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一流的道路上迅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8-10-1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2017年,广州日报数据和数字化研究院(GDI)发布《2017广州日报应用大学排行榜》,在公布的前887强应用型本科高校中,怀化学院位列第188名。

    校长宋克慧介绍:怀化学院的创一流要有差异化发展的智慧,专注建设区域性、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区域性就是要立足湖南及武陵山片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应用型就是要办应用型专业、建应用型学科、做应用型研究、育应用型人才;高水平就是要在人才培养、科技水平、服务能力、管理水平、专业学科等重点领域形成特色,形成核心竞争力。

    怀仁化物 立校之魂

    怀化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向警予、粟裕、滕代远的故乡,是红军长征转兵的地方,是抗日战争胜利“最后一战”的纪念地,是“世界杂交水稻”的发源地!强大的红色基因和独特的区域文化赋予怀化学院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力量。

    怀化学院致力于建设有灵魂的大学,铸就了“怀仁化物、立地仰天”的办学理念。在教师中一直倡导和践行“三个多想一想”:多想一想我们是怎样关爱自己孩子的?多想一想我们是怎样教育自己孩子的?多想一想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怎样的人?“视学生为子女”是怀化学院不朽的师魂!学校逐渐形成了“管理学生成长、服务学生成才、教育学生成人、引导学生成功”的“四成教育”模式。

    在西校区,“易图境美术馆”古朴凝重,是怀化学院人道德品格的形象代言。以健在的退休教师的名字来为教学场馆命名,在同类院校中实属罕见。中国画大师易图境老先生,将近200幅艺术精品无偿捐赠给学校。

    高尚的师魂激发了学生成长成才的潜能,诞生了无数个奇迹。2003级学生洪战辉,“带着妹妹上大学”释放出感动中国强大的正能量;2003级学生田志慧,创造了农民伯伯53岁上大学主修声乐,进而成为湘西土家族音乐、语言研究专家的神话;2011级学生康洪奎,“侏儒小伙”健康成长为IT精英;2006级学生周善祥、彭亮,“科技小子”顺利搭上了就职国防科技大学天河计算机中心的直通车;2017级学生陈荣明,“湘西轮椅女孩”顺利进入怀化学院圆了大学梦……

    中科院席南华院士写给母校的信中曾这样写道:“我的高等教育是从母校开始的。学生的勤奋、积极向上,老师的尽心传授至今难忘。偏僻很多时候未必是坏处。我学会了静心、执着与追求,不足也变成了进取的动力。”

    60年来,学校多次获评“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湖南省文明高等学校”“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服务地方 兴校之基

    怀化学院率先设立了地方服务与合作处,全校上下已形成“以服务求发展、以奉献求支持”的共识。

    学校坚持“应用型定位、特色化发展、差异化战略、跨学科融合”的学科建设方针,依托民族药用植物资源研究与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湖南省民族民间艺术研究中心等9个省级学科平台,整合力量,组建了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民族文化艺术、材料技术工程、光信息与智能控制工程、商贸物流研究、管理科学研究等6个协同创新中心,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服务与技术支撑。

    宋松泉,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他是怀化学院2016年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担任“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负责人。他整合力量,组建科研团队,从怀化独特的民族药用植物资源着手,打造全国中药材种子种苗研发基地,推动怀化医药健康产业的发展。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研发了“低温水融性薄膜材料”“可完全降解的薄膜与型材”“聚乙醇凝胶”等环保型新型材料,科技水平达国内领先,产品市场潜力巨大。

    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罗隆福受聘于怀化学院担任“光电信息与智能控制工程中心”负责人,他以企事业单位面临的实际问题为导向,确立了“生态农业智能温室大棚远程监测控制系统设计”“基于北斗和无线系统的楠竹林防火系统的研究”“面向武陵山片区楠竹高产量种植关键技术研究”“高山葡萄栽培环境监测与生长过程智能控制技术研究”等11项服务地方的课题。    

    学校坚持走“以应用为本,为地方服务;以问题为导向,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以平台建设为基础,实施跨学科发展战略”的科研发展之路。舒友博士“热塑性聚乙烯醇材料及其方法”等4项专利成果为湖南绿燊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使用;伍贤进教授“一种多穗柯发酵茶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得的多穗柯发酵茶”等4项专利技术入股湖南翱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赵子剑教授“一种脱漆剂及其制备与使用办法”专利转让给湖南寰宇木业有限公司使用。民族药用植物资源研究与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为溆浦君健中药材专业合作社提供中药材种植、加工、成分测试、新品种研发等技术支撑,走出了一条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新路。

