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好民族高校人才培养的“奋进之笔”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8-12-2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各族师生聆听党的十九大报告

    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教育是今天,更是明天。全国教育大会谋划了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开启了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民族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践行办学宗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使命担当。长期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南民族大学紧扣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这个主题和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这条主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聚焦“培养人”这一根本使命,抓住振兴本科教育这一核心,加快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累计培养了13万余名各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为维护民族团结和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上下同步 抓好“学”这个基础

    “学”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这一首要问题的关键之举,也是落实教育根本任务的重要保障。在人才培养实践中,中南民族大学着眼“学生、学习、学业、学时、学分”五个维度,突出抓好“学”这个基础,夯实办学治校的根基。

    聚焦学生这个主体。以申报国家教育部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为契机,围绕学校本科生这一较大群体,实施“五大课堂”联动,把学生思想素质培养和业务能力锻造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改革第一课堂,根据专业课、公开课等课程的不同特点,深入开展智慧教学,打造智慧课堂、智慧实验室、智慧校园,实施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的教育,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活跃第二课堂,开展“民大节”“同心圆”等富有民族教育特色的品牌活动,促进各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好第三课堂,加强宿舍网格化建设,丰富宿舍文化内涵,促进各族学生文明素养养成;延展第四课堂,组织各族学生参加实习实践、暑期调研、挂职锻炼、文化交流、志愿服务系列活动,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涵养和提升能力;管好第五课堂,组建学生网络评论员队伍,广泛开展学生网络文明教育和网络法治教育,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建、管、用、育”相结合,做大做强网上正面思想舆论阵地。

    夯实学习这个基础。学习是学生的天职。从坚持和推进“四个回归”的要求出发,以硬化学风建设为着力点,深入开展学风建设宣传教育活动月,举办少数民族学生骨干训练营,坚持骨干引领、典型示范,坚持“严爱细融”,引导学生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读书上,实现更加有效的学习。以改变考试评价方式为突破口,严肃考试纪律,严把出口关,严格过程考评,加大过程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鼓励学生选学辅修专业、参加行业考试等,引导学生刻苦读书学习,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学习专注度不够的问题,把内涵建设、质量提升体现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果上。

    抓好学业这个重点。学业是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成功的基础和关键。抓好学生的学业既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也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中之重。作为民族高校,学生大多来自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学生比例超过60%,学生学业基础存在一定的差异。学校结合实际,围绕“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专业、学业、课业、授业、毕业标准一条线,人才培养质量“一个标准做到底,一把尺子量到底”,严把人才培养质量关。在把好出口的同时还坚持统一标准和量体裁衣相结合,改革学业评价方式,严防“一刀切”现象。注重分类引导与精准滴灌,创新实施成长守望计划、全员导师制、学长计划等特色品牌项目,建立了富有特色的校院两级学业发展中心,组建了“好巴郎”“雁行”“阳光”“蓝途”等9个学生学业辅导工作室,构建学生学业发展过程帮扶体系,对部分英语、高数学业基础相对薄弱的来自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学生实行分段、分级、分层培养,探索“梯田式”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业精准帮扶,帮助各族学生提升学业成绩。还积极探索推进本科生教育学时制度改革,严格执行学分清理的相关规定,坚决取消“清考”制度,严肃处理学业不合格的学生。

    内外兼修 抓好“德”这个重点

    树人先立德,这是人才成长的基本逻辑,也是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学校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目标任务,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生命线,把立德树人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

    突出政治标准的首要地位。坚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摆在人才培养的首要地位,纳入人才培养质量测评体系,贯穿新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实施135条思想政治工作任务清单,推进“十大育人工程”,不断完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机制,创建“学习互嵌、生活互嵌、师生互嵌、文化互嵌”的互嵌型校园,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体系,切实把立德树人融入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和管理体系的各环节。坚持文化自信,注重价值引领,创新实施“一院一品”计划,深入开展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工程,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五个认同”教育,举办“民族风情文化展”“民族文化周”“少数民族学生文化交流节”等系列活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进寝室,不断提高各民族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高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

