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大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区启动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8-10-2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邯郸10月21日讯(记者柯进 高靓 董鲁皖龙)一个45年前地上几乎寸草不生、“连饥饿的老鼠路过都会流着泪离开”的盐碱重灾区,如今竟然按下了农业绿色发展的“快进键”。

    用45年时间,帮助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成功治理盐碱地、推动农业综合开发后,中国农业大学今天宣布其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区“落户”曲周。这标志着继中国农大1973年应周恩来总理指示进驻盐碱严重的曲周开展科学治理盐碱地和上世纪90年代初推动农业高产高效综合开发利用后,曲周农业发展将迎来第三次“起跳”。

    农业绿色发展理论体系不完备、关键技术亟待突破、以县域为基础的区域绿色发展科技支撑和政策保障机制探索不足,是当前制约我国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和农业绿色发展的主要瓶颈问题。按照规划,中国农大依托新成立的示范区,将联合全国科研院所开展协同创新,凝聚全球专家智慧,通过建设交叉创新平台,开展联合攻关和人才培养,探索县域农业绿色发展模式和中国农业绿色发展之路,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打造“样板间”。

    “春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只听耧声响,不见粮归仓。”地处旱涝盐碱多发的曲周,土地有着2000年盐碱史。从1949年到1973年,曲周县除了4个年头风调雨顺,粮食亩产达到100公斤,其余20年平均亩产75公斤左右。新中国成立近30年里,曲周县粮食单产仅增加0.5公斤,全县群众吃国家返销粮7000多万公斤,花国家救济款3000万元。

    “没有国家的重视和中国农大几代人的努力,曲周的地恐怕现在还是咸的!”这是80岁的曲周县王庄村老支书王怀义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从1973年中国农大以石元春、辛德惠两位院士为首的教师团队进入曲周治碱,到上世纪90年代初盐碱地治理取得成效后,以辛德惠院士、张福锁院士等为首的团队不断探索农业高产高效,将粮食亩产由1987年的500公斤提高到今天的1300多公斤,曾经吃不饱饭的盐碱窝子村,如今变成了葡萄村、苹果特色村,而且大多数农民有了家庭小汽车。”曾多年分管农业、科技、校县合作工作的曲周县原政协主席胡耀东说,“中国农大和曲周45年的校县合作实践,回答了当今中国的一个现实问题——大学如何扎根中国大地,办成国家需要、产业需要和人民需要的大学。”

上一篇:西湖大学“新”在哪儿?     下一篇:每日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