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正:像一团火在燃烧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8-09-1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我的教育故事》
于永正 著
于 然 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

    了解于永正老师,主要靠读他的文章,再就是通过他活跃在小学语文界弟子们的介绍。我无缘识荆,在于中、小学语文教学有点“隔”,再有,也许是我的惰性了。及后得知他患病,则感到不便去叨扰:他太需要休息了。一个人做了那么多事,该有多累啊;读他最后的病中纪事,仍然处处看得到燃烧的激情。

    于永正老师像一团火,燃烧了自己,温暖了学生,也照亮了自己。一名教师,就这样完成了使命。我想,假如有来世,让于老师重生,他还会这样活。

    闻知这本遗著是于老师病中之作,便读得分外仔细。那些不同情境下的问题以及应对的智慧中所体现的职业情操,令人感佩。人入老境,往往会回忆童年,于老师回忆的是他作为教师的往事,有些文章可能是他“职业童年”的纪事了。入行时,好多老师都有期待,期待能做出成就,而最后可能会发现,其实做的都是具体的小事。在病榻上,于老师仍然怀着一颗童心,诉说着对教学和课堂真诚的爱。他能记得那么多小事,因为那些小事,学生得到了精神滋养,于永正也成为于永正。文中那些有名有姓的小学生,如今虽已年过半百,仍然能赶到于老师病榻前,给他系上红领巾,可见童年教育真是刻骨铭心。

    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于老师能记住的,仍然是学生和课堂,这是他的职业境界。读着这些回忆,我仿佛看到了青年于永正和中年于永正,看到了他的教室、他的班、他的学生。激情与爱心,智慧和理性,一点一滴,点点滴滴,成就了一名教师的理想和荣耀。当年社会条件和物质基础很差,于老师能把一个个学生的冷暖记在心上,非常难得。我最为感动的,是他始终关心“普通学生”和“有困难的学生”,他的教育教学,引导着学生对文明的追求,让他们成为合格的人。他的学生,能记住童年教室里发生的事,记得老师四五十年前的一句话、一个眼神,并始终保持着对老师的感情和对教育的敬重。从这些故事中,我看到的是教育的“立人”,而看不到当今教育界流行的庸俗“成功学”。

    一名教师,尽个人所能,帮助学生克服精神困苦,用自己的教学,用自己对学生的关怀,消除社会的不公以及人间的不幸。我觉得,于永正老师真像一团一直在燃烧的火,在学生面前,有热,也有光。书中《象牙筷子》一文所回忆的,是多年前的事,学生因父亲再婚缺乏安全感,于老师便想方设法引导学生接受新妈妈,温暖了一个家庭。在《想念贝贝》一文中,于老师在电视台录制课堂教学电视片时,特意多给身患绝症的上官贝贝发言机会,为的是尽量多地留下她的甜美笑容……对人世间苦难和不幸的同情,让于老师的教育教学充满悲悯之情。教育以“立人”为要务,于老师做到了。那些顽皮的学生、缺乏信心的学生、有心理问题的学生,遇上了有智慧的、有耐心的、有爱心的于老师,课堂有了生命之光,他们的道路也因此而敞亮。钱理群教授写过一本《中国教育的血肉人生》,这个书名一直震撼着我。真正有意义的教育,莫过于一位教师用个体生命点亮课堂,形成有血有肉的教育,而不是空洞的说教和例行公事的灌输。于老师用生命照亮课堂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职业幸福,实现了个人价值。

    当今之世,保持朴素的理想,遵守教学常识,其实并不容易,很多人半途而废。但是,于老师一直走到了最后。其实,于老师的课堂,和所有老师的课堂一样,也有各种各样的“麻烦”,也有顽皮的学生,也有学习困难的学生。于老师的很多故事是我经验之外的,他的教育回忆,不讳言自己当年教育的粗放,比如用粉笔头砸顽皮的学生,对学生偷黄瓜的调侃,罚学生站到教室外面,等等,用今天的教育标准评价,可能有不合适之处,然而,当年那些不拘一格的教学以及与学生平等的沟通,帮助了学生,让他们改正了缺点。如同物体有“向心力”一般,学生也有“向师性”,他们尊重有经验、“有办法”的教师。于老师能获得学生的信任,不完全因为他的专业素养,更在于在学生眼中,他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一个活生生的人。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其实和学生共同成长。教师把“教”的过程也当成个人的“学”,就有可能实现最好的“教”,因为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和他们一起在“学”,“教学”就实现了。成长为“会教”的教师,通常比一般人善于思考。《对话,一扇窥见自己和学生的窗口》一文中有个细节,学生张莉受伤后,医生夸这个学生“是最能把自己的病情叙述清楚的孩子。她不但口齿伶俐,而且有礼貌、有教养”。语文教育所要做的,不正是这些吗?在这里,小学生张莉的语文和医生的语文,都进入了语文教师于永正的观察视野。在《中庸的智慧》一文中,于老师认为“所谓‘中庸的智慧’,说白了,就是做事要把握好度”,又说“其实,我的教育故事,都是用中庸的智慧写成的”。于老师想说的,也许就是兼有“适时”和“正确”的教育。我们在教育教学中,是不是可以再“慢”一些,再有耐心一些呢?如果我们有属于个人的思考和感悟,才有可能体会教育工作的趣味。

    曾看到那么多中青年教师追随于老师学习,我就想,他该有多辛苦,早晚有一天,他要燃尽自己的。不过,我也因此想到,他在做这一切时,必定甘之如饴;而他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深远影响,也如播火一般。鲁迅有言:“石在,火种是不会绝的。”于永正老师写完了他的故事,所留下的火种自然也会点亮更多的课堂,你的,我的,他的。在不可知的情境下,无数奇迹般的故事即将出现。教育的魅力,常常就在于教师的恒心与智慧。上好一节课未必有多难,可要想让每节课都能保持职业品质,一节一节地上,目送一届一届学生走出校门,让课堂、学校和教师像画面、像雕像一样,成为学生的记忆符号,成为他们一生“精神底子”的一部分,则要像于永正老师那样去做。

    (作者:吴非,系语文特级教师、杂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