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特一体”教育机制 促进包装产业升级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8-08-2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包装产业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如何进一步提升我国包装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包装产业转型升级,巩固我国的世界包装大国地位,并向包装强国迈进,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强烈需要。

    2012年7月开始试点的特需博士培养项目是国家为行业“特殊”或“紧缺”时代需求下,而开展的重要高等教育改革举措。湖南工业大学“绿色包装与安全”博士特需人才项目对标包装产业发展的特殊需求,围绕特殊的高层次包装人才培养,构建了特殊的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特殊的教育教学和科技服务实践。

    包装产业发展的特殊需求

    截至2017年,我国包装产业总产值已经超过2万亿,从体量上来说,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包装大国。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学校深刻地意识到,包装产业必须转型升级。

    1.包装强国建设,需要特殊的新发展理念引领

    绿色发展,走绿色低碳循环之路已经成为党和国家的战略发展理念,也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将绿色发展、安全发展作为产业的理念指导,在实际的产业发展中贯彻绿色低碳安全循环的原则,这样才能将包装产业转型升级真正落到实处。

    2.包装产业的转型升级,需要特殊的关键技术突破

    包装产业的转型升级要围绕绿色包装、安全包装、智能包装、标准包装,构建产业技术创新体系。要围绕绿色发展,构建覆盖包装全产业链的绿色生产体系。关键技术革新和具备创新能力的绿色生产体系构建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

    3.包装产业的强盛,需要高层次的特殊科技人才支撑

    迅速构建较为完整的包装产业人才培养体系,尤其是复合型创新型的高层次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高层次产业人才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特殊紧缺需求,也是行业转型发展的关键举措和必然要求。

    特殊的“绿色包装与安全”博士人才培养体系

    1.项目的特殊定位

    学校提出的“绿色包装与安全”人才培养项目,顺应了包装产业对人才的特殊需求。学校长期坚持以包装教育为办学特色,形成了涵盖包装全过程的人才培养体系,探索并掌握了包装类学科交叉与整合的基本规律,具有支撑该项目的科研综合优势和办学基础条件。

    2.特殊的建设目标

    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的主要目标为:以国家及行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和人才培养过程的开放性;以强化多学科知识综合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为核心,构建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促进行业需求与教学过程融通、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融通、拓宽基础与强化实践融通。

    同时,学校发挥“大包装”人才培养体系的综合交叉优势,以复合型课程设置为基础,紧扣拔尖人才创新品格和创新性思维两大特征,通过“项目带动+技术攻关+校企合作”“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包装工程技术领域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备解决绿色包装与安全领域关键技术问题、进行工程技术创新的能力;在推动包装产业科技进步、组织实施包装行业科技攻关和创新成果转化方面作出创造性成果的具有多学科交叉背景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3.特殊的包装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目前,学校已经构建了完整的“包装+”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在全国率先组建包装与材料工程学院、包装设计艺术学院,同时创新推动各学科与博士项目深度融合,不断扩展包装学科方向,打造包装立体人才培养体系。学校现已拥有15个包装类本科专业、16个包装类或与包装紧密关联的硕士学位授权点、38个包装博士和硕士培养方向。在高科技人才培养方面依托“绿色包装与安全”博士特需项目,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施行“三位一体”的开放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施行“项目带动、技术攻关、校企合作”“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即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以科技攻关项目为内容,构建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体系,通过积极解决工程实践领域的重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培养提高博士人才的科技攻关能力。大力推进博士生联合培养工作,不仅要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等建立紧密合作关系,聘请行业资深专家进入指导组,同时输送博士生到合作单位实习实践和参与研究,使实际生产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成为科研攻关方向。

    (2)施行基于多学科交叉优势的课程体系

    本项目探索并掌握了包装类学科交叉与整合的内在规律。充分利用学校拥有包装类学科专业群的优势,构建立足学科交叉与互补,突出关键技术研发集群优势,解决绿色包装与安全工程中综合性技术难题的多学科交叉课程体系。所设课程对绿色包装与安全领域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手段进行有效整合,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课程组教学模式。课程教学中,注重教学方式的实效性:一是教师全程参与,主要专业课程由2—3名教师组成的课程小组共同建设和讲授。二是以问题为导向选择课程内容。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包装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适时调整课程内容,扩大课程的深度和广度。

