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三化”育“四质” 人才素质全面跃升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8-09-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58年,是江苏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60年来,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被誉为“孵化工程技术、管理人才的基地,培养白衣天使、口腔卫士的摇篮”。

    2016年9月,学校位于中国医药城的新校区正式启用,踏上了“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奋进新征程。

    以此为契机,学校进一步解放思想,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中心,以密切“园校企”合作、推进校地企协同育人为主线,将泰州地方文化、中国医药城产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针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职业素质、创新创业素质和人文素质启动了“四大工程”,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更树立了一个鲜活且极具特色的高职文化育人成功范例。

    德育领航 铸牢文化之魂

    “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必须坚持德育为先,以技制胜,所以我们明确地将‘政治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学校‘文化育人’的引领性工程。”泰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徐庆国开宗明义地介绍道。

    在此理念指引下,学校率先启动“思想道德建设引领工程”,携手地方、企业合作共建了“大德育”工作平台,以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精神文化的目标认同、价值认同为目标,全面深化思政教育教学改革。

    学校创新设立了道德讲堂和“美德善行榜”,并积极开展“十佳大学生评选”等活动,有力地促进校风、学风建设,激励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接连涌现出泰州市“最美志愿者”“最美教师”“全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个人”等一大批美德善行先进典型。

    为了增强学生道德实践推进实践育人,学校以“七彩青春 志愿同行”为主题全面开展“七彩”志愿服务品牌建设,打造了21个志愿服务社团,3年来荣获全国、省、市表彰12项。2017年,“铁路小甜橙”项目一举摘得“江苏省青年志愿服务事业贡献奖”。学校也先后获得“全国铁路春运志愿服务先进集体”“江苏省红十字会优秀志愿服务组织”等诸多荣誉。

    与此同时,学校还不断拓展载体,将有形阵地和无形引导完美融合:开设了138门涵盖传统文化与历史传承等多个学科领域的公共素质选修课,并创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其中,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与学院的人才培养工作相结合,与时代精神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相结合;持续举办高雅艺术进校园、校园读书节、科技文化艺术节及社团巡礼节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泰职青年说”“不朽的丰碑”等活动更是有力地弘扬了青春向上的主流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积极改革德育考核方式,设计了学生青春足迹成长记录卡,将德育考核评价贯穿学生成长全过程,既注意目标又注重过程,有效突出了德育的导向功能。

    经过3年建设,学院现已顺利完成“构建‘大德育’工作格局,推进校企协同育人”省级相关课题两项,两项课题获教育部门立项。

    产教融合 共垒职业之基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积极呼应时代需求,从顶层设计到具体实施,开展了一系列改革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逻辑主线越发清晰。以此为基础,学校进一步推出了“职业能力素质提升工程”。

    学校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一方面,通过打造“优秀企业文化巡礼月”“企业文化进班级”、开发优秀企业文化课程等,多方位促进学校、学生和企业之间相互了解;另一方面,积极携手企业建立教育实践基地,让学生在实践中强化职业精神、理想信念和职业化行为习惯。

    学校创新开展了“三段培养、工学交替、协同育人”现代学徒制改革试点条件下的德育工作新模式,落实实践指导和育人的双重职责,做到“两副担子一起挑、两个责任一起负”,企业指导教师不仅负责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还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通过在企业的实践实现“德技双丰收”。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特别建设了“非物质遗产传承技能大师工作室”等15个大师名师工作室,通过“拜名师、学技能、做传人”活动,让学生在锤炼技能的同时,更好地感受、传承大师们的“匠心”精神。

    为了更好地深化学生专业技术技能的应用能力,学校还积极推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用”,构建并完善了分院、院级、省级三级职业技能竞赛体系,精心打造了10个省级技能竞赛团队。近3年来,学生们连续在国家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摘金夺银,学校在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优良成绩项目总数更是超过170个。

    除此之外,学校还持续举办“百家讲坛”等职业大讲堂,以13个大类专业指导委员会专家人才库为依托,每个大类专业每月邀请两名在专业领域有一定建树的名师、行业专家或在工程实践上有一定造诣的工程师、高级技师来学院举办讲座,引导学生的专业学习,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增强学生的专业素质。

