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教育 “智造”未来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8-11-0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为实现教师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的智能化变革,江北区教师进修学院成立了未来教育研修中心,探索教师培训的新方向。

    “目前,我们关于教师培训开发出了菜单式管理。教师培训前,我们会提前在老师中进行调研制作课程菜单,然后在菜单中进行课程选择,选项都是老师需要提高的课程内容。”据介绍,为了使培训效果最大化,学院还会给来参加培训的教师布置作业,跟踪教师的培训情况。

    在进行教师培训时,学院提出“所学变所教”的新思路,智能教育为什么难,就是因为教师在教学中缺乏用户思维,不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为此,江北区教师进修学院要求参加培训的教师以学生的状态进行学习,要给学生上的课由教师自己先来体验,亲身了解现在的学习方法,如此,才能真正地将其所学变所教。

    “建立健全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机制,促进教师教学方式有效改变”是重点项目,从未来教育研修中心了解到,中心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研修,推进教师数字化学习和教育大数据应用的实践研究,并且开发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优化学科教学、转变学习方式”能力的课程及实践活动,进一步提升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保证教育教学的创新。

    “长袖善舞”:镌刻江北教育“金字名片”

    在江北区,未来学校建设似一粒种子,扎根、破土、成长。这正应了那句话:“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如今,基于智能技术的未来课堂个性化教与学实践研究在20所学校全面启动,直接服务学生达3万余人;智慧教室建设从2016年的1所学校、6间教室的项目试点发展成为如今的6所学校、40余间教室,3所学校入选重庆市智慧校园试点项目,1所学校入选国家教育部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智慧教育试点项目。

    在第四届中国未来学校大会中,该区3所学校获得殊荣,第十八中学和徐悲鸿中学入选“未来学校创新联盟领航学校”,新村实验小学入选“未来学校创新联盟实验学校”。

    根据国家人工智能战略提出的“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的部署,江北区与IME 3D联合成立了3D编程教育课程研发中心(重庆),在10所中小学率先开始设3D编程教育课程。

    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数字资源专委会副主任、博士生导师梁锡卿教授团队负责推进的“未来课堂个性化教与学”项目,把信息技术应用从“PPT播放”向“资源生成”转变,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前、课中、课后等环节的深度融合。

    “未来学校”的建设不仅让学生受益,更让一线教师受益。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线上+线下”的混合式学习全面完成,参训率、合格率达到全部。

    在2017年国家教育部门主办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江北区晒课率达到全部,入选市级“优课”数量名列重庆市之首,入选部级“优课”数量名列重庆第二。

    近年来,江北区教师、学生在各项信息技术类比赛上捷报频传。2017年成立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地方组委会,搭建教师、学生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研究成果展示、交流平台。2018年首次举办了电脑制作、NOC活动江北区选拔赛,并且承办了电脑制作、NOC活动重庆赛区选拔赛和“未来课堂”名师优课展评活动全国决赛,获得全国特等奖、一等奖30余人次,重庆市特等奖、一等奖100余人次,重庆市级优秀组织奖3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恩欧希教育信息化发明创新奖”6人次。

    “未来几年,我们将结合江北智能教育发展的实际和需求,启动全区未来教育、未来学校、未来课堂相关领域的课题研究,提炼和物化实践成果,逐步形成未来学校建设的江北经验。进一步推进智慧校园及区域性智能教育平台建设,最终实现区域贯通、校际联通、家校互通,以智能教育建设助推教育优质均衡和教育现代化,打造江北教育‘金字名片’。”江北区教育部门领导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