    (3)施行多维并举的科研训练机制

    注重学生的学术实践,构建以实验室轮转、校外实践、国际交流为基点的一整套科研训练机制,实现专业理论和科研实践的统一。一是实行“实验室轮转制度”。根据项目进展需要,在导师安排下,学生一般要在2—3个包装类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研究基地)轮转,每个实验室实践结束后需提交一份书面报告。二是与包装行业企业和科研院所开展深度合作,以解决企业、行业的共性技术为突破口,建立稳固的协同创新平台,鼓励学生进入关键岗位参与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真正做到“学”与“研”相统一。三是加强学生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国外从事包装博士培养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联合培养平台,开展合作研究,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学习前沿知识和先进理论。鼓励学生跟踪前沿领域开展学术探讨,贴近关键技术开展科学研究,实现理论向实践的转化,切实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特殊的高层次包装人才培养

    基于以上的培养方式,学校包装产业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近3年来,学校博士研究生共发表高水平论文30篇、获得发明专利12项、主持参与各类项目18项、获各类奖项11项、参与编写专著1部。在校博士研究生生均研究成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018年首届3名博士研究生以优异成绩通过论文盲审及毕业答辩,获得了工学博士学位。

    在长三角、珠三角包装产业集聚区的行业管理及技术人才中,学校毕业生分别占到30%、50%以上,学校包装人才培养在行业中赢得高度好评。

    特殊的社会服务实践

    1.服务国家宏观需求、促包装产业转型升级

    学校拥有全国完善的包装教育体系,是首个被国际包装协会接纳的中国会员单位,也是全国包装教育委员会的主任单位。近年来,学校以绿色包装与安全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博士培养项目为契机,在包装行业产业转型升级国家智库顶层设计方面成效明显。2015年以来,受工信部门和中国包装联合会委托,牵头编制了《关于加快我国包装产业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并于2016年12月19日以工信部联消费[2016]397号文件正式发布,这是我国政府部门出台的首个支持包装产业发展的系统性指导意见。编制了《中国包装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形成了我国包装行业未来战略的顶层设计。学校系统设计了中国包装产业“1510计划”及其实施方案,由中国包装联合会在全行业组织实施。学校主持了34个“中国包装行业转型发展研究”专项课题;学校还组织编著了我国首部系统研究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包装产业转型发展战略的学术专著《中国包装产业的新方位》;学校还参与制定“包装与包装废弃物”国家系列标准,学校正在积极建设中国包装大数据知识图谱、中国包装科技园、中国包装博物馆、中国包装研究院等。

    2.对标绿色包装与安全技术创新,科研成果丰硕

    学校坚持服务行业、突出包装产业办学思路,立足包装特色办学实际,结合产业需求,与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20余家包装企业合作,围绕企业和行业关键技术瓶颈需求展开了系列攻关,解决企业技术难题20余项,产生专利30余项,累计产生经济效益超过10亿元。

    学校坚持对标绿色包装与安全技术创新,开展包装产业关键技术研究。近5年来,项目新增获批了“先进包装材料研发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全国包装研究基地”两个国家级别科研平台,建成了“先进包装材料成型加工”瞿金平院士工作站,加强了4个“湖南省2011高校协同创新中心”,2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和若干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的资源整合。项目团队新增国家级别课题立项60余项,获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教育部门科技成果二等奖等7项重大科技奖励,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10余部,申请发明专利60余个。自主攻克了包装材料、包装装备、包装产品领域的50余项关键技术,158项科技成果实现了产业化应用,为企业创造效益50多亿元,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水溶性环保包装膜滚筒流延生产设备”等30多项专利成果产业化,大力推动了包装产业升级。

    (李长云 蒋伟 王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