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本为本 让“学在华中大”的品牌更响亮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8-12-2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学校党委对新工科体系建设高度重视,多次组织专家进行研讨。“第一,要更加敏捷地继续探索本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第二,要更好把握未来需求、把握产业方向;第三,院系要围绕新工科建设,找准定位、修订方案、提出理念、创建模式、启动改革、提升能力;第四,院系要重视、支持教材建设,学校要继续加大对教学环节的投入力度,力争在新时代总结出更多教育教学改革经验典范,向全国推广。”学校党委书记邵新宇教授对新工科提出了四点建设思路。

    突破常规教学规则

    打造华中大医科人才培养样板

    “当真正成为一名医生后,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亲友健康管理有多么重要。通过这种实践教学,我学会了耐心对待病患、提升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一提起2013年参加的亲友健康管理项目,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2010级学生郑聪就打开了话匣子,“加入这个项目后,我开始更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帮助家人管理他们的健康,同时也体会到了国家加强基层医疗保健的决心。”

    2012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即附属协和医院)创新性地开展亲友健康管理实践教学,指导学生从入校起就以“准家庭医生”角色为不同年龄段亲友建立健康档案,动态追踪管理。“以亲友为临床教师,以亲友健康问题为教材,巧妙利用情感纽带,激发医学生学习兴趣、强化自主学习、加强预防保健意识,在递进式移情教育中促进医学生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深入落实了全人、全程、全员育人理念。”第一临床学院副院长季湘年介绍。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2年启动以来,共有1300余名学生从亲友健康管理实践教学中获益。一些学生结合实践发表了学术论文,有的学生申请到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更多人通过项目实践,逐步树立起了“大健康、大卫生、大医学”理念,而与之配套,第一临床学院建立了大学—医院—社区—网络全方位立体学习平台,实现了学校—社会衔接、课内—课外联通、通识—基础—临床贯通的全程临床实践教学,让培养的学生都能成为家庭、家族、社区、社会的健康守门人,顺应了健康中国的建设潮流。

    作为拥有百年办学历史、中国更早的医学院之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目前已形成了具有同济特色的卓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基础理论厚、临床能力强、创新潜质大、综合素养高”的育人特色。

    “当时觉得自己才大二居然就可以跟着老师做科研了,期待的同时又很忐忑。”现已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妇幼卫生学系的周双同学至今还记得大二时参与到吕美霞副教授课题组时的心情。2015年,作为本科特优生的她进入了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吕美霞副教授的课题组,开始了武汉市青少年视力低下情况的调查。该调查主要进行父母态度和行为对儿童近视的关系的研究。课题结束后,以周双为第一作者的论文《Association between Parents'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toward 

Children's Visual Care and Myopia Risk in School-aged Children》

在SCI收录刊物《Medicine (Baltimore)》上刊发。

    像周双一样在本科阶段就能走近重点科研项目的医科学子还有很多,华中科技大学医科构建了“早期接触科研—实验课程教学—科研技能训练—创新实践项目”四阶递进式实验教学体系。同时,该校对医科基础设施的投入也不断扩大,今年10月,中国首家中德友好医院正式挂牌于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国际医学中心建设也在积极推进中。

    面对未来人才需求,华中科技大学一直在积极主动布局未来战略必争领域人才培养。鉴于学校医工医理跨学科科研工作的大量开展,跨学科结合的思想也被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而正是得益于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得该校的学子具有了更为宏大的国际视野,使得医工医理跨学科的研究成为一种新的研究风尚,使得医工医理结合的思维能够在校园播种,在社会开花。

    作为“新中国高等教育的缩影”,华中科技大学多年来秉持“以本为本,以生为纲”的育人核心,以培养能够满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的人才为重要使命。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华中大也在“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路上不断蓬勃发展,并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行动,不断擦亮着“学在华中大”的名片。

    (王潇潇 高 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