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砥砺磨一剑 三步跨越扬九州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8-11-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春华秋实,薪火相继。2018年,绍兴技师学院(筹)、绍兴市职业教育中心已走过了60年的风雨历程。蓦然回首,60年来,几经变迁,几历分合,几易校名,几代职技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当时钟拨回到2009年,这是绍兴技师学院(筹)、绍兴市职业教育中心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一年学校开启了快速发展的黄金十年,从越州大地开始走向全国。

    时空变幻,斗转星移。十年来,伴随着我国职业教育前进的鼓点,绍兴技师学院(筹)、绍兴市职业教育中心紧跟着时代发展的步伐,高举着改革示范的旗帜,实现了“三步走”的跨越式发展,即“改革示范期、转型升级期、创品扬名期”,一路踏歌而来,谱写出了一曲职业教育激昂奋进的动人华章。

    深“改革”,创“示范”——于无声处听惊雷

    改革是构建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的原动力,也是促进学校发展的推力。2010年,国家吹响了职教改革的号角,全国276所中等职业学校入选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融入到了职教改革的大潮。绍兴技师学院(筹)、绍兴市职业教育中心作为其中一员,率先确立了“以德治校、技能强校、科研兴校、品牌立校”的办学理念,不断打造“升级版”职业教育体系,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全市领航、全省一流、全国示范”的知名职校。

    2010年,到校主持工作仅一年的钱金星校长,以坚定不移的态度明确了学校发展的重点与方向:秉承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并将“人”的培养与发展放在首要位置,对学校的价值取向、精神内涵、教育理念进行重新定位、提炼和升华,将大禹“坚韧、拼搏”的精神融入其中,以“身正技高”为校风,以“励志、精业、务实、创新”为校训,形成了学校精神核心内容并日趋稳固。

    2011年至2013年是学校如火如荼进行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的时期,也是学校再度振翅高飞的时期。在此期间,学校坚持“核心专业建设必须融入社会,与行业企业无缝对接,与区域经济无界融合”的原则,提出了“无界化”发展思路,瞄准专业发展方向,深度开展校企合作。即专业与产业、“双创”与实际投产、地区平衡、服务与需求之间的“无界”,实现学校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具体而言,学校深入企业生产一线,进行岗位人才需求、生产技术特点、行业发展趋势的调研,各专业重新制定了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任务引领式“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创办了无界化创业创新教学园,通过与专业接轨、与行业接轨,创设模拟乃至真实的环境来开展创业创新教育,实现了工作室的专业全覆盖。学校开设了“新疆班”,不仅将新疆地区的学生接到绍兴学习,还将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辐射到新疆当地。

    与此同时,学校于2011年牵头组建了绍兴市旅游职业教育集团,于2013年策划成立了绍兴市机械电子职教集团,一跃成为浙江省“一个中职学校牵头两个职教集团”的先行者。此外学校还建立了校企联合研发服务中心,在探索产教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同时,积极寻求新的校企合作伙伴,进一步拓展校企合作的广度与深度。学校与150多家企业建立起了深度的校企合作关系,企业成为学校的专家库,学校也成为企业的智囊团。双方实现了共同发展,互利共赢。

    迎“转型”,终“蝶变”——宝剑锋从磨砺出

    “十三五”期间,党中央提出了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我国面临着实现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产业链条向高端化发展,提高产业的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的使命。绍兴市实施了《绍兴市城市发展战略纲要》和“重构绍兴产业、重建绍兴水城”战略,急需高技能人才为绍兴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保障。站在新的历史机遇点上,钱金星校长审时度势,果断提出了新的方向与道路:筹建技师学院。2016年4月,浙江省政府部门同意绍兴市职业教育中心筹建绍兴技师学院。从中等职业学校升级为技师学院,这意味着学校已完美升级为高技能人才、精英人才的“孵化地”。

    创办技师学院,体现了人才观念的转变、人才培养模式的转换,也补齐了人才教育培养整个链条中不应或缺的一环。绍兴技师学院(筹)、绍兴市职业教育中心站在后示范校建设的起点,顺应社会外部条件的需求,突破自身限制,在深化已有办学理念与目标的基础上,以全新面貌开启了新的五年发展之路。

