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农村美育如何迎难而上
张永明 摄
2018年8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8位老教授回信,并就做好美育工作提出殷切期望,强调:“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美育仍是整个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而美育工作的薄弱环节在农村。农村学校美育现状如何?有哪些普遍存在的问题?农村校如何迎难而上,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本报记者展开了调查。
变化:硬件已改善 师资仍紧缺
刘其祥清楚记得,2010年,当他初到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中心学校当校长时,这所寄宿制农村校的美育几乎是一片空白,美育课一般就是教主科的教师再带一个班,“随便教教”,有时候直接就上成语文、数学或者自习了。
“学生娃娃生活很单调啊,厌学,下了课不知道干吗,打闹磕碰、受伤经常有,翻墙出去打游戏也时有发生,最让人痛心的是,年年有人辍学。”他说。
“一定要把学校变成孩子的乐园。”思来想去,刘其祥认为,要让学生喜欢学校,美育是一个好法子。学校所在的迤沙拉村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自然村,这里的里泼彝族“谈经古乐”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中国古代音乐“活化石”。“谈经古乐”传承活动,成了学校美育的突破口。
谈起那时开展美育的条件,刘其祥苦笑:“可以说全是困难。”缺乐器、缺教材,专职的音乐教师,全校只有2名。
不仅有操作困难,还有观念冲突。传承活动开展初期,学校大部分教师和学生家长都不支持。
“学校当时教学质量不理想,在整个仁和区排名靠后,老师们教学负担已经很重,而家长主要是担心影响娃娃学习。”刘其祥说,归根结底,大家那时候没有意识到美育的重要意义。
平地镇中心学校的这段过往反映出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一些地方和学校对美育育人功能认识不到位,重应试轻素养、重少数轻全体、重比赛轻普及,应付、挤占、停上美育课的现象仍然存在;资源配置不达标,师资队伍仍然缺额较大,缺乏统筹整合的协同推进机制。记者在全国调查发现,农村的严重程度又较城市更甚。
几年过去了,农村校美育现状如何?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艺术与国防研究室主任许洪帅常年在基层调研,他说:“硬件方面,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如今的农村校,通网络、看电视、有乐器,比前些年好太多。”
根据2017年5月教育部深化学校美育改革督察报告,各级各类学校包括农村校的美育器材配置、场地设施条件大幅改善,2007至2017年,全国小学艺术器材达标率由40.7%提高到79.5%,初中由55.6%提高到88.9%。特别是国办美育文件印发以来,各地艺术器材配备达标率上升幅度较大,小学阶段平均每年增长7%,初中增长4.3%。
硬件设施大大改善,师资依然紧缺。山东省沂源县东里镇水北小学两年前才迎来第一位专职音乐教师任百惠,在这之前,当地实行美育教师“走教”制度,一个老师上两三个学校的音乐课,上完就走,没有课外辅导时间。学生们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课堂上学到的内容,等老师下次再来时,忘得差不多了。
“美育教师不足仍是农村学校美育工作中最主要的困难,因为无论美育工作怎么开展,最终是通过教师传递给学生。”许洪帅说。
强师资也是教育部推进美育工作的重点。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2018年4月的全国学校美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以开齐开足课程为目标,优化存量,强化增量,有计划、分步骤配齐专职美育教师,建立农村中小学校美育教师补充机制。
对策:办法早就有 关键在落实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学校美育工作,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美育成为一个高频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个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近年来,教育部为落实《意见》要求,积极做好顶层设计,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文件,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强化育人导向、推进美育工作进一步发展。
以推进美育课程建设为例,根据2017年5月教育部深化学校美育改革督察报告,在义务教育阶段,93.5%的省(区、市)的音乐、美术课程总量达到了国家规定9%的课时数,江苏、重庆等地音乐、美术课程总量达到了总课时的11%;在高中教育阶段,全国86.43%的学校能够开设6个学分的艺术类必修课程;全国75.7%的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将艺术课程纳入公共基础必修课,并保证72学时。
而在师资保障方面,全国基础教育阶段美育教师人数由2007年的46.5万增加到2017年的73.97万。党的十八大以来,美育学科教师每年平均增幅达3.5%。为缓解现阶段美育体育教师不足的难题,2017年教育部印发《学校体育美育兼职教师管理办法》,为进一步统筹社会资源,规范美育兼职教师管理提供了政策保障。
这给学生带来了直接的获得感。记者日前在水北小学看到,有了专职音乐教师以后,学生们身穿戏服,能有模有样地演唱梅派京剧曲目《梨花颂》了。五年级(1)班学生李佳莲告诉记者:“以前我们都是跟着走教老师学习歌曲,遇到不会唱的地方,要等走教的音乐老师下次来上课时才能教我们。现在随时都可以找任老师!”
