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载峥嵘岁月 改革大潮挺中流
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在党中央表彰的为改革开放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中,不乏教育界人士的身影。他们是教育战线千千万万工作者的缩影,他们的成就,是教育战线在伟大时代洪流中建功立业的见证。本报选取其中几位代表,重温他们的故事,致敬他们的人生。——编者
厉以宁:经邦济世不老心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40年里,他迸发出惊人的智慧和能量。
他是中国改革进程中不可忽视的经济学泰斗,他提出的非均衡理论、双重转型理论、超越经济学理论等都为中国改革实践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中国奇迹”的创造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如今他已88岁高龄,完全可以颐养天年。但他却仍然奔走。迎难而上地奔走。
细想起来,也没什么奇怪的。
他是厉以宁,一个向来迎难而上的人。
1980年,他第一次提出“股份制”。他说,中国的问题在于没有真正的企业,而这主要是产权不明确造成的,在这种情况下,首先要做的应该是产权改革,要通过股份制来实现。
那个年代,这是石破天惊之语。
30年后,2009年11月22日,他因提出“股份制”获得经济理论创新奖。组委会如此评价他的理论:“‘股份制’是上世纪80年代末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与关键。在经营权主导改革和产权主导改革的讨论中,引领了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推动了所有制改革,开启了资本市场的发轫,完善了市场经济的微观体系建设,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改革与发展具有全面、深刻、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他还关注民营经济。
进入21世纪,在全国政协的支持下,成立了以厉以宁为组长的调查组,对民营经济发展进行考察,提出“放宽非公经济市场准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拓宽融资渠道”“改革完善税制”等建议。
2004年2月13日,调查报告以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的名义,连同厉以宁一封手写的信件递交国务院。就在当天,国务院领导批示,“促进非公经济发展,应有一个通盘考虑,着手研究一些重大的政策性问题,形成一个政策性指导文件”。
第二年,“非公36条”正式对外公布,2005年的春天,也因此被国内外经济学界称为“中国民营经济之春”。
于是,继“厉股份”之后,他又收获雅号“厉民营”。
他还是北大学子心目中的“名嘴”,学生们私下里亲切地称呼他为“厉老爷子”。
当年,厉以宁刚刚从图书室资料员走上讲师岗位,开了西方经济学的课程,身上没有任何光环。他的出名,源于他的课。
西方经济学的课程往往古典、老式,但厉以宁的课却特别吸引人,深入浅出。由于他的课非常受学生欢迎,只要开讲,当年北大一教二教最大的教室都会是人山人海,还有外校的学生过来听。
这位著名的经济学大师,常常会把许多深奥却不免显得枯燥的经济学原理,融汇到各种由自己新编的浅显而生动的故事中,绘声绘色地讲述出来。他不时会在重要演讲中插上几个有趣的故事,举重若轻地传递出他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独到见解。
他的一生,不是没有艰难的时刻。
上世纪80年代末,很多人对厉以宁的观点有不同看法,有段时间,他逐渐被边缘化。
但他坚持“可以不说话,但不改变自己的观点”。
他自己说,最艰难的是1958年以来至1971年,他被多次下放。尤其是1969年至1971年间,他被下放到江西省南昌县郊区鄱阳湖边的鲤鱼洲农场,苦极了。
然而他心中始终有一团火在烧。
他说:“儒家主张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读书人,总有些正心、齐家、改善人民生活的想法,这是我坚持至今的动力。”
“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填一首《破阵子》:“既是三江春汛到,不信孤村独自寒,花开转瞬间。”
本报记者 高毅哲
吴良镛:愿人民诗意地安居
菊儿胡同遇见吴良镛,是彼此成全的事。
菊儿胡同位于北京旧城。然而这个听起来诗情画意的地方,在1989年以前,却是破败不堪。
以胡同里的41号院为例,建筑密度高达83%,许多家庭无日照,近80人居住的院落只有一个水龙头、一个下水道,厕所在院外100米处。
要改造,也是困难重重。菊儿胡同属于古都风貌的保护范围,许多改造方案与旧城风貌保护相冲突,一直停滞在规划层面。此外,改造范围才2700平方米,费用也不高,但牵涉面却不少,很多设计单位都不愿碰。
就在这时,吴良镛来了。
他说了一句话:“衣服破了一定要扔掉吗?是不是可以想想办法,例如打个漂亮点的补丁,或者绣上图案?”
这句大白话,蕴含着吴良镛影响了中国建筑界的思想。
——不要大拆大建,要“有机更新”。
——不要破坏原有的历史环境,对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城市,要探索一条旧城更新和危房改造的新路子。
——不要一股脑儿地拥抱西方建筑流派,要保持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内涵探索。
梦想来源于初心。
少年时期,国破家亡,他流离失所,敬爱的国文教师,就被日军飞机炸死在自己眼前。
民族血泪,促使吴良镛在内心早早地树立了“谋万人居”的理想。
抗战胜利后,他应梁思成之约,协助创办清华大学建筑系,并与林徽因成为系里仅有的两名教员。
1948年,他赴美深造。新中国成立后,梁思成、林徽因夫妇给吴良镛寄去一封信,信中有四个字:“百废待兴。”
凭此,吴良镛做出了抉择。此后几十年,他在中国的土地上,奔走,探索,沉思。
他为中国大地日新月异的变化激动,也为大拆大建中暴露的乱象痛心。
他说:“我豪情满怀地目睹了祖国半个多世纪的进步,每每扪心自问,我们将把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交给子孙后代?”
