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初心 让每位民族学子都有出彩人生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8-10-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西南民族大学社会实践团赴四川省冕宁县开展“五个认同”主题活动 西南民族大学学子赴民族地区开展社会实践 西南民族大学学生荣获2017年创行世界杯中国站一等奖 西南民族大学学生参加中国机器人大赛获佳绩

    今年暑假,一张照片在西南民族大学师生的微信朋友圈里刷了屏。照片中,正在西藏自治区考察的国家领导人来到拉萨的“柳梧蜂巢+创新中心”,民大2012级藏汉双语行政管理专业的毕业生珠扎作为青年创业者代表,正详细地介绍他的创业项目。

    珠扎,云使科技公司董事长,曾荣获2015年度“大学生创业英雄年度100强”荣誉称号,其创业故事被多家中央媒体深度报道。

    这位25岁科技公司创始人,被媒体誉为撕掉“少数民族做不了科技创业”标签的藏族小伙的成长经历,正是西南民族大学长期以来秉承“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办学宗旨的生动育人实践。

1 聚焦“三型”民族人才培养 奠基出彩人生

    坐落在天府之国的西南民族大学,是在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王维舟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自关怀下,新中国较早建立的民族高校之一。学校现有56个民族的在校全日制学生3万余人,教职员工3000余人,其中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近500人。学校现有本科专业85个,有5个一级学科为省(部)级重点学科,有6个国家级别本科特色专业、10个省级本科特色专业、19个双学位专业、5个省级本科人才培养基地。

    建校67年来,学校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践行“二为”办学宗旨,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立命之本、发展之本。学校始终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放在教育教学的基础地位,建立健全一整套引导、促进、保障本科教学质量的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深化“双符双适型”人才培养模式,旨在构建既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普遍规律、又符合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特殊规律;既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又适应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致力于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务实奉献、知行合一特质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各民族高素质人才。

    长期以来,学校聚焦民族地区,紧密结合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将部分传统优势专业确立为示范性专业加以重点建设,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实践教学、优化课程体系等,突出专业办学特色,并以此带动学校其他专业的改革、建设和发展。

    开展基础学科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学校依托国家级别特色专业金融学本科专业,开办以学校首任院长命名的“王维舟少数民族创新人才班(金融学)”(简称“维舟班”),选拔优秀学生,实施个性化培养和弹性化管理。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综合素质等方面制定较高的培养标准。

    “维舟班”推动教师把前沿学术发展、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成为综合素质高、专业基础扎实、创新精神突出、实践能力过硬的人才。在“维舟班”持续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并把“申报大创项目、取得创新成果”作为毕业的基本要求。“维舟班”学生四六级过级率超过99%、考研升学率逾60%,20余篇论文入选各类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

    开展应用学科专业卓越人才培养。学校制定实施包括“卓越法律人才”“卓越农林人才”“卓越工程师”“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等在内的四大培养计划。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增加学生在行业企业、新闻传媒和法律等实务部门学习实践的经历。推进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2017—2018年有11个项目入选教育部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参与学生2746人次。目前,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城市规划、软件工程、制药工程、新闻学等13个专业获四川省“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其中法学、动物科学等4个专业入选教育部门“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学校开办“卓越计划”实验班近50个,培养学生1346人,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得到有效提升。

    开展双语多语人才培养。发挥学校综合性大学多学科优势,加强交叉专业建设,着力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通过“语言+语言”“专业+语言”,学校设置了一系列复合型专业,培养“通领域”“懂语言”的少数民族优秀人才。通过“跨民族文化交流”“跨专业交叉实验教学”“跨年级朋辈分享”以及“跨地区社会实践”等方式培养基础厚、视野宽的复合型人才。为培养更多既能熟练运用民族语言文字又掌握民族学基本理论的合格人才,学校开设“民族学(藏学)零起点”专业,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国家对民汉兼通的藏学人才的需求。

    开展订单定向式人才培养。学校始终以民族地区紧缺人才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结合学校专业,开展订单定向式人才培养。学校与四川省甘孜州政府部门签署订单定向式人才培养协议,由甘孜州政府部门提供编制和就业岗位,学校与当地用人单位一起制定单独的培养方案开展动物科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等7个专业的订单定向培养,培养学生232名,为民族地区有针对性地培养紧缺人才作出了实际贡献。

