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一碗全球胜任力的“四物汤”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8-10-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万彦圻 绘

    21世纪的青少年生活在一个互相链接、相互依赖的世界中,具备全球胜任力是他们应对生活和工作的必需能力。在经合组织对全球胜任力的定义中,“对地方、全球、跨文化议题的分析能力”“对他人的看法和价值观表示理解和欣赏的能力”“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开放、得体、有效互动的能力”和“为了集体的福祉和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而采取行动的能力”,都是今天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和必要准备。

    培养青少年的全球胜任力是一项系统工程,这让我想到了中医养生的“四物汤”,四种药材综合协调发挥作用。面对不确定的未来、需要具备多元文化理解能力的青少年,需要视天下为己任,需要有勇气探索未知、有能力走向世界,像一个全球公民那样主动行动,为创造光辉灿烂的人类文明做出自己的贡献。作为人才培养的主场,今天的学校不妨熬一碗全球胜任力“四物汤”,思考如何回应时代的召唤,升级愿景、使命与文化,在课程中融入全球胜任力,打造全球化课堂,帮助学生为未来做好准备。

1 全球胜任力应进入办学愿景

    一所学校的愿景,是师生心中的远大理想和追求。培养美德与智慧兼具的人才,是古今中外好学校的共同愿景。比如成立于1701年的耶鲁大学,创立之初的使命就是为国家和世界培养领袖,迄今培养了5位美国总统、530名美国国会议员和很多一流大学的校长。当前的全球化3.0时代,是一个东西互鉴、互联互通的时代,“中国梦”与“世界梦”相通,中国走向世界,世界也在走向中国。

    在这个融合的时代,全世界的教育工作者都在思考,如何帮助年轻一代为全球化、跨文化的未来做好准备。将全球胜任力写进学校的愿景和使命中,衍生出富有创造力的全球胜任力文化,以生动的方式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环境布置中培养学生的全球胜任力意识,并且帮助他们付诸行动、获得能力,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学校回应时代号召的现实。

    清华附中的王殿军校长曾发问:“没有国际化的教育,不可能培养出国际化的人才。保守封闭的传统教育怎么可能培养出来开放的、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国际化人才,怎么能培养出国际视野?”

    人大附中的翟小宁校长曾在演讲中说:“我们培养的学生一定是有面向未来的技能、能够与时俱进的,要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大爱精神、德才兼备的未来公民,培养具有世界眼光的中国脊梁,培养人文和科技相交融的跨界创新型的全球化人才。”

2 所有课程都可以实现“全球化”

    在美国伊利诺伊州的一个中学课堂上,数学教师瑞秋·弗如茵用一则药价突然飙升的新闻引发“数学知识讨论”。瑞秋先展示过去一段时间一种治疗哮喘的药价格上涨的曲线,当学生预测今日的价格后,她展示了暴涨后的当日价格,然后组织学生开展讨论。瑞秋说学生们非常喜欢解决这些跟真实世界相关的数学问题,在这个真实事件中,他们接触到的是有关社会公平的数学问题。

    这个案例生动地说明,提升全球胜任力,并不意味着学校要开设一门叫作“全球胜任力”的课程,而是将这个目标放入所有课程,让现有课程实现“全球化”。各种科学类课程都可以像数学一样,从解决现实问题和历史探究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和能力。

    社会与人文学科,本身就需要理解人性、发展同理心,天然适合开展全球胜任力的学习。以文学为例,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自我的认知,学习其他国家的生活、传统、冲突和历史,从同龄人的经历中感受到身份认同感……这些都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欣赏别人的观点,思考别人正在经历的事件具有的普遍性和全球性。

    外语学习也为学生提供了观察和思考世界的不同视角。培养全球胜任力,英语学习必须先行,“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中国青少年”,是英语学习的使命和优势。英语为孩子打开丰富多彩的世界,话题涉及气候变暖、人口增长、国际冲突等全球化问题。用英语讨论当前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在提高语言能力的同时,也练习了批判性思维、建构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跨文化理解能力等。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师都可以通过扩展正在教的内容来提升全球胜任力,也可以利用涉及各学科领域的经济发展、气候变化影响等交叉议题,通过跨学科整合形成专题课程,使学习包含全球视野和解决全球问题,浸润全球胜任力。

3 倡导强调过程导向的评价体系

    全球胜任力不仅是知识和技能,更包括态度和价值观,对其评估不能止于知识的标准化考试,还应包括认知层面。由经合组织主导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简称PISA)2018年的全球胜任力测试就包括认知测试和背景调查问卷两部分。这种评价原则与方法同样适用于学校。

    对全球胜任力的评估要强调过程导向,不提倡结果导向。经合组织提出:“获得全球胜任力是持续一生的过程,不存在个体完全具备全球胜任力的某一时刻。”在过程导向的形成性评价中,学生不会因为一次性表现被打上标签,而是在不断探索、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提升认知能力,培养全球胜任力。

    形成性评价的特点是以终为始、目标引领。如果将全球胜任力目标放入现有课程,教师在设计课程时就要思考学生会在全球胜任力的哪些维度上取得怎样的收获,将这些收获细化成具体指标,就变成了评价标准。最理想的情况是每项指标都能清楚表述,并且一开始就让学生知道,帮助他们随时检查学习或活动是否吻合标准,发现偏离就及时校正。

    这样的评价方式有助于教师提升教学质量。毕竟,将全球胜任力的培养融入教学是新任务,即使教师做了充分的准备,仍然可能发现学生完全不能领悟活动设计与知识目标的关系,或者背离教学设计,或者知识与技能出现差距……这些问题能帮助教师反思预先设定的评价指标是否合理,从而不断修正、优化教学方案。

4 调动全球胜任力培养的社会资源

    在培养青少年的全球胜任力上,学校可以大有作为,家庭、社区、企业乃至更宽广的领域里也蕴含着丰富的资源,应该鼓励家长和社会共同参与其中。

    教师要意识到学生家庭里越来越多的全球化因素,要与家长就全球胜任力的培养目标达成共识,引导家长有意识地将世界带进家庭,与孩子一起发现具有全球意味的事物,一起讨论其中蕴含的世界经济、地理、社会、道德等问题。

    大学、博物馆、文化中心、企业甚至便利店都有丰富的全球胜任力资源,都可以成为全球胜任力培养的延伸课堂和大环境。尤其是具有国际视野的企业,对培养国际化人才非常敏感并且乐于提供帮助,比如提供参与具有国际意义项目的实习机会。很多学校开展的国际交换生、国际姐妹学校等项目,通过在线互动、线下课程,身临其境地感受跨文化理解,必将大大提高师生的全球胜任力意识和能力。

    除了课堂学习,国际研学也是重要途径。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研学旅行正式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通过研学路上的潜移默化,孩子对世界运行方式的关注自动开启。

    丰富的课外活动也是培养全球胜任力的重要阵地。比如在中学生中影响很大的“模拟联合国”这个仿真学术模拟的舞台上,学生们心怀天下、放眼未来,化身科学家、外交家、政治家,共商天下事。在这个过程中,批判思维、公开演讲、求同存异、团结协作以及独立研究能力得到培养,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得到启迪,领导力与创造力得到锻炼,可以说与全球胜任力的四个维度实现了无缝衔接。

    (作者系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董事长兼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