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助学生成为重大民生支出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8-09-0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聚焦2018教育金秋系列发布会

    “截至8月31日,全国已经有384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办理了助学贷款,合同总金额275亿元,超过了去年全年贷款发放金额;截至9月4日,高校已报到新生中有13.6%的学生通过‘绿色通道’顺利入学。”9月6日,在教育部召开的第三场金秋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田祖荫介绍了全国学生资助工作有关情况。

    田祖荫介绍,2017年,全国资助学生9590万人次,资助经费总投入1882亿元,分别比2011年增长22%、92%。党的十八大以来的6年间,全国共资助学生5.2亿人次,资助经费总投入达8864亿元,成为一项重大的民生支出。

    努力推进“五个前移”,体系不断完善

    “我国的学生资助政策不是一成不变的,始终坚持按照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的要求,根据经济社会形势的变化、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求的变化和国家财力可能,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推动了我国学生资助工作高质量发展。”教育部财务司副司长赵建军说。

    目前,我国已建立起覆盖学前教育至研究生教育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仅党的十八大以来的6年间,我国新出台资助政策6项,完善资助政策13项,出台了完善的研究生资助制度,提高了国家助学贷款额度、延长了国家助学贷款期限,提高了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标准,统一了城乡“两免一补”政策,出台了建档立卡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学费政策等。

    据田祖荫介绍,为确保国家资助政策全面落地,教育部门努力推进“五个前移”。第一是“资助预警前移”。春季学期一开学,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便通过教育部网站、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网站等平台多次发布学生资助预警,提醒广大学生警惕电信诈骗,警惕各种打着奖助学金旗号的诈骗行为,警惕各种不良“校园贷”“套路贷”和“回租贷”等。第二是“宣传时间前移”。在中、高考之前,发布致初中、高中毕业生的“两封信”介绍学生资助政策。在大学新生录取阶段,提前印制984万份高校本专科学生资助政策简介发给每一名高校新生。第三是“热线电话开通时间前移”。教育部连续14年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电话,并自去年开始,提前了开通时间,延长了服务期限,服务期由一个月延长至52天,同时督促全国31个省份、中央各部属高校全部开通资助热线电话。第四是“助学贷款办理窗口前移”。今年各地助学贷款受理工作较往年提前约半个月时间,助学贷款办理地点前移到学生“家门口”,通过简化手续、推行合同电子化等创新方式,进一步提高了助学贷款的受理效率。第五是“绿色通道前移”。全国高校在新生报到现场设立“绿色通道”专区,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一站式”完成入学手续。

    资助管理更加规范有序,资助工作更有温度

    “目前,教育部正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有关意见,规范认定依据、认定程序和相关要求,指导各地、各校做好学生精准认定工作。”赵建军在发布会上透露。

    精准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做好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前提,是决定资助政策落实效果的基础性工作。田祖荫介绍,目前,各高校根据各地指导标准,结合学校所在城市物价水平、高校收费水平、学生家庭经济能力等因素,确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标准和资助档次。各高校同时健全了校、院、年级、班级四级资助认定工作机制,提高认定精准度,杜绝了当众诉苦、互相比困现象。田祖荫表示,今年,全国资助管理中心将向全体学生资助工作者提出明确要求,拧紧“保护学生个人信息和隐私”这根弦,让资助工作更合规、更有爱、更有温度。

    为全面提升学生资助规范化管理水平,全国资助管理中心要求县级资助中心和中央高校做到“八公布”,即公布资助项目,公布申请条件,公布资助标准,公布申请、审批、发放的程序,公布申请、审批、公示、发放的重要时间节点,公布办公地点,公布工作人员,公布办公电话,通过公开透明,促进资助工作精细化、规范化。

    在优化服务方面,据介绍,全国资助管理中心明确规定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城乡低保学生、通过高中预申请的学生,不得要求其再提供家庭经济困难证明材料。对其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乡镇(街道)民政部门、村(居)委会、原就读高中“三选一”证明即可办理,做到了让老百姓少跑腿、少烦心。

    各地用“绣花”功夫开展资助工作有益探索

    “各地各校高度重视学生资助工作,积极行动,用了绣花的功夫、发挥了钉钉子精神,因地制宜创造出了不少好的经验和做法。”田祖荫表示。

    在给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济帮助的同时,如何发挥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据介绍,江苏省在全省高校开展以“我身边的资助”为主题的微电影创作评选活动,拍摄《资助放飞梦想》等微电影,发到各高校和市县。贵州省联合国家开发银行,坚持每年组织贷款学生参加网络答题,同时,连续6年持续深入开展诚信教育主题活动,举办国家助学贷款诚信教育知识竞赛、诚信教育校园情景剧比赛、诚信歌曲大赛等活动。北京大学实施“绿色成长方案”,设立燕园领航、优才拓展等10余项非经济支持项目,帮助受助学生在思想道德、学习成绩、学术科研、社会实践等方面不断进步,传递公益情怀,培育感恩回报意识。

    在精准资助方面,大数据技术正成为精准资助的导航仪。“西安交通大学搭建起学生大数据分析与服务平台,构建困难生认定和量化资助模型,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识别、精准认定、应助尽助,避免依赖学生提交家庭经济困难证明的认定方式产生的误判、漏判。”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郑庆华在发布会上说。东北师范大学以数学建模的方式,立足于10万余条数据信息,确立了自己的“量化测评模型”,其中包括“学生困难程度评价模型”和“困难生分类模型”两个子模型,既能区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与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又能区分困难学生的困难程度,困难学生认定的准确率达到99%。

    在依法资助方面,深圳市将“建立健全多渠道的学生资助制度”纳入《深圳经济特区社会建设促进条例》,从实现社会公平和教育公平的高度确立学生资助目标,对促进深圳教育公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山东省依托本省标准化研究院提供技术支撑,开展“学生资助行业标准化”研究,探索、推进学生资助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按链式结构建立完善的标准体系,发布并实施34项管理和项目操作标准,使各项工作有标可查。

    本报北京9月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