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德与公德:家校共育的选择
近期频发的高铁占座事件,引发社会对公德的再次热议。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从什么时候、在哪儿开始立德,立什么样的德,以何种方式立,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要回答的问题。实际上,家庭、学校和社会一起承担的共育责任仍面临巨大的挑战,可以说全社会都没有做好充分准备。
独善其身与相善其群
家庭是一个私人领域,学校是一个公共领域,在这两个领域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要区别其共同点和不同点。
私德与公德是两个不同概念,1902年到1906年,梁启超用4年时间写了《新民说》,书中收录的20篇文章由公德谈及私德。他对私德的界定是“独善其身”,对公德的理解是“相善其群”。认为中国人关于私德谈得很多,但是公德谈得太少,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家谈一身之德、一家之德、一族之德,还有一天下之德,但是很少谈一国民之德。
梁启超重视公德,实际上强调的是公民道德。他说私德是人们在社会私人生活中遵守的基本道德,包括怎么做人,如何自律以及自我约束,还有在家庭生活中怎样承担作为一个家庭成员的责任。他阐述了家庭生活应该坚守的德行,这一富有真知灼见的观点现在对我们仍有启发。
高铁占座事件显然有违社会公德。公德是公民在开展社会交往、公共生活过程中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涉及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公共生活领域,也涵盖教育自身,具有公共性的特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就是社会公德,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虽然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也具有公德的意蕴。
私德和公德实际上是相互影响的,在中小学德育和家庭的德教中,二者既有区别更相通相融。正如梁启超在论述公德私德时,提到私德培育要为公德培养打下基础,公德培养要巩固私德的养成,要实现二者更好的融合。
在我看来,家庭中的道德教育,最应该强调的三个品质是自律、利他、向善。
家庭德教与学校德育
儿童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分别接受着教育,在刚刚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和做人教育。
对于广大家长来讲,一要有德教的意识,中国人习惯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实际上说的就是孩子早期形成的好习惯和好品行对于人生的影响。二要理解德教的内容,日本学者福泽谕吉认为凡属于内心活动的,如笃实、纯洁、谦逊、严肃等叫作私德。2001年中共中央提出《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第17条的“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等家庭美德,都属于私德和家庭德教的内容。三要掌握德教的原则和方法,梁启超在《新民说》中谈到了私德培养有“正本”“慎独”和“谨小”三种方式。“正本”就是明确道德教育的方向;“慎独”是让孩子学会自我约束,学会自律;“谨小”即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把小事情做好,积跬步以至千里。
学校德育则包括了私德教育和公德教育两部分内容。2017年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提出“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德育内容,实施途径和方法是坚持协同配合,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引导家庭、社会增强育人责任意识,提高对学生道德发展、成长成人的重视程度和参与度,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调一致的育人合力。
立德树人与多维一体
围绕立德树人的家庭教育理论框架,应该从文化、历史、社会和心理等诸多方面去思考,在融合视域中思考理论构建。
德是人性本身,这是古代中国和西方的一些学者的共识。孔子提出“修德”,孟子阐释“尽心”,朱熹认同“居敬”,王阳明提倡“致良知”,实际上都是在人性层面思考德性。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科伦理学》中提到“城邦之外无道德”,也把德看成是一个群体生活共同遵守的准则。家庭虽然是私人领域,但也是一个血缘社群,有群体生活就应该有道德坚守。
西方有两种道德教育的传统对我们今天影响非常大。一个是亚里士多德开创的“品格—习惯”教育模式,告诉孩子美德是什么,在实践中怎么做;二是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传统,就是理性的思辨教育模式,可以先不告诉孩子什么是道德,但是要让孩子在生活实践中理解什么是道德,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现在科尔伯格在发展心理学上提出的道德两难判断,所延续的正是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这种传统。
在当前的道德教育实践中,两种传统都要继承。道德教育首先要解决认知问题,需要有一个基本价值判断,并以此为基础进行选择,这就是中国人所说的“正本”。
我们现在强调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实际上是要整合多维度的研究成果,打通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个平台,让它们融合起来,实现以儿童发展为中心,保证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影响的一致性。正如美国学者爱泼斯坦提出的重叠影响域理论,家庭、学校、社会不断地给孩子提供正向的积极影响,最终能够促进孩子形成好的人格和人性。
多维一体的德育是回归生活的德育,要把为人处世和社会准则放在一起,把明辨事理和身体力行结合在一起,同时要警惕道德的虚无主义。现在中国家庭教育有一种值得警醒的现象:一大批兢兢业业的“无私”父母,历尽辛苦养了一大批极度自私的孩子。对此,学校要注重提高教师的家庭教育指导胜任力,才能给家庭提供更加专业化的指导和服务。
家庭、学校和社会和谐共育,责任与挑战并重,尚需共同努力。(作者系首都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