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行进中的课堂革命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8-11-2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与世界对话。视觉中国 供图

    培养学生对各国文化的敏感,潜移默化地形成跨文化素养。我们的国际理解教育如何在世界经验本土化进程中走得更加科学、更加坚定、更加长远?

    “每个同学依次从盘子中选出一颗自己最喜欢的珠子,将它穿在这根线上,然后传给下一个同学。”老师瑞贝卡递给同学们一盘形状各异的彩珠和一根丝线。5分钟后,一条五颜六色的“项链”回传到了老师的手中。

    彩珠虽小,但对于选择它的人来说有特殊的意义;彩珠各异,穿在一起才能变成一条独特的项链。若将此放大至我们的世界,不同国家、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人们,也有同样的意义。

    这个小游戏,开启了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学校的一堂国际理解课。瑞贝卡的教学目标是,让同学们懂得理解和包容,认识到学会接受和包容每个人的异同是人生中的重要一课。

    认知世界——螺旋式上升的探索

    国际理解教育为学生们在课堂中打开一扇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大门,通过了解各国的生活习惯、社会现象、文化传统与行为规则,培养他们对各国文化的敏感,潜移默化地形成跨文化素养。

    那么,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素养?因为“在复杂、多元、快速变化的全球化时代,跨文化素养教育渐成共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2018年增加了全球胜任力素养测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各个国家也在探索国际理解课程”。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助理李军详细分析了当前国际理解教育的发展形式。

    跨文化素养概念,最早于1992年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3届国际教育大会上提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中的跨文化素养目标是,减少一切形式的排斥,促进融合和学业成就,促进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促进对他人文化的了解,促进国际理解。

    “美国的跨文化素养教育可以追溯到1954年的布朗法案。1988年,美国国际教育交流协会发布了《为全球胜任力而教》报告,其中专门谈到了跨文化素养的必要性。”根据多年国际教育研究,李军梳理了各国国际理解教育的政策背景。例如,2012年,美国联邦教育部发布《国际教育、国际参与与全球成功》报告,专门谈到全球胜任力的话题。1996年,德国州文化部长常务会议制定了学校跨文化教育的教学原则、教学内容等,并逐渐成为了国际共识。1992年与1996年,俄罗斯通过《俄罗斯联邦教育法》及后期的修订版,对俄罗斯民族文化和地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和依据,1994年出台的《俄罗斯国家教育论纲》则把促进多民族文化发展写入国策。

    由此看来,越是走在经济全球化前列的国家,越早察觉并关注人才培养中的跨文化素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教授、国际理解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姜英敏,将当前世界上呈现的国际理解教育概括出四大脉络——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行的、以世界和平作为原则的国际理解教育;各个国家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主旨的国际理解教育;各个国家和民间机构推出为经济全球化作准备的国际理解教育;以解决全球性问题为目标的国际理解教育

    因此,对于我国来说,跨文化素养课程或国际理解课程的实践中,关于跨文化素养、全球意识、外语能力的培养都可纳入其中。

    “这么复杂的背景,都集中于国际理解教育这个大框架下,就导致了目前我国国际理解探索中的困惑与难题。”姜英敏说。各国也在国际理解教育教学中探索了适合本土的教育体系和教育模式。例如,丹麦的小学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17个目标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日本有4个民间机构推行国际理解教育,但具体目标和教育内容各不相同。

    那么,我们的国际理解教育如何才能在世界经验本土化的进程中走得更加科学、更加坚定、更加长远?姜英敏在多年国际理解教学实践中发现,“首先是要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达成什么目标,如何凸显中国特色,在国际社会中的定位是什么,等等。这是我们本土理论需要思考的问题。”

