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破竹之势 迈扎实之步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8-09-2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朝气蓬勃的少数民族大学生 荣获内蒙古自治区高校优秀文化项目《民族民间舞》展演

    呼伦贝尔学院,地处祖国北疆、中俄蒙三国交界处,也是“美丽草原”呼伦贝尔市仅有的一所本科院校。

    建校60年来,学校秉承“明德致和 笃学尚行”的校训精神与“艰苦奋斗 求是创新”的优良校风,逐步形成了“以人为本,依法治校,改革创新,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培养出了10万余名优秀人才,绝大部分选择扎根内蒙古,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教育、民族团结、文化传承等作出了积极且巨大的贡献,谱写了呼伦贝尔高等教育的辉煌篇章……

    “奋进北疆”的转型先锋

    2015年,是呼伦贝尔学院发展历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年。

    为了更好地支撑、引领地方经济社会创新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勇当先锋,勇担重任,成功申报“全国百所转型试点院校”,以高远的视野,踏上了转型发展的新征程。

    产教融合,让人才培养更有质量

    纵观历史,任何一场成功的改革,都离不开坚强的领导和科学的筹划,呼伦贝尔学院的转型发展同样如此。

    学校坚持从顶层设计抓起,明确提出“优品德、强能力、能创新、留得住、下得去”的人才培养定位,以加强内涵建设、推动特色发展为主线,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突破口,进行了一系列攻坚。

    人才培养模式上,学校紧紧围绕“产教融合”这一核心,构建了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并创新打造了双赢驱动机制、约束机制等给予根本保障。

    校企专业共建模式下,学校先后与呼伦贝尔农垦集团等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建农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云计算方向)等11个本科专业,已培养学生3003人。与中兴通讯的合作入选“教育部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项目”;与中软国际等单位共建的项目获得了教育部门高教机构“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立项17项。

    行业学院模式下,学校先后与华能扎赉诺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中软国际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共建了5个行业学院,共同建设课程、共同编写教材、共同讲授课程、共同开展实践实习,现已初步形成了以学校“四引”(引资、引智、引策、引标)和企业“四获”(获得经济效益、科技服务、员工培训、后备人才)为特征的良好局面。

    共建实训基地模式下,学校与扎兰屯等地政府部门及呼伦贝尔旅游集团等诸多企业共建了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条件优越、资源丰富的实践教学平台。

    共同研发项目模式下,企业以外包形式向学校提供研发项目,由教师带领高年级学生完成项目研发,切实体现了“利用专业优势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的产教融合新思路。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的“呼伦贝尔市生态功能区建设”、经济管理学院的“中俄蒙合作研究”等近20个合作项目正在积极推进。

    此外,校企还携手完善了2017版人才培养方案,依照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重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按照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的原则,统筹通识课与专业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校内培养与校外培养,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三对接”,探索和形成了融“教、学、研、练、赛、用”为一体的系统化、嵌入式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科研创新,让学校发展更有价值

    作为地区仅有的一所本科院校,呼伦贝尔学院始终将支撑、引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使命担当,积极构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力求科研创新更好地助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被授予“‘十二五’呼伦贝尔市科技创新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学校现有实验实训中心19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两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校级重点实验室7个。

    以自治区级重点建设实验室“草甸草原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实验室”为例,依托实验室的雄厚实力,学校承担了国家科研项目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级科研项目5项及中国农科院、呼伦贝尔市科技部门等多个项目,在呼伦贝尔优良牧草繁育、沙质化草地植被重建及退化草地改良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新突破。其中,开发的“草原生态监测系统”,成功实现了草原林区土壤温度、湿度、风速采集,草原林区生态状况图像的采集,还可以协助牧民实时监控牲畜动态,帮助牧民监测植被长势及草库资源合理利用等功能。

    学校的草原生态研究科研团队在鄂温克旗和陈巴尔虎旗分别建立了1个长期牧草种质资源繁育基地和3个野外试验示范基地,是呼伦贝尔地区重要的牧草种质资源研发基地,科研人员对优良牧草繁育、沙质化草地植被重建及退化草地改良等方面的研究不断取得突破,目前已成功培育出“呼伦贝尔根茎冰草”和“北林202紫花苜蓿”两个牧草新品种,多项科研成果均在沙地治理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10年,呼伦贝尔学院加入了内蒙古蓝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并被选为副理事长单位;2014年学校又被选为自治区政府部门主导的“呼伦贝尔生态产业技术研究院”的理事单位,承担了多项呼伦贝尔市科技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企事业单位与政府部门横向联合项目,为地方科技和文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除了自然资源开发与建设方面的资源投入,学校还不断加大在历史文化资源开发与建设上的投入,先后建成了“呼伦贝尔学院民族历史文化研究院”“呼伦贝尔学院民族艺术研究院”“呼伦贝尔民族历史文化研究基地”等多个学术和科研机构,重点对北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语言的变迁发展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传承和发展。迄今为止,这支科研队伍共主持了国家级别项目18个、省部级项目23个;在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163篇,出版学术专著36部。

