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上好第一课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近年来,福建省福州市教育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为引领,创新推进素质教育,把立德树人的着力点铆在“扣扣子”上,实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三年行动,鼎力弘扬时代新风,培育时代新人,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018年《福州市中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纲要(2018—2020)》颁发施行。实践证明,抓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符合立德树人规律,顺应了人民对教育的期待,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一小学获评首届全国文明校园,数字青少年宫、未年成人心健站和3所学校的经验,被国家教育部门评为全国中小学德育优秀典型案例,10余所学校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经验在全国推广,为全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成功的示范。
“理念创新”鼎力打造养成教育升级版
抓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新时代立德树人的一项重要工程,是造就时代新人的关键所在。福州市将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明确指导思想、实施途径、目标任务,打造出了养成教育升级版的“福州模式”。
——践行新思想。抓好养成教育,就是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它的核心是给孩子们“上好第一课”,引导和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抓养成教育就是培养支撑学生终身发展的需求,培养学生认知、合作、创新、职业等“四大关键能力”。
党的十九报告大指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就是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它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到了更高的发展阶段,为培养新时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注入新内涵。福州市针对新时代青少年儿童教育管理赋予了新的内涵,将其作为重点机制创新项目,出台了《实施纲要》这一规范性文件。它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明确了好学上进、文明有礼、健康生活、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等五大好习惯。在实施过程中,按照小学一至二、三至四、五至六年级、初中、高中5个年龄段细化为五大好习惯,贯穿于中小学各学段,这一创新符合大中小幼德育一体化的总体目标。
——融入新规划。福州市在全市中小学校探索建立并日臻完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课程指导、激励评价、评估督导、经费保障等长效机制,推动了中小学德育工作和青少年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
具体做法是:将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纳入教育改革发展规划,以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养成教育;纳入基础教育改革之中,作为提升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衡量标准,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全市教育系统为支撑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开展,还重点实施思政(思品)课、班会课、国旗下讲话、道德讲堂、家校共育等“五项德育基础工程”;聘请中国女排名将徐云丽、全省“最美学生”闫书弈任教育活动形象大使;创作发布了福州市中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之歌《新时代榕城好少年》,正在着力形成“一校一品牌、一班一特色、一生一良习”的发展新格局。
“举措创新”全面增强养成教育吸引力
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把习惯养成教育作为重要内容列入思品课程之中,是福州市教育创新的成功经验,它进一步增强了养成教育的吸引力。
——开发养成教材,注重课程育人。全市编写了《小学生法治教育读本》《福州红色文化故事读本》《福州故事百讲》《闽都文化读本》《中小学生诚信教育读本》《寻美福州——福州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读本》等一系列的地方教材,为培养新时代的人才提供了支撑。
市教育部门还联合市禁毒办创作了富有本土特色的毒品预防教育动漫宣传片《茉莉姐姐话禁毒》,并被省妇联推荐参评全国百个网络优秀女性作品。福州教育学院附属中学、福州第二十五中学、长乐师范附属小学等学校还开发了自主特色的校本教材。