记者在各地采访得知,只要认真落实政策、积极补充并善用美育教师的农村校,美育现状都大为改观。但有一部分学校却钻起了政策的空子。
一些小学存在音体美专业背景的教师转岗现象,有的学校在教师招聘(包括特岗教师招聘)时,按音乐、美术教师招聘的,进校后让其转岗教语文、数学等课程。
“这种新的‘在编不在岗’的现象,不少见。”许洪帅告诉记者,在他调研的东部某县级市,许多农村校教师年龄偏大,教学质量一般。一些学校就打起了歪主意,让新进的年轻美育教师教语文、数学、英语,老教师换去教美育课。
“这些年轻教师虽然学的是音乐、美术等专业,但往往上手快,学生文化课成绩明显提升。学校一看,觉得可以,就这么干。”许洪帅说,“而这些年轻教师刚工作,就算不愿意也大多选择服从安排,久而久之,自己的专业就荒废了。”
教育部多次强调,各级各类学校要逐步开齐开足上好美育课。这样偷梁换柱,美育课或许表面看来能开齐、开足,但如何能上好?
许洪帅所在的艺术与国防研究室对国家和教育部历年的美育政策作了梳理。他谈道:“方法其实一直有,难就难在落实。”
比如,美育教师“在编不在岗”的乱象,如何规范惩处?
又如,政策要求各地教师招聘时向音、体、美教师倾斜,但一些美育专业的师范生向记者诉苦,自己从小是艺术生,文化课没有优势,去应聘时根本考不过普通的师范生。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潘涌认为,分析美育难落实的原因:一是应试教育叠床架屋的知识课程挤占了美育应有的时间和心绪;二是评价指标日趋数量化和刚性化偏废了需要“质性评价”的美育;三是社会转型期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有损美育实施的生态。
针对美育难落实的问题,许洪帅提出四点呼吁:一是尽快立法,让各地各校拟定美育章程时有法可依;二是在已有的美育课程标准基础上,建设学校美育质量标准体系;三是进行学校美育课程教学深度改革,让学生有持续的美育获得感;四是进行区域建设,拿出可供参考的“样板”。
探路:汲乡土营养 办特色美育
尽管困难重重,但许多农村校不等不靠,已经在路上。
平地镇中心学校就是一例。当年方方面面落后,如今,已是“四川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学生开朗、自信了,文化课成绩也跃居全区上等。刘其祥说,绝招就是立足本地搞美育。
万事开头难。没有课本,学校开展专题研究,借助市教科所的专业力量开发校本教材,并定期邀请专家、民间艺人进校园交流。没有人教,学校要求全校76名教职工每人选学一种乐器,将民乐学习纳入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并在年度绩效考核中进行测评,建设教师“谈经古乐”乐队。
“我自己选了竹笛,跟老师们一样从头学。”刘其祥说。每周例会前半个小时,什么都不说,分组练乐器。一段时间以后,脱颖而出的老师就成为辅导员。
教师乐队建起来了,就组织学生开展课内外活动。特别优秀的,组成校队外出表演、比赛,但决不落下任何一个学生,每周升旗仪式,各个班级轮流上台演奏,“要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感”。
“农村校有自己的优势。”许洪帅说,农村学生的课余时间相对城市学生更多,其次农村校更“接地气”,就地取材、扎根民间,就能搞美育。
这也与国家提倡的新时代美育面向人人、扎根时代生活等精神相符。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说:“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在美育方面得到更充分的发展,让美育和德育、智育、体育更加均衡地发展,让美育在中部东部西部更均衡地发展,把美育作为一件必须要做的事,不再是选修,不再是特长。”
记者了解到,天津、河北、内蒙古、四川等很多地区都积极开发利用当地民族民间美育资源,丰富美育课程内容,深化美育教学改革。
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是教育部推进农村美育的一个重要抓手。2013年起,教育部开展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工作,确定126个县(区、市、旗)为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旨在推进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让广大农村学生享受公平优质的艺术教育。
2018年5月21日,在河南洛阳召开的全国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展示交流会上,桓台县作为山东省唯一一支乡村学校少年宫代表队应邀参加,京胡合奏《迎春曲》获高度赞赏。桓台正是全国126个实验县之一。
在美育难以落地的许多地方,记者听到最多的抱怨是:如果当地大领导不重视,光靠体卫艺一个科室的力量是很难开展的。桓台成为实验县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落实领导责任,成立以分管县长为主任,县教体局局长为第一副主任,教育、文化、财政、体育等部门分管负责人为副主任,相关科室、各镇、校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委员会。各中小学也相应成立了校长任组长、艺术骨干教师为成员的工作小组。委员会制定印发了《桓台县“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工作方案》《桓台县“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推进工作实施方案》,强化调度、指导和督查,确保美育工作的整体推进。
“乡村学校少年宫”工程是桓台的一个特色项目,被评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奖一等奖”。县政府每年拿出150万元作为活动经费,并通过政府财政、福彩公益金、社会力量等多种形式,筹措资金2900余万元,修缮、改造农村闲置校舍等16000多平方米,精心打造乡村少年宫。少年宫坚持开展七大类80个特色项目,让每一名农村学生毕业时至少能够掌握一项艺术特长和一项体育特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