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亟待启动深耕模式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8-10-2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王珏 绘

    “我们以深耕的定力和勇气,探索新家庭教育实验的深度融合,以实际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推进新家庭教育实验的落地生根”“希望更多的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能主动加入进来,更加主动、更加自觉地承担起指导、服务、推进家庭教育的责任”……10月13日,在2018全国家校合作经验交流会上,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的千余名嘉宾齐聚扬州市邗江区,共同交流如何“深耕”家庭教育

    未来的方向在“合育”

    家庭教育之路应该怎么走,未来在哪里?这是交流会上最热的话题。针对家长需求旺盛而乱象丛生、市场参与踊跃而泥沙俱下、专家众说纷纭而操作性差的现状,与会者围绕家庭教育这个常说常新的重要话题,展示不同的实践与探索,对家校合作的认识愈加深入。

    江苏省政协副主席、国家督学胡金波将家校合作提升到“最完美的教育”的高度,认为“既没有脱离家庭教育的纯粹学校教育,也没有脱离学校教育的纯粹家庭教育”。

    家校合作是不是未来开展家庭教育的方向,以及未来教育的方向?江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吴重涵分析说,从历史趋势看教育发展的脉络,古代是直接委托家庭教育儿童,近代是国家直接通过现代学校来教育儿童。随着《科尔曼报告》的推出,人们渐渐发现家庭教育的作用至少不比学校差。“未来,家校合作是一个有着巨大前景的教育改革领域,一定意义上讲,谁抢占了这个制高点,谁就获得了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先机。”

    从2000年开始的新教育实验,着力推广以“家校合作共育”为基本特点的新家庭教育。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指出:“家校合作共育是人类社会和现代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要求和必然产物,是我国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教育改革的重要主题。”

    朱永新认为,当下传统的学校制度正面临深刻的变革,学校作为现存单一化、封闭式的教育机构,将被未来学习中心逐渐替代。未来,家庭、学校、社区携手前行的家校合作共育机制,将共同形成教育的磁场;教师、学生、父母以及所在社区相关人员共同成长,将成为未来学习中心的常态。“家校合作共育作为一种打开校门、融合力量、共同推进教育发展的举措,是新教育实验的底色之一”。

    未来教育必然是多中心的,家校合作共育在其中担当着关键角色,是家庭教育深耕的必然方向,代表们对此达成了深度共识。不少学校将原来的“家长委员会”改为“家校合作委员会”,或成立“新父母俱乐部”。

    “教育部门理应义不容辞地挺起脊梁、扛起责任、担起大任。”邗江区教育局局长何云峰表示,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发挥关键作用,唤醒家庭,让家庭教育回归本源、履行本位。

    创新的关键在“儿童”

    家庭教育的主体是谁?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延安分校校长、山西省“三八”红旗手王红霞提出要“三主体育人”,家长、教师、学生都是教育的主体。“对于一个学校而言,学生就是最好的资源。”王红霞说,打造家校学习共同体,不能将家长和儿童作为教育的对象,而应该作为教育的主体,将学校打造成一个多维度的生态教育社区,为孩子提供多元的教育大餐。

    美国总统奖获得者、著名社会学研究学者科萨罗认为:“儿童视角是将儿童作为积极的、创造性的社会行动者。”与会不少专家都对儿童视角倾注了关切,认为童年是一种社会的结构性存在,不可忽视,并且成人封闭的学校和家庭视角是有赖于儿童的,家校合作的使命之一就是重新发现和探索儿童的世界,创造出适合儿童成长的教育生活。

    原扬州市副市长王玉新提出,在今后家校合作的深耕中,要注意发现孩子的个性和兴趣,要倍加保护,这是家长与社会的共同责任。“早期教育有三句话:爱心的培养、习惯的养成、天赋的发现。对儿童个性的不尊重,就是对兴趣爱好的不尊重,对国家未来的不尊重。”

    在儿童文学作家、新家庭教育研究会会长童喜喜看来,“新父母孕育新世界”,父母是家庭教育有效的关键,但儿童却是创新的关键。她提出“儿童不是简单的受教育对象,多听一听儿童的需求,不仅仅让结果更加有效,也会让家校合作更为成功、更富有创意”。

    童喜喜一直提倡儿童精神、儿童立场,她坚定地认为,多方共育特别要注重的一点就是站在儿童立场、尊重儿童权利。“儿童精神,是一种极其细微,却又极其长久、极其精妙的精神力量。只有尊重了教育规律,尊重了儿童精神,我们的家庭教育才是完整的教育。”

    价值的载体在“课程”

    很长一段时间内,家庭作业不断成为舆论争论的焦点。与会不少专家提出该叫停给家长布置作业了,深耕家庭教育,必须把科学的价值理念落实到家校之间的每个细节。

    “家长舆论或教育满意度不但取决于教育获得,更取决于学校对家长的真诚性和正当性,取决于家长参与产生的社会认同。”吴重涵分析说,参与和体验学校教育,是让家长从感情上认同和支持学校的有效途径,“家长以什么样的方式参与学校教育,背后其实是有一定的价值理念的。”

    家长如何参与,细节如何落地?朱永新提出建设“新父母课堂”——可与学科融合,有不同学科兴趣特长的父母可以成为老师的助教;可以与阅读结合,提供“故事爸爸”“故事妈妈”开展阅读活动的载体。“这样的新父母课堂为父母展现自己的才华搭建了一个舞台,也为学校丰富特色课程资源提供了多样化途径。”

    深耕是以“深描”为基础的。很多地区和学校最现实、最落地的是“耕耘课程”。“课程可以深度挖掘每个家庭的教育优势,激活每个家庭的教育自信。”昆山市教育局副局长苏培兰告诉记者,该区不少学校的孩子都在苦苦思考如何让家长接受家庭教育指导,家长普遍能主动积极参与儿童成长与学校建设,其中的秘诀就是“一家一课程”的特色家庭好习惯课程。

    她举例说,昆山新镇中心小学将家长置于合作与课程的主体地位,及时转变家长观、学习观与合作观,迄今已开发出各类家庭好习惯课程200多种,成功实践了“从‘千家’中汲取教育智慧,再从‘千家来’到‘千家去’”的价值辐射与引领落地。

    “‘深耕’家校合作,就要‘细作’课程开发。”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鹿永建总结说,社会关注度越高,越要以“深耕”的心态对待家庭教育,在家校合作的具体操作上必须三方协力:在最基础的范畴,对规则、章程进行修订,对重要事务进行讨论分析达成共识,然后再重新制订日常的家校合作方案。“面向未来,要保持深耕的耐心,忍受深耕的寂寞,时时回到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