    “美丽草原”的教育砥柱

    60年前,呼伦贝尔地区百废待兴,人才紧缺,中小学教师资源更是珍稀。在这种境况下,呼伦贝尔学院的前身——呼伦贝尔大学负重而生,之后,几经坎坷,但弦歌不辍。

    1992年,地区政府部门决定,将呼伦贝尔盟教育学院、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呼伦贝尔盟分校、呼伦贝尔管理干部学院、海拉尔师范专科学校4校的优质资源进行整合,成立呼伦贝尔学院。

    2003年,呼伦贝尔学院凭借出色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成功升格为本科院校。

    60年来,呼伦贝尔学院担当起了地区基础教育事业发展,民族人才培养的重任,成为这片“中国最美草原”的教育砥柱。

    桃李繁荣,托举地区基础教育

    2018年暑期,呼伦贝尔学院对地区的中小学师资力量进行了一次深度调研。1个月的时间,12支调研小分队走访了290所中小学、16个教育培训部门,覆盖全市中小学总数的90%以上。

    调研结果显示,全市13个旗市区,呼伦贝尔学院的毕业生实现了全覆盖,有些旗市呼伦贝尔学院的毕业生占比甚至达到50%;23273名受访者中,有3004人毕业于呼伦贝尔学院,占调研总数的12.91%。

    他们中间,不仅有“全国教科研模范校长”“全国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全国文明礼仪先进教师”“自治区优秀教师”“自治区三八红旗手”等各类先进典型,更有“自治区级学科带头人”“自治区级教学能手”等各级各类教学成果奖获得者近千人。

    他们中间,不仅过半数的人取得了高级职称,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走上了领导岗位,担任中小学校长、副校长等领导职务。其中,校级领导有132人,约占全市教育系统中小学领导干部总数的14%。

    他们中间,不仅有汉族中小学、幼儿园教育工作者,还有蒙古族中小学、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者。在少数民族聚集的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陈巴尔虎旗等旗县市区,呼伦贝尔学院毕业生占比超过40%。特别是新巴尔虎左旗,6所中小学中有5所学校的校长毕业于呼伦贝尔学院,教师的比例为45.6%。这些“蒙汉兼通”的呼伦贝尔学院毕业生,既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民族文化的传播者,更是民族团结的实践者。

    此外,学校还积极承办“国培计划”中小学校长、中小学骨干教师等培训班,帮助在职中小学教师提升整体素质,实现职业发展。近5年来,培训中小学校长、教务主任、政教主任、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和中小学幼儿园各学科专业教师超过2.3万人次。

    60年来,呼伦贝尔学院桃李繁荣,培养了大量“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基础教育人才,他们扎根基层、爱岗敬业、奋发进取、辛勤耕耘,把全部精力和满腔热情献给了呼伦贝尔基础教育事业,为地方教育的改革和飞跃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呼伦贝尔学院培养出来的教育人才,已然成为托举地区基础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呼伦贝尔学院更是成为呼伦贝尔地区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中心,服务地方基础教育的排头兵。

    石榴芳菲,助力民族团结进步

    石榴,籽粒饱满,颗颗相拥,恰如我国56个民族紧密团结在一起,因而被视为民族团结的象征。

    呼伦贝尔学院自建校之初就高度重视地区性和民族性的结合,像培育石榴一样,培养了大批优秀民族人才。其中,不仅有国家级别、自治区级及盟市、盟县级领导,还有大批工作在教育一线的“蒙汉兼通”教师,专家学者、企业家等。学校现已经成为呼伦贝尔及周边地区中小学、学前教育蒙古语授课教师和“蒙汉双语”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

    学校1977年起开设蒙古语言文学专业,之后陆续开设了物理、历史等5个蒙古语授课专业;升本后,学校进一步加强“蒙汉兼通”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力度,蒙古语授课的本科专业跃至22个。

    人才培养上,学校坚持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抓手,根据学生的基础能力及社会需求差异化设置课程,并积极减少课程数量、增加实用性课程;适度放宽专业调整限制,并将创业就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科学开展了“分级教学”“分班与混班教学”等改革,成效显著。

    师资建设上,学校坚持培养与引进并重,落实落细国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在人才引进、攻读学位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并着力加强“蒙汉双语”学工队伍建设。学校现有蒙古语授课教师126人,其中正教授34人、副教授31人、博士7人、硕士46人。

    为了进一步提升艺术、体育专业民族人才培养质量,学校积极推行“本土化教学”。

    艺术专业方面,学校成立了“北方少数民族艺术团”,并推出了《敖鲁古雅原生态舞台剧》等一批艺术精品;同时,深入开展马头琴、长调、呼麦等极具民族特色的艺术教育。2010年以来,学校在第二届孔雀奖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声乐大赛、全国第四届大学生艺术展演、第四届中国蒙古舞大赛、自治区首届“高校校园好声音”大赛中摘得多项创作及表演奖。

    体育专业方面,学校坚持走现代竞技体育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并重的道路,以建设呼伦贝尔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科研基地为契机,全面加强学科建设。体育学院开设了“民族体育”特色课程,把博克、布鲁等项目列为教学和常年训练项目,教育与竞技成效斐然。

    此外,学校还利用多民族文化资源优势,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推出“蒙古语母语周”“俄罗斯文化节”等具有地区性、民族性特色的艺术教育;组建了多种形式的蒙古族学生社团,逐步构建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育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