——丰富德育活动,注重活动育人。通过主题班队团会、升国旗仪式、道德讲堂、志愿服务活动等形式,积极开展“我的中国梦”“三爱”“三节”“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好习惯·好品德·好人生”“盼团圆·爱祖国·敬老人”等理想信念教育活动,全面增强青少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市教育部门还会同市委文明办等部门深入开展“经典诵读”“海峡两岸好文章”“我的一本课外书”“书香飘校园美”等读书征文活动,还针对青少年学生需求,对福州数字青少年宫进行升级改造,面向全省中小学生开放,仅今年重大节日就吸引340万人次的师生上网学习,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建设校园文化,注重文化育人。注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办学理念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用“一景一色”“一草一木”“一牌一匾”营造养成教育的氛围。近3年仅市属学校就投入两亿多元用于绿化美化、人文景观等校园文化建设,还依托鳌峰书院成立融思想理论、法治道德、文化艺术等于一体的福州教育系统鳌峰大讲堂,打造全市教育系统精神文明建设战略要地,有效地助推了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落地生根。
据统计,福州市投入2000多万元兴建了197个林则徐禁毒宣教室,重点扶持各级各类学校建设了100个市级优秀艺术社团和乐团基地校,100个市级美育环境示范学校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开展了100场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还持续推进了“乡土文化进校园”“戏剧戏曲进校园”“非遗文化进校园”“书法篆刻进校园”“漆艺进校园”等活动。创新了“互联网+”培养模式,加强了“两微一端”建设,利用福州教育新媒体、福州数字青少年宫等网络平台,为养成教育搭建了广阔的舞台。
——推进研学实践,注重实践育人。坚持知行合一,拓展养成教育实践途径,市里成立了组织领导机构,组建了研学实践专家指导组,编订了《福州市中小学研学实践课程标准》,出版了全省首个研学旅行读本,开发了从市内到省外的三级共计12条研学实践线路,开展了两项省级相关课题研究,均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截至2018年11月,各县(市)区各类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累计接待参加研学实践学生110万多人次。全市现有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5家、省级4家、首批市级研学实践基地16家、营地4家,另有各类主题教育基地100多家、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13个、乡村(城市)学校少年宫175个。市财政还投入5.88亿元建设福州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中心,有望成为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实践教育示范性营地。
“机制创新”实现习惯养成教育全覆盖
近年来,福州市教育部门协调综治、公安、司法、民政、文化、共青团、妇联、关工委等职能部门,建立健全创新发展机制,形成了家、校、社会一体化的育人格局,实现了“十有”的发展目标。即有班子、有牌子、有场所、有设备、有计划、有教师、有教材、有教案、有经费、有档案,成为省内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养成教育的特色品牌。
——建立教研支撑机制。依托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全国养成教育研究总课题福建分课题组、福州教育研究院、中小学德育研究会、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等开展德育科研,指导全市开展习惯养成教育。福州市有两项全省“十佳”德育项目、18个“百优”项目、10个省级德育研究课题。有半数以上围绕习惯养成教育取得了成果。
——完善师资保障机制。实施班主任岗位等级考评奖励办法,奖励力度居全省前列。提高班主任待遇,连续4年组织全市优秀德育干部和班主任230多人次赴北京、上海、山东、江苏等地研训,还积极构建“市级抓高端研训、县区抓中级轮训、学校抓初级培训”的班主任培训机制,完善班主任成长平台。近年来,通过设立“名班主任工作室”,发挥名优班主任的引领辐射作用,还通过评选“十佳班主任”和优秀班主任、先进德育工作者,激发了班主任教书育人的荣誉感、成就感和幸福感。
——健全常态督导机制。近3年来,先后抽调机关干部、学校德育干部组织多轮次、全市性专项督查行动,对学生文明习惯养成、遵规守纪等进行重点督查,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鼓楼区实施“好习惯随机督导”行动,班主任指导学生每周做到“六自查”,实现了养成教育的常态化。
——落实后勤保障机制。把养成教育作为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内涵发展的重要基础,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大对养成教育经费的投入,纳入年度预算,是福州教育的成功秘诀。全市将在2019年设立200万元德育专项经费,把更多人力、经费、场所用于养成教育,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提升教师育人能力。
现在,全市建立了督导、考核、评价、奖惩运行机制,实现了养成教育具体化、规范化和常态化。全市还在中职学校推行“6S”管理办法,福州屏东中学、福州第十六中学、闽侯荆溪中心小学等学校,运用大数据对学生行为习惯进行实时评价管理,实现了养成教育的全覆盖。
福州市教育主管部门还大力评选先进班集体、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通过宋庆龄奖学金、庄重文·庄彩文奖学金、道德模范、美德少年、最美学生等奖项,涌现一大批“文明之星”“诚信之星”先进学生典型。全国“时代楷模”吕榕麟所在学校福州群众路小学通过“成长之星”评选活动,学校的经验被CCTV《新闻联播》等媒体向全国推广。2017年在福建省“最美学生”评选中,福州市20名学生全面彰显了时代学子的风采。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