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凿知行致远的通途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8-09-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国学经典兴趣阅读班学习“唐诗中的爱国情怀”专题 东湖绿道,学生在做游客满意度测评

    “中国商道”“语言传播艺术”……日前,刚刚入学的武汉商学院大一新生们拿到了课程表,两门全新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引起了不少学生的关注。

    这两门课程是由该校通识教育学院研发的。通识教育学院成立于今年5月底,是湖北省近30所应用型高校中的排头兵。

    “从2018级开始,我们的学生将要接受为他们量身定制的通识教育。”武汉商学院校长王清华介绍,国家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要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探索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推行模块化通识教育

    理念 砌筑人文素质之基

    “‘专业化’的高技能培养,精准的‘市场化’定位。”提起应用型高校,这是大家过去的普遍印象。

    “现在,应用型高校的教育要同时培养学生以人文素质为核心的通识素养,让学子们具备工匠精神。”学校党委书记李作清教授说。

    2017年,学校曾对毕业3—5年的校友进行调研,结果显示:在大学期间,人文素养与应用能力的缺失对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存在着很大的制约与阻碍。

    对于应用型高校来说,如何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通识教育?如何结合应用型高校建设,做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这些都是学校领导层一直思索的核心问题。在经过反复研究论证后,学校于去年底启动了通识教育学院的筹建工作。

    建院之初,学校提出了“博物修身,别具匠心”的通识教育理念——“博而能通”是通识教育“通才”理念的基本内涵;“修身”“修己以敬”出自《论语·宪问》,孔子认为慎重地修养自己是成为君子的第一步,表明“成人”乃是事业的基础,同时彰显武汉商学院通识教育塑造君子人格、经世致用的价值取向;“别具匠心”体现的通识教育理念,是冀望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勇于创新的“企业家精神”。

    “我们的通识教育不是简单的教学训练,而是通过与专业教育的协同,使学生不仅拥有各项专业技能,更兼具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以及良好的沟通表达技巧和团队合作能力。”王清华说道。

    教学 导引工匠精神的源头活水

    目前,通识教育学院首批研发六大课程模块:国学与商道、科技与创新、文明与礼仪、思辨与表达、艺术与审美、管理与服务。在此基础上建立通识课程教育体系,开发相关通识课程。 新开设的两门课程分别为国学与商道模块下的“中国商道”,思辨与表达模块下的“语言传播艺术”。

    “作为商学院,商科是我们的特色所在,且不少大学生存在不善沟通的问题,所以我们最先开发的核心课程就是这两门。”学校通识教育学院院长高静介绍,这两门课是全校2018级本科生必须学习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每门课分为10讲,将由专任教师分专题授课。

    内容设计上选择多样,教学形式上极具多变。

    “实体课堂、名家讲坛、在线课堂、联盟互动、课外实践,这五大课堂是我们立体推进通识教育的一种探索。”高静介绍,除目前主要的实体课堂外,学院将同步开发线上小视频课堂,引进国内外经典慕课,实现“时间自由”和“空间不限”两大便利,将“大班授课,小班讨论”课程一分为二:大班授课采用小视频学习,小班讨论分散于实体课堂。

    此外,学院将每月邀请省内外,甚至国外知名学者和行业专家、企业家访问讲学,领域涵盖文学、历史、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诸方面。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大师风采,了解学术前沿热点问题,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联盟互动是通过与湖北省应用型高校联盟、全国应用型高校联盟等进行实质性合作,如课程共享、学分互认等,拓宽学校固有的课程资源,给学生更广的知识选择。

    在实践课程与课外实践的建设上,学院将与校外实习基地联系,与武汉市内众博物馆、科技馆、群艺馆、美术馆等密切联系,组织学生集体参观学习,同时支持学生做兼职或做志愿工作者,在实践活动中真切感受人文、科学、艺术的熏陶,提升通识文化知识和社会责任感。

    试点 授受回归常识的逻辑利器

    今年4月,学院“国学经典原著”学习兴趣培养试点班开班。“这是我们成立通识教育学院前的一次试点。”高静说,这次试点的成果让人们对通识教育充满了信心。

    该班当时面向所有在校生进行招选,通知一发出就收到了近千名同学的报名信息,经过笔试面试,30名学生入选其中。

    “我们学校并没有人文方面的专业,我们报名都是怀着对这方面的兴趣,希望能学到更多的相关知识,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2016级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周晓康如此说道。

    由于学生来自学校各个不同的院系专业,所以国学班的上课只能选在中午或者周末的课余休息时间,尽管如此,没有一位学生缺席请假。

    “通识教育不仅仅是我们希望学生能接受的,更多是学生们自己想要去学习和提升。”高静说。

    在国学班的课堂上,有聘请知名大学的教授作专题讲座,也有学生们自己的分享交流读书会,还有在户外的实地体验式教学。

    “上次的东湖活动让我印象很深。”2015级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夏琨说,“我想在这个班提升自己的传统文化素养。”夏琨提到的东湖之行,是端午节时他们一行在东湖的行吟阁吟诵《离骚》、悼念屈原的活动。“这次吟诵让我更深切地感受到了《离骚》中的感情和内涵”,夏琨说。

    “这次国学班的教学试点,也将推广应用到我们面向全校的通识教育模式中。”高静表示,后期他们将带着国学班的学生们就楚文化作更多研究。

    实践 践行悟新知 且行且珍惜

    “在课程开设上凸显应用性和实践性,将人才培养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作为应用型高校,这是学院通识教育的一大特色。

    “打破学科专业之间的壁垒,鼓励学生拓展知识面,这是通识教育的意义所在。”王清华介绍,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们实践能力的提升,通识教育课程的课堂甚至延伸到了教室外。

    目前,通识教育学院成功申请了2018年度湖北省重大调研课题基金项目“湖北省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学院准备将之纳入通识教育实践课堂的体系中,以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在实践中培养和提升综合素质。

    非但如此,学院此前承接了为武汉市5A级风景区东湖风景区做第三方检测项目,每周定期组织学生前往东湖绿道、磨山景区、落雁景区、马鞍山景区等地进行检测。先后有超过400名学生参与其中,不少学生表示,“在这个环境检测中,不仅能为景区的环境维护作出贡献,还让自己也认识到如何去做一个合格的文明市民。”

    “应用型高校培养的是具备综合素质的实用型人才,实践课堂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不容小视。”高静说,我们的通识教育不仅要在传统课堂上传授知识,更要让学生能以和谐的理念、严格的标准、严谨的态度走上工作岗位。

    在不久的将来,学院还将整合全校的实践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知行合一”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