    通过服务地方,学校取得了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以及人才培养“多赢”的喜人成果。

    开放办学 强校之路

    以开放的视野培养应用型人才。学校大力推进校企、校地深度融合、协同育人,实现了学校办学与区域经济发展对接、学科专业设置与区域主导产业对接、人才培养目标与区域行业需求对接、人才培养规格与工作岗位对接。学校先后与上海杰普软件公司、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等80多家企业签署合作办学协议,开办了“软件工程师班”“通讯工程大唐班”等15个校企合作教育班,校企共建了207个实践教育基地,校企、校地合作教育已覆盖所有专业。2017年12月14日,来自全国各地的150多家知名企业负责人齐聚怀化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论坛,探讨校企合作育人的新领域、新路径。

    以开放的视野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2018年9月19日,怀化学院2018年外国留学生开学典礼举行。怀化学院迎来了来自俄罗斯、老挝、泰国、乌兹别克斯坦、蒙古、孟加拉、巴基斯坦、尼泊尔等国家的23名留学生。

    近5年来,学校抢抓机遇,迅速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依托“湖南省‘一带一路’语言生奖学金”项目,以细致热忱的服务和特色优势学科吸引众多外国学生来校学习;学校先后与美国、德国、新西兰、澳大利亚、乌克兰、匈牙利、英国、西班牙、马来西亚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25所高校合作办学,以“3+1联合培养”“带薪实习”“文化交流”等项目的形式,为学生搭建了赴国外高校学习、考察、交流的平台。

    开放办学为怀化学院的创一流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文化创新 名校之实

    什么样的广场舞可以跳向世界?怀化学院体育学院编排的《龙舟飞歌》实现了这一目标。2017年11月27日,“舞动中国——广场舞联赛”总决赛在杭州举行,《龙舟飞歌》以遥遥领先的水平夺走主场参赛队伍志在必得的冠军。这个节目将代表中国应邀参加即将在美国举行的2018年世界排舞锦标赛。

    “一所地方本科院校,必须扎根于本土文化,继而用文化的力量反哺地方,这是怀化学院恒久的责任担当!”党委副书记吴波如是说。

    怀化地处大湘西,这里孕育和保存着独具特色、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植根于这片土地的怀化学院,一直以传承创新地域文化为己任,学校获批建立了“湖南省民间非物质文化研究基地”“湖南省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研究中心”“武陵山片区民间文化传承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湖南省民族文化翻译与传播基地”等4个省级学科平台,建有“五溪流域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实践中心”“易图境美术馆”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展览馆。

    怀化学院鼓励和引导广大教师将学术论文书写在苗乡侗寨。通道侗族自治县皇都侗民族文化村的体验式、互动性的节目,让游客沉醉和流连。这是怀化学院奉献给民族地区的一件“艺术精品”。

    以南方丝绸之路的商道文化和古代母系文化为背景,以古代马帮途经靖州岩脚侗寨的故事为叙事线索,怀化学院为靖州岩脚侗寨打造了一台大型原生态情景剧《丝路女儿国》。  

    2016年10月28日,为庆祝新晃侗族自治县成立60周年,怀化学院团队精心打造的大型文艺演出《盛世嘎玛》,轰动了整个侗乡。如今,“国际嘎玛节”成为新晃侗族自治县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成为新晃发展经济的平台和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

    2017年10月29日,怀化学院为沅陵县打造的首台大型实景剧《狃子花开》在借母溪千堂湾举行首场公演,凄美地再现了当地流传千年的“典妻文化”和“狃花”故事,创造了生态文化旅游与脱贫攻坚高度融合的典范。

    2017年以来,怀化学院参与了文化和旅游部门、教育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推出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开办了多期侗锦织造技艺和民间雕刻培训班。学校还在通道、新晃、芷江等少数民族村寨设立了多个教学点,并与文创企业达成合作协议,为带动一方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保护作出了突出贡献。

    立足于本土的一次又一次文化创新,彰显出怀化学院这所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特色与办学实力。

    (周文 张斌 卢宗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