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力前行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8-10-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深刻回答了一系列方向性、全局性、根本性、战略性重大问题,是指导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献,为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学习贯彻大会精神,最重要的是把深入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更好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力推进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

    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旗帜鲜明地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与方向目标。四川是人口大省、教育大省,教育规模位居全国第五,有各级各类学校2.44万所,在校学生1870.4万人。教育改革发展越是向纵深推进,就越要在事关办学方向的问题上头脑清醒、立场坚定;遇到的挑战越是严峻、承担的任务越是繁重,就越要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我们将着力在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狠下功夫,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在学生中大力弘扬爱国奉献、追求真理、独立创新精神,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基本价值取向,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不动摇,促进教育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教育改革发展取得重大成就。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教育现代化客观进程与人民群众满意度主观感受的有机统一,只有进行时,永远在路上。我们将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加快发展学前教育,有效缓解幼儿“入园难”;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过重、“择校热”“大班额”等问题;实施高中阶段办学条件提升攻坚工程,加快推进高考综合改革;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办学,推进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改革;规范校外教育培训机构,改善家庭教育,营造健康的教育生态,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育人的强大合力。

    始终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新形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对教育与学习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四川教育可以说是全国教育的缩影,既面临全国的共性问题,也有自身的个性问题。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深刻指出,四川既有可同东部地区相比肩的成都平原地区教育,又有发展相对滞后的盆周贫困山区和川西高原少数民族聚居区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十分突出。尤其是地处四川西南部的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也是全国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地区之一。凉山是全国和全省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而教育扶贫又是坚中之坚。我们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托,把教育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进一步加强失依儿童教育、控辍保学、硬件设施改善、教师编制保障等工作,精准施策综合帮扶凉山州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同时,继续实施好民族地区“一村一幼”、“9+3”免费职业教育计划、15年免费教育等重大民生工程,加快补齐教育短板,改善基本办学条件,建强乡村教师队伍,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始终坚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积极投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四川现有高校119所,高校重要科技成果占全省70%,转化成果实现年产值1300亿元左右,科研及成果转化主要指标均居全国前列;中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多年保持在96%和86%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共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要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开放新格局,重点发展5个万亿级支柱产业和数字经济,构建“5+1”现代产业体系,对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将聚力聚焦高质量发展,调整优化教育区域布局、学科结构、专业设置,建立健全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坚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大力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持续增强人才供给能力;分层分类推进“双一流”建设,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进一步提升教育服务发展的能力和贡献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