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历史提供一份文学生活记录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8-10-1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十月》应国运而生,恪守天职,精心办刊,汇聚名家,不薄新人。为时代和人民立言,无论四季,总有丰美收获。”这是中国作家协会主席、著名作家铁凝为《十月》杂志创刊四十周年题写的贺词。

    在日前举办的“《十月》创刊四十周年座谈会”上,王蒙、李敬泽、谢冕、李存葆、梁晓声、舒婷、周大新、叶广芩、刘庆邦、欧阳江河等作家云集,共同回顾这本文学期刊走过的四十年。

    1978年,文学圈正是满目疮痍,一派萧瑟景象,人们面对的是一片精神废墟,此时,在北京市崇文区东兴隆街一栋旧式木楼里,一本名为《十月》的大型文学期刊悄然面世。

    创刊号刊发的作品散发出强烈的时代信号。茅盾、臧克家、杨沫等文坛大家以文学宣示,刘心武的中篇小说《爱情的位置》和“学习与借鉴”栏目中久违的中外经典文学作品,无不昭示着中国当代文学划时代的告别与开启。可以说,《十月》选择一个特定的历史节点华丽登场,可谓开风气之先。

    占得先机的《十月》迅速攀上了中国新时期文学的制高点。《小镇上的将军》《蝴蝶》《相见时难》《高山下的花环》《黑骏马》《北方的河》《没有纽扣的红衬衫》《绿化树》《腊月·正月》《花园街五号》《沉重的翅膀》《天堂蒜薹之歌》《雪城》等一系列大家耳熟能详的名篇相继推出,不断引发读者的阅读热潮。

    诗人欧阳江河回忆了在《十月》发表诗歌的经历,动情地讲述了《十月》早期诗歌编辑骆一禾的感人故事。他说:“《十月》作为中国文学生态的一部分、历史记忆的一部分,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写下了不可替代的一笔。我一直认为有《十月》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和没有《十月》的当代文学史是不一样的,这不是一般的塑造和记录,而是真正的具有历史感、现实感,具有鲜活的生命。”

    曾任《十月》主编的北京出版集团总经理、十月文学院院长曲仲在发言中谈道,《十月》发展到今天,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文学期刊,还承载着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重要位置。《十月》杂志这些年在文化“走出去”方面做了一些努力,如最早启动“十月作家居住地·布拉格”,联合俄罗斯《十月》期刊每年举办论坛等。

    著名文学评论家孟繁华对《十月》历史中的一些关键事件节点及重点作品进行了认真梳理和阐释。他认为,在中篇小说领域,能够与《十月》抗衡的刊物几乎没有。《十月》的中篇小说获得的全国性奖项(“鲁迅文学奖”和“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有19部之多。更重要的不是数量,而是这些作品的巨大影响力。如王蒙的《蝴蝶》,铁凝的《永远有多远》,邓友梅的《追赶队伍的女兵们》,刘绍棠的《蒲柳人家》等。新世纪以来,《十月》仍是中篇小说的主要阵地。2000年以来发表的中篇名篇刘庆邦的《神木》《卧底》,邓一光的《怀念一个没有去过的地方》,荆永鸣的《白水羊头葫芦丝》,叶广芩的《豆汁记》,方方的《断琴口》《涂自强的个人悲伤》,弋舟的《而黑夜已至》,石一枫的《世间已无陈金芳》等都是三十多年来我国中篇小说领域最重要的作品。(缇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