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思维”引导本科生打开科研之门
“今年暑假我没回家,一直在实验室跟着导师做实验,研究项目有了很大的进展,假期成为我科研的‘黄金期’。”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翟立明,从大二进入到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到现在进入研二,他已经在实验室做科研将近5个年头了。
多年来,山东农业大学一直引导优秀本科生尽早进入实验室,有意识地让他们参与课题研究,了解科研动态,把创新基因植入学生的血液。
打牢创新的理论基础
校长张宪省担任本科生生命科学竞赛创新小组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科研创新活动,每两周一次的团队会议他基本都会参加。在组会上,他指导本科生阅读学术文章,指引学生发现自己的特长和真正的兴趣,找准自己的方向,引导一些“科研种子”走向学术之路。
“学校鼓励对科研感兴趣的本科生及早进入实验室参与课题,在参与中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和研究创新能力,明确应该‘学什么’。”副校长王振林介绍说。
学校设立了“齐鲁学堂”,农学院、机电学院等分别开设了“金色农华”创新实验班和“卓越工程师班”,为大二学生选配科研指导老师,同时根据学生兴趣,积极对接国家和社会需求,组织国家、省、学校和学院等不同层面的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训练项目(SRT),鼓励有科研创新兴趣的学生提前参与科研工作。已考取中科院遗传所的田华阳就是这一政策的受益者。
大二时,田华阳对氮素章节的固氮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后,他积极查阅关于固氮菌的相关文献资料,熟练掌握了各种文献数据库的使用。当时正值SRT项目申报,他带着实验思路找到学院的封德顺副教授,与封老师交流讨论后,开始着手设计和运行自己的实验。“我参与的小麦去雄授粉、锈病接种等助研实践活动,极大地锻炼我的动手能力,是我完成实验的重要环节。”他说。
“本科课堂上,老师注重的是教给我们解决问题的知识,而科研能够帮助我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更重要。”谈到上课和科研的关系,田华阳深有感触。
农学院院长孔令让教授表示:“本科期间的科研参与经历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学术科研产生兴趣,提高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引导学生走上学术发展道路。”
类似于农学院的创新实验班,生命科学学院实行了本科生导师制。“学院每年划拨16万余元支持本科生做科研,并且定期举办各类科学竞赛,鼓励学生参与,还邀请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知名校友和企业家为学生做学术引领。”学院党委副书记吴连军介绍。
学生们在充分的实验参与中提升着深度学习兴趣,投入大量的时间自主探索和观察反思,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循步前进,促进专业志趣与科研方向的形成。
搭建创新的实践平台
重视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对接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实践教学,是山东农业大学鲜明的办学特色之一。
“实行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建立适应经济建设需要的教学体制”这一研究成果,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近年来,学校推行“三田两地一课堂”的实践教学模式,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产实践,使不同层次的实践环节有机衔接,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考研就业能力显著提升。
园艺学院2014级果树学专业的邓应龙,来自云南省会泽县。怀着对园艺专业的热爱及对花卉的痴迷,他一入学就组建了创业团队,带领队员研究“南花北引”,将家乡的月季鲜切花品种带到山东,探索如何能够在北方培育出最好的品质。邓应龙跟随邢树堂老师研究这一技术,并成功申报和主持了国家级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优质月季鲜切花生产销售与精准扶贫。每年寒暑假,他都在学院的支持下到全国各地月季鲜切花生产企业实习,钻研解决生产问题,而不是“放羊式”地走走看看。“能学到东西才是硬道理。”邓应龙坚信。
大学期间,邓应龙创办了山东一世花开园艺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公司依托园艺学科优势,研发的月季鲜切花品质达到国际标准。他将月季鲜切花技术进行种植推广,为贫困村农户提供生产技术指导,解决农户生产和销售问题,实现产销一体化。三年多的时间里,他带动临沂、日照等10多个贫困村1000余人脱贫,农民人均年收入从1000元提高到25000元,累计获得政府支持资金380万元。
今年,邓应龙顺利考取了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观赏园艺的研究生,继续研究月季的分子发育机制。
教务处处长张春庆说:“涉农专业的学生在认知田、科研田、攻关田里亲手种植各类作物并观察记录,把课堂相关知识运用到整个实践过程,把课内教学基地和毕业实习基地变成实践动手的广阔场所,在全方位夯实实践课程环节上进行重点突破。以科技创新项目为主的第二课堂,为学生培养科研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提供了多样的机会。”
今年4月13日,上海洁翼流体技术有限公司来山东农大招聘,负责招聘的是该校2012级食科学院校友丁超。巧合的是,丁超还是洁翼流体公司的“定型产品”。她是在“洁翼”实习时,因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强,而被公司聘用的。
目前,丁超已是洁翼流体公司的一名研发人员。“大学期间我加入了张仁堂老师的科研小组,实验和实践经历给了我正确的发展方向和足够的专业底气,走上工作岗位后更加得心应手。” 她说。
拓展创新的思维视野
“我对专业的喜爱源自入学时参加学院的‘触动科学’活动,第一次见识到真正意义上的实验室,从此对我的专业有了浓厚的兴趣。”植保专业的田梦君回忆。今年,她以笔试第二名的成绩考入了南京农业大学。
正如田梦君所说,学生的专业认知来源于入学专业教育。每年新生入学时,各学院抓住新生专业心理适应教育的最佳时机,通过形式各样的入学教育,引导学生实现高中到大学角色的转换。
林学院老师带领学生去校外林场认知,培育学生“学林爱林”意识,机电学院的“开学第一课”是考察机械类企业,食科学院的学生去企业生产一线感受“食以安为先”,生命科学学院的开放日让学生在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触摸科技前沿,信息学院的学生去软件开发和测试实训基地了解专业发展前景……通过各具特色的专业教育培养学生的专业认知和认同,帮助学生培养专业兴趣、明确专业目标、构建专业信念,让学生对学科的发展前景、应用以及学科特点有全面的了解。
“学校的入学教育就是让学生明白‘学什么’‘怎么学’和‘干什么’‘怎么干’,让学生全景式了解专业的地位、作用和前景,对自己发展明方向、定目标、聚力量。”副校长王振林说,“今后,学校要进一步根据产业、经济、社会等发展需求,切合乡村振兴战略和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及时调整专业类别、方向、内容。”
作为高等学校,理应让本科生喜欢研究、参加研究、善于研究,鼓励学生把学习过程变为探究过程。在坚守高等教育最基本的价值——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研究能力上,山东农业大学向社会输送着一批批敢创新能创新会创新的学生。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