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话语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亟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进行话语转换,形成灵魂高尚、“配方”精良、“包装”时尚、情感真挚的工作话语,有效提升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质量和公信力。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是关系到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灵魂工程,对高校立德树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战略意义。当前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话语仍存在理念落后、内容脱节、形式单一、情感流失等问题,亟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进行话语转换,积极契合教书育人和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形成灵魂高尚、“配方”精良、“包装”时尚、情感真挚的工作话语,有效提升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质量和公信力,不断引导青年学生争做圆梦新一代。
坚持以生为本,恪守话语的灵魂理念
坚持以生为本就是要以服务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爱学生,满足学生需求、提升学生素质、增强学生能力、助推学生发展。在服务学生理念指导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需适应学生的成长环境和成长特点,不断创新话语理念,适时更新话语内容、话语方式和话语语境。要革除照搬文件、会议和讲话的言语话风,面向学生、贴近学生、融入学生,真正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和现实需要,形成沁人心脾的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话语,让学生由“他说”的感受转化成“我说”的体悟,在释放学生主体性中提升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成效。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话语之“魂”在于以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坚定的社会主义方向,为学生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没有灵魂的话语是苍白无力的,有“魂”才能立得住、看得清、说得透。秉持马克思主义的灵魂理念,发出来自灵魂深处的声音,才能触及学生灵魂使其感受到振聋发聩的话语,才能融入学生的精神世界获得广泛的认同。面对日趋复杂活跃的多元社会,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者要有清醒的头脑和高尚的灵魂,敢于发声、勇于亮剑、激浊扬清,在科学地批判错误思想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向上向善。
扎根教育实践,挖掘话语的根本内容
教育实践是“人类有意识地培养人的活动”。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者不能止于宣教知识,更要扎根实践成为塑造生命的“大先生”。一是要紧跟学生需求及时提炼、整理教育实践中的话语材料,充分关注不同类型学生群体的话语心声,最大限度地萃取能引起学生共鸣的话语材料,使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话语走入学生心坎。二是要将话语内容融入和走进教育实践,在教育实践中总结、发掘出新话语,不断丰富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话语“配方”。三是要在传道解惑的具体话语实践中进行话语沟通,辅以恰当的言行举止、仪容仪表等话语符号,不断提升话语内容的亲和力和可信度。
“教育即生活”,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话语内容只有植根于具体的生活实践,才能充满生机活力。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爱国为民的民族情怀、崇德向善的道德品格等,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话语的基本内容。这些宏大话语要落细落小于日常的教育实践,需挖掘社会实践生活中的话语资源,根据学生多样性的实践需求进行话语内容的具体创新。否则,与生活脱节的话语内容将会拉大与学生之间的话语差异,造成话语内容的失效。要识学情、接地气,顺应时代变化,及时更新话语的内容配置,才能不断拓展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话语内容的广度、深度。
深入学生生活,学习话语的趣味形式
“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甚者观蛟龙。”只有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学生,才能发掘埋藏在平淡实际、日常生活、普通学生之中的精彩话语形式。作为网络原住民的新一代,青年学生的面貌与个性特征都打上了互联网的烙印,个性化、碎片化的虚拟生活方式,使其呈现出去中心化、权威祛魅等思想特征。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者要放下身段向学生学习流行话语,真正深入体验学生的话语方式,弥合居高临下的距离感,才能引起话语共鸣、实现思想相通,使“硬道理”在学生话语场域中“软着陆”。
“内容为王,形式是金”,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要主动适应信息时代的话语形态,善于创新话语表达方式,融入话语交流的新范式,以适应差异化、分众化的传播需求。对传统的宏大叙事、学理话语和文本话语等形式,要将其进行具体化诠释和通俗化演绎,给话语内容进行时尚“包装”和趣味表达,利用融媒体平台进行图、文、音、影立体式的话语传播,提升宣传思想工作在青年学生中的吸引力、传播力和影响力。
增进育人情怀,营造话语的情感语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教师承载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教育的特殊性要求教育者必须具备强烈的育人情怀,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者肩负使命任务,更要虔敬以待,坚定理想,敬畏职业,努力追寻教育的精神品性和生命意义,以孕育人性为趣、以润育生命为乐、以育化学生为念,用情于立德树人、寄情于学生成长、育情于学生向善。只有怀着深厚的育人情怀,以真挚的情感关爱学生,获得学生的情感共鸣,才能滋润心灵。
列宁曾指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走出直白僵硬的“说教”话语场域,寓理于情、以情动之、以爱施之,用话语的温度滋润人心。积极创设良好的情感语境,充分结合高校的精神积淀、校园文化和精神场所等,以境育情,构建起和学生成长成才相适应的情感话语空间。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