    学校特色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发挥了强大的示范作用,带动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学校获110余项省部级及以上教育教学成果奖,被评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近年来,学生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596项,其中国际级62项、国家级别686项、省部级848项。3年来,学生发表学术论文637篇。

    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学校又通过教育思想大讨论,强化以本为本的思想导向,凸显以本为本的目标导向,落实以本为本的行动导向,抓住本科人才培养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从人事、科研、管理、服务等全方位切入,在互进式改革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推进“四个回归”,即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

2 深耕成长成才沃土 点亮出彩人生

    党的十九大召开后,一曲少数民族同学用民族语言演唱的歌曲《祖国,您好!》在西南民大唱响,表白祖国,献礼十九大,引发强烈共鸣……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真正让十九大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立德树人、擎旗铸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是学校一直以来秉持的育人根本。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学校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给学生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潜心培育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学校以“四有”“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的标准,结合“人才强校”战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让各族教师在岗位上精心教书,潜心育人,涌现了“全国师德标兵”“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等一大批优秀教师。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主渠道作用,积极推进思政课程改革。校党委书记、校长带头以“开学第一讲”“毕业最后一课”“毕业生党员再教育”等形式,为师生讲思政课。着力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推进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制定教学改革方案。举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选拔赛”,开设在线课程,试点思政课小班教学。持续开展“去基层上思政课”的教学实践活动。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发挥专业课教师作用,使专业课融入更多的“思政元素”,教育引导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着力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平台。健全制度机制,完善以学生、教师、教育管理者、教学辅助人员为主体的全员育人体系。推行领导干部、专业教师联系学生班级,党员教师联系学生宿舍,学生党员联系新生班级制。实施“思想导航、新生启航、分类护航、文化远航、优秀领航”工程全程育人。

    暑期组织教师深入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家访,关爱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成长,逐步形成家校联动、师生互动共育模式。

    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学校在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上,作出了一系列创新和探索,让刻板印象中枯燥说教的思政工作“活”起来、“火”起来:将党课搬上艺术舞台,让学员们在庄重热烈的仪式中感知生动而形象的党性教育;采用“3+N”,重点探索少数民族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模式;重视少数民族党员发展,建立“雨露工作室”,重点帮扶西藏、新疆籍少数民族同学。

    强化网络文化育人,加强新媒体建设管理,组建新媒体联盟,打造以“民小薇”“微学工”“青语民大”为主干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集群。学校官方新媒体“民小薇”不仅是发布学校重要资讯的信息平台,更成为了民大人传递人文情怀的精神家园。

    学校注重校园文化的涵养和传播,培育了融合开放的多民族特色校园文化。举办学校春季田径运动会、校园“银杏节”、社团文化节、科技文化节、国际文化节、寝室文化节、校友周、创新创业活动周等品牌特色校园文化活动,基本形成“一院一品”。

    通过课程建设、特色系列活动,传颂民族精神,让学生在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中筑“根”。

    举办“感党恩、跟党走”党校学员歌咏晚会,56个民族学子心向党原创楹联大赛等活动,传承红色基因,让学生在增强对革命文化的自信中补“钙”。

    多措并举,把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传播科学理论,让学生在增强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中树“魂”。

    校园文化成为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平台与强大“磁场”,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家园。

    学校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引领,探索以教改促进创新、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育人模式。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学校注重引导青年把智慧和创新成果运用到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上去,运用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

    珠扎团队研发的“藏语翻译官”项目,是一款基于藏汉双语交互的少数民族语言翻译服务平台,提供藏语志愿者服务,可在进入藏区后就近寻找藏语翻译。精准帮扶红原脱贫的创新团队,将其对牧草的科研创新项目应用到牧区,畜牧业经济效益提高30%以上,牧民人均增收1万余元以上。满族学生赵萌建立“光年少数民族影像工作室”,致力于运用现代影像技术和互联网传播手段,建立影像数据库交互平台,保护传承少数民族文化。

    创新创业在学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2017年,学校获“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经济学院金融学专业2015级学生、触摸视界项目创始人宋超,上榜福布斯2018年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单。数据显示,学校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关的创新创业项目超过各级各类学科竞赛项目总数的25%。

3 厚植民族团结之花 绽放出彩人生

    “明确一条底线,传递一份关爱,促进一种融合”,这是学校管理学院专职辅导员艾尔肯江·库尔班确定的西南民族大学“石榴籽”工作坊的工作理念,“当学生们大三大四能独立生活、完成学业并找到满意的工作时,我们特别有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