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在服务社会中彰显“示范”建设硬功夫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8-09-1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是我国现代卫生类院校的先驱者,建校80多年来,始终执守“勤慎诚爱”的校训精神,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人才培养和学校发展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2015年,学校成功入选“江苏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吹响了再出发的号角。

    在院长李庆荣看来,社会服务是高校的重要职责,“示范校”建设就是要让这一价值取向更加鲜明,路径更加成熟,在更大范围走向社会、更高层次融入社会的过程中,孕育机会,促进创新,实现自我发展。

    在这一理念引领下,学校进一步明晰了“依托专业,融合行业,反哺社会”的社会服务路径。依托五大平台优势,为社会提供多形式多层次的服务,使得人才培养和学校发展的活力竞相迸发,澎湃向前。

    构建体系,让履责顺起来

    学校依托行业办学所具有的“科技服务、培训服务、职业鉴定、对口援建、社区服务”五大平台为支撑的社会服务体系,确保了服务社会的顺畅运行。

    科技服务方面,学校出台一系列文件,制度化推进科技创新、科研团队建设,促进科学能效递增;构建了行业与区域并举、中医药和西医药并举、技术创新与社会服务能力提高并举的“三并举全覆盖”科研工作新格局;并充分发挥专兼职教师及学生力量,打造出“三位一体、校企联动”的科技服务新模式。

    培训服务方面,学校一方面通过编制标准、加强督导、设立专家库等,促进全省全科医师培训的质效;另一方面,沿着“强合作、建平台、谋发展”的思路搭建了远程继续教育平台,与培训基地、培训中心并线运行,共同为企业员工、在职人员及军转干部等提供高质量继续教育

    职业鉴定方面,学校建立了“江苏建康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执行养老护理员等5个职业工种的技能鉴定,并通过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反推学校“双证书”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和教育教学改革。

    对口援建方面,学校积极开展健康扶贫工作,采取“扶贫先扶智”的思路,开展针对青海、新疆、海南的基层卫生干部培训班,选派优秀教师赴青海海南州开展护士执考助考培训,2018年对口招收青海中职毕业生30名、西藏内高班学生15名来校学习。

    社区服务方面,学校大力推进志愿服务基地建设和品牌化建设;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与地方药企共建中草药产学研基地,助推地区经济发展;成立省应急救护培训中心等,开展各类应急救护知识、举办培训岗位练兵大赛,助力基层工作者应急救护素养的提升。

    双线丰收,让服务活起来

    3年“示范”建设,学校拓宽了前进的道路,更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线丰收”。

    学校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13项高级别科研项目,合作研发69项,斩获7项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打造了中医药研究等10支特色科研团队,曾庆琪教授被评为“浦口区十大科技之星”;《中国肿瘤外科杂志》被评为省级精品科技期刊,并荣获第八届江苏省科技期刊金马奖;《国外医学·卫生经济分册》杂志更名为《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杂志,填补了江苏省内没有“高职教育”和“护理”教育期刊的空白。医学情报研究所更是承担了省内大部分医学类奖项的查新、报奖业务,完成课查新3875项,年均创收百万元。

    学校培养千名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带教师资,提升了江苏省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质量。继续教育培养学生16112人,毕业5261人;学校还培训援外医疗人员86人,承担各类国家级别会议4场、大赛3场,并对口新疆、青海海南州等地举办各类培训班15期,培训965人。

    3年来,学校的志愿者队伍已拓展累计7000余人,打造了“黄金4分钟”等17个品牌志愿服务项目,与27个单位签订服务协议,惠及23.6万人;参与36项省级以上赛事,累计服务时长47000小时,荣获了“世界全项目轮滑锦标赛”优秀组织奖及“南京慈善奖”等一系列殊荣。

    “软实力”彰显“硬功夫”,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与导向的“示范校”建设功夫,值得借鉴,值得推广。 (姜 隽 王丽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