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温泉苏家坨学区:从捆绑发展到共建共享的跨越
■学区方案②
一座百望山,将北京市海淀区分为山前地区和山后地区。由于历史和地理原因,山前地区为海淀区优质教育资源聚集地,而山后的温泉苏家坨地区教育则处于海淀教育的相对弱势地位。2014年,海淀区在地处海淀北部的温泉苏家坨地区率先启动了学区制改革试点。
4年过去了,苏家坨学区已经从最开始的被动划片捆绑,发展为在学区领导下的各学校共建共享,他们的探索值得大家关注。
独立的管理体系为学区发展赢得空间
北京市海淀区的学区制改革,最大的亮点在于成立了学区委员会和学区管理中心。学区委员会被赋予了调动区内优质资源的权力,可以促进资源流动,实现优质资源的扩大和共建共享。
2014年,温泉苏家坨学区按照教委指导成立了温泉苏家坨学区委员会。作为议事机构的学区委员会,吸纳了温泉苏家坨地区38名委员,这38名委员通过提名任命,包括各街镇领导、驻区相关单位、中小学校长、青少年活动管理中心主任及家长代表等。章程确定了学区委员会的职责、学区委员会的运行、学区委员会委员的权利和义务等内容。
温泉苏家坨学区管理中心是隶属海淀教育行政部门的独立法人机构,2015年9月1日成立,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是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社区之间的重要枢纽。学区管理中心作为学区委员会的秘书处,建立了一系列学区委员会和管理中心运作的工作机制,这些机制包括:简报制度、例会制度、联席会议等。
学区管理中心主要负责指导学区所辖初中和小学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对统筹规划区域教育改革与发展、整合资源、队伍建设、监督评价、就近入学等问题,具有承上启下、指导、管理和服务的职能。
温泉苏家坨学区管理中心将其职能定位为“统筹、规划、组织、协调、服务”;工作理念上要具有四个意识:危机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资源意识。管理中心将“服务”作为核心定位,“服务学校、凝聚学校、凝聚发展”,“服务地区、依托地区、共谋发展”。
主动服务填补行政部门与学校间“空白”
温泉苏家坨学区委员会具有以下职责:一是协助区教委和街道办事处推进区域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对学区教育布局和推进学区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出建议;二是统筹协调各级资源单位,推动资源共享;三是协调落实辖区内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工作;四是推动学区内中小学有机衔接与合作交流;五是支持学校发展,促进特色立校。
温泉苏家坨学区在教育教学事务管理、入学升学管理、盘活区域资源建设学区资源库等方面进行了很多探索。
统筹搭建课程资源。温泉苏家坨学区由以前的两个学区合并而成,新的学区管理中心通过建立定期会议走访制度,以交流活动增进了解,凝聚人心。
在教育教学方面,温泉苏家坨学区进行资源统筹和整合,对学区内教研活动及校际交流搭建平台。同时,学区充分进行课程资源的引进和整合,以学区为单位和平台,供学区内学校使用。
如,在学区范围内引进与英语教材配套的《中小学英语测评系统》;引进温泉镇的冰雪项目资源单位狂飙乐园,作为“学校教育教学课程项目实践基地”;学区引入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国学教育学院“国学教育整体化模式的研究”课题项目。目前,学区已经启动《基于小学生个性化成长记录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设》平台试点工作等。
探索入学规范化管理。温泉苏家坨学区一项创新性工作就是建立了学区内幼升小计算机派位系统。为了解决压力大学校、热点学校的入学登记压力,温泉苏家坨学区首次针对非京籍无房产的租户(符合国家规定的公租房除外)适龄儿童入学实行计算机派位的方法,重点解决了协调入学的公平性问题。
经过前期的数据收集和对比,学区绘制出学区图,并将学区内学校、楼盘、村镇位置标注其间。在经过10余次与村镇的协商、探讨后,入学方案正式出台,计算机派位系统具备了初步的数据基础。
在此基础上,温泉苏家坨学区研发了计算机派位系统。该系统将学区中所涵盖的几所小学全部包括在内,对未就近入学的学生随机筛选派位升入仍有剩余学位的小学。在计算机派位软件的作用下,学区顺利完成“幼升小”入学工作。
政府的支持是学区未来发展的关键
学区制作为区域教育管理制度,首先要完善教育管理、服务体系。因此,教委与各个学区的权力边界问题值得思考。
教委是否赋予学区均衡配置资源更多的权力,比如对干部教师、课程教研和硬件设施等资源的调配权力,保障学区在推进学校参与资源共享中的执行力。
此外,学校财政拨款、教师招聘及考核、学区公共服务等,这些与学区发展相关的内容是否应在学区管理范畴?
政府采取有力措施提供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为学区与学校发展创造更好的政策环境是学区发展关键所在。政府可在学区设置、招生计划分配、教育经费分配、人事编制等方面对学区给予更多的政策倾斜。日前,北京市出台了《关于推进中小学学区制管理的指导意见》,为下一步的改革提供了空间。
建立学区内师资流动的制度保障机制。建立学区内师资统一选聘、考核、培训和奖惩等管理制度,变“学校人”为“学区人”,提高教师对学区组织的归属感。制定职称评聘、工资福利、提拔任用等方面的激励政策,吸引名师积极参与流动。
利用互联网技术,提高学区管理效率。要利用大数据和信息化管理,优化管理平台,将区域内学生信息、教师信息、课程资源、家长资源、社区资源统一进行大数据管理,从而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此外,利用教育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叠加,实现校际师资远程互助、远程研修,解决师资跨校流动的现实困难。
建立学区内质量监测和评价体系。区域教育行政部门应积极构建管理监测与评估制度体系。要建立学区一体化管理效能的评估指标体系。为调动优质学校及校长的参与积极性,探索实施捆绑式评价,对学校与学区进行双重综合教育教学评价和质量督导。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