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立而道生”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8-09-0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两年的时光,在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可对于地处鲁西平原聊城的教育来说,却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在这两年间,山东英特教育集团从无到有,从名不见经传到百姓交口称赞,演绎了义务教育阶段的一个传奇。集团旗下有两个校区——聊城英特第一小学、聊城英特国际学校。

    为此,笔者感动感慨不已的同时,也收拢了满满的收获。受篇幅所限,只从中撷取其三个“景点”撰写为文,从而让读者窥斑见豹,感受英特教育之独特的“英姿”。

五好: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

    所谓“五好”,就是叠好被、扫好地、排好队、洗好手和吃好饭。也许有人说,这只是细微末节的小事。可就是这些小事,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老子说得好:“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英特教育集团提倡“全天生活皆教育”的办学思想,从“易”与“细”处着手,做起了关乎孩子终身成长的“五好”之事。

    一、叠好被

    目前,小学生在家叠被子者可谓“几希矣”,不是孩子学不会叠被子,而是家长认为不应当让孩子做,孩子应该把这时间用到看书上,或者认为孩子叠不好。其实,大人在很多方面低估了孩子的能力,在很多时候,教师与家长只要给孩子一点儿阳光,他们就会渲染出异彩的灿烂。再说,目前小孩子自理能力普遍较差,通过叠被子这件小事,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

    两校区则以“叠好被”为抓手,来培养孩子们的自理能力。

    据英特国际学校政教校长孟玲珑讲,开始的时候,孩子不会叠或叠得不好,不过,在教师的指导下,不长时间,他们就会叠了。英特第一小学政教校长姚艳华认为,只是停留在叠会与叠好还是不够的,还要让孩子把叠被子视为日常生活必需的行为,进而形成习惯。为此,学校除了通过午休房日常评优、全人内务评优,以班级为单位布置生活作业,整理自己房间等活动外,还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叠被子比赛活动。

    于是,孩子们叠被子便有了持久的积极性,叠被子的水平也日渐提高。

    家长们看到自己的孩子把被子叠得方方正正,一个个惊喜不已。据有的家长讲,即使在家里,孩子起床之后,不仅把自己的被子整整齐齐地叠好,还会帮助家长把被子一一叠好。

    有的家长还兴高采烈地让来访的客人参观孩子所叠的被子,在客人啧啧称叹的时候,自豪感便自然而然地洋溢在了孩子们的脸上。于是,他们不但对叠被子精益求精,还有了特殊的自豪感。

    二、扫好地

    在一般人看来,扫好地是区区小事,不足挂齿。其实,对于小孩子来说,却有着很大的意义。孔子的弟子子夏认为,“洒扫、应对、进退”等绝非细末小事,他甚至说:“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是的,把小事坚持做下去,定有大的收获。程子曰:“君子教人有序,先传以小者近者,而后教以大者远者。”朱熹亦言:“学者当循序而渐进,不可厌末而求本。”因为“非谓末即是本,但学其末而本便在此也。”看来,英特教育人在重“末”的时候,“本”亦在其中矣。而“本立”才能“道生”。

    笔者两次到英特教育集团走访,不管是在教室里还是在校园里,所到之处,都是干干净净。有一天风大,几片枯叶被风吹落在地上,很快,就有一个小女生赶上前去,将其一一捡拾起来,随后放到垃圾桶里,方才高高兴兴、一蹦一跳地跑进教室。

    可见,“扫好地”的外延已经扩展,不只是扫,还有捡;不只有完成任务的责任,还有非任务性的自觉卫生意识。因为在英特孩子心里,保持学校卫生,人人有责;讲卫生,也是讲文明。

    三、排好队

    排好队在英特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孩子们一入校门,就自觉排好路队,有序进入教室。即使上音乐课、体育课以及午餐与放学,也是排队而行。

    有趣的是,不但人要排好队,桌椅和桌洞里的书本也要排好队。为什么要如此“折腾”呢?君不见,一些学校的小学生一到教室,便将书包里的东西一股脑儿地放到桌洞里,有时为找一样东西,就要翻腾半天,甚至还会搞得心烦意乱。

    英特国际学校刘洋老师说,学校为了改变这种“乱象”,每学年开学后第一周便定为习惯培养周,尤其是对于新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开始基本习惯的培养。比如,桌椅摆放横成排、竖成行,而且对桌洞里的课本、练习本从小到大依次排列,课书和练习本的角都是整齐相对。

    对此,有人也曾提出疑问,会不会太过麻烦?可在走访小学生的时候,他们并不感到麻烦,因为上课的所有用具摆放有序之后,想取什么,即可轻而易举地按位而取,既节省了时间,还有美在其中的感觉。

    笔者到一个教室参观的时候,有两个小男孩特别拉着我的手,让我观赏他们的桌洞摆设,并很得意地说他们是如何放的,好处有哪些等。

    无疑,这里的教室,不但有了物“景”之美,也有了“文”的味道。

    四、洗好手

    俗话说:“病从口入。”饭前洗不好手,在用手拿馒头等食物的时候,疾病就有可能趁机进入口中。为了预防和控制疾病发生传播,学校倡导学生加强个人卫生从洗手开始。也许有人会说,谁不会洗手呢?其实,很多人真的不会洗手。比如正确的洗手方式有一个完整的流程,仅开始阶段就有这些“程序”:打开水龙头后,要用流动的水冲洗手部,应使手腕、手掌和手指充分浸湿等。洗手之后,如果用脏毛巾或脏手绢,包括用衣襟擦手,都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可见,这样的“课程”,以开学伊始“开设”何其重要也!