    本土实践——走向世界的起点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力的国际化人才。我国的国际理解教育日显重要,理论探索与课堂实践并驾齐驱,并在北京、上海、青岛、深圳等地的学校百花齐放。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国际理解教育项目启动于2015年,并在2017年成为北京明远教育书院的第一个国际理解教育课程试验区。如今,经过国际理解教育的学者、专家反复听课、磨课、指导,一批“种子教师”撒播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各个学校。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小学教师王寒,通过不同国家的垃圾分类方式,让学生们多角度认识各个国家垃圾分类背后的文化多样性和差异性;国际学校教师杨茗,在课堂上展示和分析不同国家打招呼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各国文化;第一中学教师胡娟,则通过介绍当前全球食品浪费的严峻形势,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避免浪费、减少污染,保护地球。

    在北京明远教育书院的指导下,天津开发区中小学国际理解课程指南于今年5月发布,从核心素养入手,依据人与自我、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等不同领域的关系,为国际理解课程提供具体指导。

    从课堂实践中,国际理解课程的轮廓渐渐清晰。

    “国际理解课程需要从跨文化素养的认知、跨文化素养的能力、跨文化素养的价值三个维度来构建它的目标。”李军说,从认知维度,要让学生有这方面的基础的知识;从技能维度,不但要具备语言能力,能够和外国人交往,还应具备识别差异性的能力、开放的能力、移情的能力、换位思考的能力等;从价值维度,学生应通过课程形成自己的价值观,能够从全球视野来看待事情,尊重不同于自己的种族、阶层、性别与文化。

    当前,除了本土化的国际理解课程之外,融入式、体验式、探究式的游学课程,也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的“文化冲突”中认识差异、了解世界。因为是国际理解教育的一部分,所以这样的游学通常会确立研究计划和实施安排,学生要根据游学目的国的研究情况撰写游学报告。姜英敏说:“要让同学们学会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包括怎么样查询资料,怎么在当地做研究,怎么样撰写报告等。”

    从事国际理解教育多年的国际文化交流组织(AFS),一直在与各国的合作中探索从理论到实践的国际理解教育。不久前,来自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中国香港、印度、印尼、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俄罗斯、泰国、土耳其以及国内的300多名代表共同在第七届国际理解教育“一带一路”同一课堂的论坛上,探讨异国课堂远程同步教学的国际理解教育

    “国际理解教育,理解是基础。首先我们得理解世界,其次是我们能被世界理解。后者就是信任,需要我们具备获得信任的能力和能够信任人的能力。”天津师范大学副校长钟英华表示。

    打破界限——融合丰富的世界

    “我们习惯了传授式教育,觉得一定要告诉们孩子一些东西,才有收获。后来才明白,原来国际理解教育的课堂也可以通过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感知文化的差异,再分析差异、理解差异、尊重差异。”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学校教师彭丽媛,是一位“种子教师”,在教育学者和专家的反复磨课与指导中,逐渐转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教学方式。

    “种子教师”的指导团队成员有姜英敏、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滕珺等多位学者和专家。

    “国际理解课程重在关注孩子思维能力的提升和培养,不仅仅是认识性学习,而更多的是提升孩子们在认识现象的前提下,能够通过归纳和提炼探明它背后的本质。这是一种归纳思维。”指导团队成员、北京教育学院校长学院讲师胡佳怡发现,“国际理解课程需要进行跨学科的整合,不仅仅是知识的整合,还包括教研团队的整合。例如,将英语教研组和地理教研组临时整合成‘垃圾分类教研组’。同样,教师以学习共同体的概念呈现,合作的效果可能会更好。”

    正因为国际理解教育是一门新兴课程,处于学步阶段,所以它更需要广泛融合,更需要打破固有的教学壁垒和思维定式进行创新。这种融合的意识和素养,也是获得全球素养、实现终身学习等目标的前提。

    “其实,国际理解教育在课本上是看不到的,因为它实际上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价值观和态度的承载者,是一种基因,应该被植入各种学科、各种类型的课程和教育。”成都七中国际部课程中心主任张敏说。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布鲁明顿分校高等教育教授维克特说,“教育应该把初中、高中、大学整体地做一个考量。学生和教师要多元地学习文化,多元地理解世界,因此要鼓励学生、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更要打破学段之间、学校之间、专业之间的界限,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更多、更友好地交流。在某种程度上,这是教育国际化的一种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