授教育,在高职生入校之际鼓励学生报考水利类专业本科自考和函授教育,响应和服务福建本科水利人才需求。

    密码四:

    产教供需双向对接,发挥人才链的本质作用

    1.加强行业协调指导,建立产教融合信息服务平台

    学院持续开展福建水利人才需求预测和水利专业与产业吻合度调研,与麦可思公司合作,建立区域和产业人才供需、校企合作、技术服务、就业创业、职业鉴定、职业培训等供求信息,向产业企业提供精准化产教融合信息服务。学院与中水十六局、福建水投集团等行业企业共同制定《水利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水利专业(群)教学标准》《水利专业(群)课程标准》,共同开展“引企入教”改革,共同参与专业规划、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材开发、教学设计、课程设置、实习实训,促进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环节。

    2.创新构建“一体两翼三融合”立体式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5年的探索与改革,已形成水利类专业群“一体两翼三融合”立体式人才培养体系,即:“一体”是指以学生职业技能为主体;“两翼”,一翼是素质教育,一翼是创业教育;“三融合”是指专业与产业融合、学院与企业融合、专业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标准融合。把学生核心能力培养与学院“精求技能、崇尚文明”校训精神紧密融合,即,“精”——读图识图绘图精准、“求”——工程概算预算结算精确、“技”——工程测量、检测技术精湛、“能”——就业创业能力精干。在该模式下,学院按照基层水利人才素质要求,进行“模块化、项目化”课程体系改革,形成了“制图识图及计算机绘图、工程测量及施工放样、水文及水力分析与计算、工程力学与工程结构计算、土工及建材试验与检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管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与施工监理、水利工程造价分析及招投标文件的编制”等8个课程模块,并按照不同专业和岗位要求开展情境化、项目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