    精准定位,培养“身正技高”的高技能人才。绍兴的职业教育就应该姓“绍兴”,绍兴智造人才要凸显绍兴基因。2013年至2015年间,学校围绕绍兴八大重点产业,不断调整专业结构与布局,确定“1核(职业技能)2高(高素质、高技能)4方向(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学历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全面实施“五双六定”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全力打造技能核心、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精准的育人定位让学校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成果频出,近十年来,学校各专业取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21金、14银、5铜的优异成绩。

    特色鲜明,开放共育双创的“适需人才”。学校创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使校企合作不仅接地气而且含金量极高。创设了兔兔动漫、海德数码等校内教学工厂,引进国内高水平的设备,营造了“入校即入职, 入校即入厂”的职业氛围。与大量合作企业组建“订单班”“冠名班”,实施“双证制”,以校企携手的“高级定制”,让学生出校即出师,实现素养技能的双提高。2013年,学校师生在省创新创业大赛中共获得一等奖3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8个,其中4项发明还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014年学校被列入首批创新创业示范学校,被评为全省首个创新实验室和创业实验室、浙江省产学研基地。在2015年的实习推荐会中,有近2000家企业“上门设摊”,学校层出不穷的优秀毕业生已然成为绍兴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支撑。

    回归本质,培养学生成为有温度、有情怀的“智造人才”。立德树人是根本任务,学生品德与素养是育人本质。基于此,学校丰富了原有的德育体系,在“四自”教育、生命教育和礼仪教育的基础上新增了感恩教育、综合职业能力教育,进而形成了富有实效的德育管理模式——“五育联动”育人机制,促使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全面而个性化发展。期间学校多次获得绍兴市属家长满意学校、绍兴市属德育先进集体称号,在市属高中学校满意度调查中有五年获得冠军,被浙江省教育部门确定为全省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实验基地。

    建“品牌”,扬“名气”——天下谁人不识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绍兴技师学院(筹)、绍兴市职业教育中心立足于助力绍兴市产业经济转型升级,凭借厚实的办学基础与先进的办学理念,于2017年成功立项浙江省首批名校建设单位,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借此学校立足于职业教育本质,融入当地区域气质与韵味,构建并实施“1236”战略,致力于打造一所集“职教味”与“绍兴韵”为一体的现代名校。

    绍兴是一座拥有2500年城址不变的古城,是一个被称之为“东方威尼斯”的江南水乡,一柄青铜剑、一幅《兰亭序》、一杯韵味悠长的黄酒、一出温婉缠绵的越剧……交织了绍兴洋溢的文化温馨、厚重的历史、雅致的情怀韵味。文以载道,以文化人。学校是文化的缔造者、传播者,文化是学校的灵魂。钱金星作为一名学者型校长,深谋远虑,提出了“文化管理”思想,在经营文化中管理学校、发展人,融入“绍兴气质”,从而提高学校的办学品质、凸显特色优势。

    学校深度挖掘大禹文化和工匠精神,作为学生培养的精神轴,抓住了“职业精神和职业技能”两个核心,培养学生专业岗位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团队沟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等四类关键能力。同时依据“身正技高”的校风精神,提出了“匠文化”主题教学,以“一技一世界·一品一人生”为主题开展系列教学活动,围绕学校品牌创建、系部专业品牌创建和师生品牌创建等“三层品牌”创建,突出塑造高尚的人品、铸造高端的产品、筑造高品人生等“三品”技能人才培养,打通了“高级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创业创新人才和中高学历人才”等四个维度的技能人才通道。

    与此同时,学校在“禹道匠心”文化的引领下,基于绍兴产业经济发展和学校内涵式、品牌化发展的需求,为讲好名校故事提出了“138”战略规划,进行整体谋篇布局。所谓“138”战略是指坚持一条道路(“以质量为核心,以品质创优势”)、推进三大创新(开展混合所有制办学、加强国际化合作办学、打造品牌教师团队)、实施八大工程(推进选择性课程改革工程、扩大现代学徒制试点工程、完善“五育”德育育人工程、建立现代学校治理体系工程、提升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工程、优化“无界化”创新创业教学园工程、完善学校信息化建设工程、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工程),办好契合中职教育发展趋势和时代新特征的职业教育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过去的十年,学校完成了从改革示范到转型蝶变,再到建名校创品牌的纵向跨越。如今借着异地新建校区的东风,又一个十年的锦绣画卷也将徐徐展开…… (张跃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