梦想渐渐清晰——
“我毕生追求的就是要让全社会有良好的与自然相和谐的人居环境,让人们诗意般、画意般地栖居在大地上。”
他说:“一个真正的建筑大师,不仅看他是否设计出流传百世的经典建筑,也看他是否能让自己国家的老百姓居有定所。”在他看来,“与公共建筑相比,我更在意民居。普通人的居住问题是建筑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
那年,为了改造好菊儿胡同,为了心中那个为普通人造福的梦,面对那个典型的“危积漏”(危房、积水、漏雨)地区,他和学生们先后出了上百张施工图。
当新的菊儿胡同出现在世人面前,一片惊叹。
原有的树木被精心保留。一水儿的两层、三层小楼白墙黛瓦,与周边的老房子浑然一体,丝毫不觉得突兀。一进套一进的小院子,面积虽然不大,却并不觉得压抑。这样一座“类四合院”,完全没有高楼大厦那种冰冷、孤立的感觉,“大爷”“大妈”“叔叔”“阿姨”……邻里间出来进去的都打声招呼,有了困难也相互帮助。
那不是冰冷的把人隔开的院落。
那就是过去几百年间,在鸽哨中醒来又睡去的北京城。
华裔建筑学家贝聿铭曾经说过:“不管你到哪个国家,说起中国的建筑,大家都会说起吴良镛。”
2012年,吴良镛荣获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在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居环境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将一直为世人所铭记。
本报记者 高毅哲
于漪:点亮学子生命之光
时隔四个月,在冬日微雨的早晨再次走进于漪的家。书柜前放着一张简易书桌,打开的笔记本上记着培养青年教师的心得体会。面对改革开放、理想、育人这些话题,于漪兴致盎然,不知疲倦。
“困难的时候想到‘一切为民族’的校训,个人的挫折痛苦都可以不在乎了。我的理想就是培养有中国心的现代文明人。”
于漪的少年时代在艰难中度过。日本侵略中国,她亲眼看到邻居的房子被炸毁,人也因此殒命,哀哀无告。她往乡下逃难中不慎一脚跌倒,下巴磕出血,留下终身的疤痕。抗战胜利后,于漪在镇江中学读高中,宿舍是以前的养马场,简易的木板当床,点的是油灯。尽管条件艰苦,她的心中已埋下理想的种子。
在后来的日子里,于漪遇到过许多挫折,“一切为民族”的理想却不曾动摇。动乱年代,于漪被陌生初中学生打伤腿,两年才好。她亲眼看到学生拿皮带抽老师,还破坏门窗、烧地板。十年“文革”中,于漪却没有趴下,她心里想的是,一定要让孩子接受好的教育,彰显善良的人性,驱赶内心的兽性。
恢复高考之际,于漪针对不同学生知识基础差异显著的情况,打算把学生分为快班、中班、慢班,但去问领导,他们都不敢拍板。有人就劝于漪,还是不要跳出来了,以前你吃过的苦头还不够多吗?于漪自担风险,毅然决定这么做。在首批高考中,有两个班的学生全部考入大学,充分证明她的办法行之有效。
于漪担任上海市第二师范学校校长后,把身边所有老师团结起来,包括那些曾经批斗过她的人,评职称等都不会遇到什么障碍。于漪说,“学校的事业要浩浩荡荡,就要团结起一切力量。心中有了事业,个人的恩怨就不算什么了。”
十年动乱结束后,困在教师头上的修正主义帽子被摘掉,于漪扬眉吐气,感到教育的第二个春天到来了。1977年,北京和上海分别在电视上直播中学老师讲课,于漪是上海的主讲人。导演问她讲什么,于漪回答,就讲高尔基的《海燕》吧,因为里面有一句话“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正是她的深切感受。
1978年,于漪被评为上海首批语文特级教师。年底她到北京参加中华全国总工会的会议,随后作为妇女代表团成员前往日本访问考察。回国时仍然到北京,正值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于漪说,“在北京的每一天,我都能听到干部平反的消息,感受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巨大威力。从脱掉修正主义帽子到评为特级教师,我是改革开放的直接受益者,还在北京见证了春回大地。”
从课堂授课到教育改革,从呼吁“教文育人”到倡导“弘扬人文”,从培养学生到培养老师,于漪倾情投入到改革开放进程中,为教育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时至今日,快要满90周岁的于漪依然在忙碌着。“教育是滴灌生命之魂。老师教历史风云、天地人事,目的不是让孩子学会应对考试,而是唤醒他们的生命自觉,点亮生命之火。”于漪说。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