    双创实践 尽展能力之翼

    当今社会,“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必然要求。为了更好地培养大学生敢于创新创业、善于创新创业和勇于创新创业的素质,学校将“双创”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托举学生能力之翼。

    课程建设上,学校将创新创业要素与专业课程相结合,鼓励各专业(群)完成创业意识培育、创业项目选择、创业实践技能、创业企业管理、创业综合知识5大类专业嵌入式模块的开发;积极引导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并形成“必修课+选修课”“线上课程+线下课程”同步推进的“两课双线”创新创业课程建设模式。

    课堂教学上,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培养,鼓励教师通过创新案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习惯和方法;并在学期综合实训项目中,融入创新性实践项目,以企业实际项目、挑战杯、发明杯等创新创业大赛为平台,全面锤炼学生综合能力。

    人才培养上,学校积极引入国内外优质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并以“创新创业教育学院”为平台,开展创新创业人才“深度”培养。其中,与泰州市人社部门合作建成“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先后有212个项目、1593名学生入园孵化,74家的项目孵化成功并独立注册。学生张雨彤的项目带动近百名大学生创业,提供就业岗位超过800人,年净利润近百万元;与泰州市帮创、歌德、凯璞庭等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各类创业服务。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上,科学构建了院级—省级两级项目申报选拔机制,确保了大创项目的数量和质量。2016年以来,学生共申报省级大创项目52项,院级大创项目93项,由学生参与发表的论文22篇,授权专利9项。

    此外,学校通过创新创业社团建设、设立橱窗专栏、建立“创业达人”网站栏目、开展创新创意创业大赛等,多角度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学生参与度达90%以上。

    近年来,荣获全国“发明杯”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7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5项,获得省市级大奖15项,申报江苏省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109项。

    环境浸润 尽显人文之韵

    身处泰州创新开放发展的前沿阵地,国家级别医药高新区、江苏省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核心区,传承泰州千年“崇儒好学”之风尚和光荣的“革命传统”,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拥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

    为了更好地运用这些优质社会资源推动“文化育人”,学校紧抓学院落户泰州医药高新区、建设新校区的重要机遇,高起点提出了“环境文化建设工程”。

    学校着力突出泰州人文荟萃、明贤辈出的文化内涵,建成梅、桃、竹、柳、水、锦六6园,分别对应梅兰芳、郑板桥等泰州历史文化名人,并建设了泰州籍院士墙、泰州名人碑刻,增进师生热爱泰州、服务泰州的情感

    各院系的环境设计上,着重结合专业特点,打造体现产业文化特征、企业文化元素的小品雕塑,建成了医学院、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艺术学院、主题雕塑或浮雕墙,行政楼主题浮雕墙等。校园内楼宇、道路、桥梁等,多由合作企业冠名,对凝聚人心和增强校园文化氛围发挥重要作用,充分体现了学院发展的历史渊源,凸显了泰州地方历史文化的文脉与传承,体现了专业建设精神文化。

    学校还积极携手企业,开展“一院一馆”建设,建成了医学院生命科学馆、艺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馆、机电院工业机器人馆、建工院智慧建造技术馆等,有力助推了学院的教学水平,提升了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

    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训中心不仅承担着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功能,同时,也在职场的理念、思想、工匠精神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学院特别在细节上下功夫,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进行各种技能的训练。目前已按照职场标准,建成48个教学做一体化实验实训中心。

    此外,学校还积极建设校史陈列馆、大学生科技文化活动中心、艺术教育中心,有效地增强师生的归属感和凝聚力;筛选1962届至2016届校友104人成为校友长廊首批校友典型,建成优秀校友长廊,形成首尾呼应的优秀校友典型事迹展示空间,塑造出极具特色的泰职校园文化。

    3年砥砺奋进,成绩斐然。现如今,泰州职业技术学院融“三化”育“四质”的校园文化建设工程已结出了累累硕果。

    学生们在“挑战杯”“创青春”“发明杯”等全国高水平职业技能竞赛中获一、二等奖项目总数达到28个;在江苏省“水杉杯”和大艺赛中摘得一、二、三等奖15项…… 

    学院先后被评为江苏省文明校园、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 

    人民网等主流媒体先后报道学院改革发展成果100余篇次,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吸引了大批省内外大中专职业院校到学院进行考察、交流、学习。(刘安 陈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