    还不止于此,学校还教育孩子要勤剪指甲,因为指甲里面常常会藏垢纳污,成为疾病的藏身与滋生地之一。脸蛋洗干净,头发梳整齐,勤洗澡,常换衣等,做好这些事,不但会减少疾病的入侵,还会有一个好的仪容仪表,给人呈现出良好的外在风貌。

    五、吃好饭

    吃好饭的前提是饭要好吃,不然,孩子们休说吃得好,吃得饱都做不到。这不但会影响到小学生的身体健康,也会影响他们的生长发育。为此,学校保证孩子每天的午餐和晚餐分别两荤一素再加水果,不但做到了营养充足,饭菜的味道也很鲜美。一名男生的母亲对笔者说,儿子在学校吃得特别香,身体长高了不少,也越来越健壮了。

    除了饭好吃,学校还教育学生要“饮食有节”。《黄帝内经》里这四个字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吃饭要有节奏,即学生要按时按点就餐,不挑食,不剩饭,不能吃不饱,也不能吃得太饱,伤了身体。为此,就要定量而又科学地供给。这既防止了个别孩子的暴饮暴食,也让孩子养成了节约粮食的好习惯。

    孩子们在一起用餐,如不进行相应的教育,说话过多与声音过大就有可能成为一种常态,这既会拉长吃饭的时间、影响吃饭的质量,也少了应有的用餐文明礼仪。可喜的是,英特的孩子吃饭的时候,不但做到了孔子所说的“食不言”,而且坐姿也很端正。一天,江苏来访的十多位教师走进学生餐厅,看到一千多个孩子一声不响地吃饭时,不由得感慨道:“百闻不如一见,这里的孩子真文明啊!”

    俄罗斯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良好习惯乃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入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在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五好”看起来很小,可每一好都关乎到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所以,“五好”不但会影响小学生当下的学习与生活样态,还会因其“资本”的培植,让其未来更好地成长。

四环节:高效教学的科学流程

    传统的课堂教学,多是师讲生听,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而有的课堂教学改革,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课堂上学生成了主角,教师不但成了配角,甚至可有可无,被边缘化了。中国首篇教育学论著《学记》早就说了,教学应当是“学学半”,教与学同样重要,教学过程,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

    可喜的是,英特在大刀阔斧进行课堂改革的时候,既没有过“左”,亦没有过“右”,而是让学生的思维开放与教师的教学有道双翼齐飞,从而抵达到真正意义上的高效教学殿堂。于是,依案自学、小组交流、课堂展示、点评提升四个教学环节相应而生。

    一、依案自学

    所谓“案”,就是教师课前编制的学案,学生自学,不是“任性”而学,而是要以学案为纲,自主学习学案中所标示出来的本课重点、难点和疑点等关键性内容。但并非提供现场答案,在很多时候,是“道而弗牵,开而弗达”,因为“道而弗牵则和,开而弗达则思”。这比“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又高一招;不领学生走进其门,只是打开其自学要点之大门,让学生自己去到其间摸索与探究,甚至是碰壁与失败,然后再行努力,最终领略自学成功的奥妙与喜悦。这样的自学,不但使学生的自主能力得到了提升,也为学生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市教研室冯明才主任认为,教师的实质作用是答疑解惑,也就是学生会的知识不教,教师只教学生不会的。而依案自学,恰好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由“要学习”培养为“会学习”。这不但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有的放矢,而且唤醒了其自学的潜能。于是,在自学中,不少学生不需教师之讲或同伴们相助,便自我学会了某些关键性的内容;对于一些自学解决不了的问题,则当即圈点标示出来,以便在此后的小组交流中求助于同伴解决,或者由教师进行答疑解惑。

    二、小组交流

    要想进行小组交流,小组构建当然就成了先行之事。英特教育集团采用的是异组同质、同组异质架构形式,即各个不同组的学生学习成绩基本在同一个水平线上,而同一个组内学生的学习水平则有上中下之别。同时,还要适当考虑男女学生的搭配、学生的性格以及兴趣爱好不同等因素。小组从诞生之日起,就成了一级学习组织。小组长既是本小组的学习带头人,还有一定的“行政”管理职能。本组所有成员既要维护小组长的权威,又对其拥有相应的监督权。民主、自由、助人、合作且学而规则,是小组学习的基本理念。为此,成员分工要明确,有组长、记录员、汇报员等,但其“职务”并非“终身制”,而是因时应情而互相转换,以便有效地增强角色体验与生生互动。

    本环节是上课的第一个环节,首先在小组内对子(1号对6号,2号对5号,3号对4号)之间交流学习的收获,从而解决对子疑惑的问题;对子解决不了的问题,再由小组共同讨论解决,进而聚合成本组共同的学习成果。在这个环节,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自主参与与质疑问难的意识,以及学优生积极主动帮助学困生的助人为美的精神。本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再选代表简明扼要地板书到黑板上,以便让其他小组或教师答疑解惑。

    小组交流的时候,每一个学生的心灵都是自由的、思维都是开放的,所以,讨论某个问题时,学生往往呈现出教师难以想象到的更多的思维向度,不但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也让交流变得激情与兴奋共舞,习有所得与积极探索一起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