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高新区:“百花园”里,学校自由生长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8-10-2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要“以转变政府职能和简政放权为重点,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公共教育服务水平。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

    最近几年,全国各地在构建现代教育治理体系、推动学校依法自主办学方面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和做法。但随着自主办学改革逐渐推进到深水区,教育行政部门为学校自主发展做什么?如何才能调动发挥学校积极性和创造性,保证学校依法自主发展,而非任性自由发展?如何才能做到既简政放权又管理服务不缺位,使学校自主办学活力得到充分释放?成为摆在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面前新的重要课题。

    主动给学校“松绑”

    山东潍坊高新区在推进现代教育治理过程中,不断探索学校高精准服务机制,既保障了全区中小学依法自主办学,又充分释放了学校自主发展的动力和巨大潜力,推动了全区教育从优质均衡向高位优质均衡发展。

    推动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简政放权是第一步。但如果缺少相应的配套制约措施,就会出现一放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一死再放的怪圈。最近几年,我们通过加快学校“四会一章程”建设,畅通社会监督渠道,成功打破了这一闭环。

    实践中,我们组织实施了“学校章程建设计划”,引入专家学者、法律人士、教师代表、政府代表等参与学校章程的制定、审核,保证章程在依法治校中的基础作用,以章程为根本,推进已有规章制度的立、改、废工作,为学校重新思考办学方向、重新文化定位提供新机会。

    建立和完善了办学理事会、校务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家长委员会,深化“去行政化”,推动学校自主、家长参与、社区监督、扁平化管理,有效地监督校长行使权力,全区逐步建立起现代学校治理体系。

    设立教育惠民服务中心、开通教育惠民服务热线、开通教育公众号、搭建网络投诉平台,畅通社会监督渠道,全天候受理、化解群众的投诉、举报,做到有报必查、查实必究,对家长意见集中、满意度不高的校长进行约谈,推动校长在思想和行动上从单一的“对上负责”,转向对群众负责、对学生负责。

    行政部门不做“甩手掌柜”

    学校依法自主发展,并不是要教育行政部门做甩手掌柜,而是对教育行政部门提出了更高的服务要求。最近几年,我们坚持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学校需要什么服务,就提供什么服务,学校能自己办好的事,教育局坚决不做,教育局要做的就是帮助学校解决做不了做不好的事。

    我们首先做好政府该做的事情。近几年高新区先后投资10.9亿元,建设5所新校、提升7所老校,新增班额8800个;制定《关于引进高层次教育人才(团队)的实施意见》《高新区编外教师引进与管理办法》,全区教师队伍连续3年保持10%的更新替代率;建立全区学校教师数据资源库,完善教师动态调整机制,实现了教师资源的精准调配;设立100万元的名校长(园长)奖励基金、500万元的教师绩效奖励资金、80万元的教师发展基金和50万元的课题经费,让教师专业发展有了充足动力;推进“县管校聘”改革,教师真正成为“系统人”,优教优酬,竞聘上岗,教师队伍动力得到充分释放。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以问题解决为导向,建立季度征求中小学、幼儿园意见建议制度,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强化落实部门责任,发挥专业优势。校舍维修、水电改造、大型教育设备购置等由学校提出申请后,即可按需配置,实现硬件资源的“按需供给”。

    校长作为学校自主发展的第一责任人,如何让校长接好权、用好权,需要校长在思想观念、知识背景等方面有一个持续的变革与提升。因为只有外部变革与内在变革高度统一,才能实现改革活力的深度释放。

    基于这样一个思考,我们一直把为校长办学提供智力支持作为一项重点工作,通过面向国内师范高校、科研院所、名家名校长建立教育发展“智库”,面向高校、科研院所和社会机构分级分类建立专家资源库,建立常态化学习交流制度,为校长的办学思想提供高端资源影响和帮助,让校长在思想观念上始终与教育改革发展的最新动态、最新成果保持“零距离”,不断为学校自主发展提供新动能。

    “红线+底线+高线”评价

    推行相对灵活的三线评价机制,最大限度地为学校自主发展松绑去缚,释放了学校自主发展活力。建立正确的评价导向,能够及时纠正学校自主发展过程中的偏差,引领学校向健康轨道发展。

    最近几年,我们高新区为有效杜绝因指标体系“一刀切”,导致不利于学校多元化、差异化发展和难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弊端,探索实施了“红线+底线+高线”的三线评价机制。

    坚持红线不能踩。把学校安全、违规办学、有偿家教等项目列入学校自主发展红线清单,凡是因这些项目发生重大问题的,对学校综合评价一票否决,并对校长严肃问责。

    坚持底线不能降。教育质量坚持底线管理,不能降低只能提升,学生负担只能下降并控制在“较轻”区间,形成倒“U”字形发展态势。

    实施过程中,尊重学校在办学起点、生源、师资、硬件设施、办学环境、校长的办学思想等方面的实际差异,发展性督导评价、多把尺子量学校,对基础规范性项目分别设置不同底线,重点评价各学校目标完成情况,实现一校一评价,使不同层次的学校都能得到自主发展。

    坚持高线无上限。设立“学校自主发展”项目,全区每所学校都根据自身实际从校园环境文化、德育品牌、传统文化、创新教育、信息技术应用5个项目中自主选择两个项目组织实施。教育局统筹协调,聘请第三方专家团队进行专业引领,变基于标准的单一的结果性评估为发展式、教练式评估,进一步激发了学校自主发展活力。

    总之,高精准教育服务机制的构建,切实保障了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催生出了巨大效益,政府实现了由管制型向服务型的转变,基层创新实现了多点驱动,教师个体在教育改革中的主体功能得到了有效凸显,学校资源供给从“由上到下”的卖方市场,向“供需结合、量身定制”的买方市场转变,全区教育从条件均衡走向了内涵均衡。

    (作者为山东潍坊高新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