    抓好师德师风这一关键。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学校成立党委教师工作部、师德建设领导小组、师德建设委员会,严格落实教育部门“红七条”“十项准则”等文件精神,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素质评价的第一标准,把师德建设要求融入立德树人各环节,先后出台了师德师风负面清单、问责办法以及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相关制度等10余个文件,努力构建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机制,严格落实思想政治、师德师风“一票否决权”。按照“四有”好老师标准,教育引导广大教师始终践行“四个相统一”,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切实肩负起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坚持网上网下融合、线上线下联动,深入开展“师德建设教育月”活动,开展“教学标兵和教学先进个人”等师德先进典型的选树、培育和宣传,引导广大教师热爱教学、倾心教学、研究教学,时刻铭记“教师是第一身份,教书是第一工作,上课是第一责任”,做到“德高”“学高”“艺高”。涌现出了“全国模范教师”“湖北师德标兵”等一大批先进师德典型。

    抓好“课程思政”这一重点。“课程思政”是实现高校“三全育人”的关键枢纽和有效抓手。以成功获批湖北省“课程思政”改革示范点高校为契机,以育人目标为导向,以促进跨学科课程创新融合为重点,以实施“思想政治+”计划为抓手,深入推进学校“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建设,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融通课程体系,建立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核心,以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为重点,以历史文化课为主干的思政课程结构,构建以大类平台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为重点、公开课程为特色、网络课程为拓展的“三位一体”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实现课程协同育人、教师合力育人。

    点面结合 抓好“教”这个核心

    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课程是基础,课堂是关键,教师是保障。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贯穿教书育人主线,以推进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建设为抓手,努力打造具有“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金课”,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育人质量。

    推进课程建设。课程是教育的基础,是推进一流本科建设、提升办学育人质量和水平的关键要素。坚持“全课程育人”的理念,抓好学校“十三五”课程建设方案落实,有效整合和优化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主干、实践平台四大课程模块,推进一流课程建设,不断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提升课程建设质量。积极引进尔雅、智慧树网络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一批校本通识选修核心课程,提高通识教育质量。充分利用智慧教室和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一大批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打造以国家级别精品课程“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为示范引领的“民族”品牌网络课程群,构建国家级别、省级、校级三级精品在线网络课程体系。

    深化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学习成效为前提,有效推进“探究式、个性化、参与式、小班化”教学改革,全面推广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研讨式教学、案例式教学,构建“学习·实践·创新·提高”四要素教学模式,推进教学改革,推动课堂革命,把沉默单向的课堂变成碰撞思想、启迪智慧的互动场所,让学生主动地“坐到前排来、把头抬起来、提出问题来”;出台系列加强课堂教学建设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制度措施,制定实施本科教学奖励办法,提高教师投入教学积极性,鼓励教师参加微课、慕课、视频公开课、在线公开课等学习和培训,鼓励教师运用“雨课堂”“励志君”等教学软件,将信息技术手段运用到教学中。鼓励教师申报教学研究项目和课堂教学改革项目,目前已有512项课堂教学改革项目立项。

    完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修订和完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对教师师德师风、教学工作量、教学质量、教学成果、教学过程的考察,严格落实“教学工作达不到平均水平,就不能晋升职称”的要求。深入开展“学评教”“教评学”活动,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听课制度,发挥督导、领导、同行的教学评价作用,并将教学评价结果运用到教师评优、职务聘任、派出进修、职称评定等工作中,淘汰“水课”,打造“金课”。

    创新引领 抓好“改”这个关键

    改革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深化推进“双一流”建设的根本途径。学校按照“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实”的要求,以成功入选湖北省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为契机,着眼“教好”“学好”“管好”三个维度,全面落实学校深化改革工作方案,抓好学校教育教学、人事分配、人才培养、内部治理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着力加强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改革。制定实施“双一流”建设方案,以民族学学科为特色和优势,带动其他学科发展,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学科体系。抢抓“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机遇,制定实施一流专业建设方案,以落实大类招生、大类培养为突破口,以新工科建设和工程教育认证为着力点,全面启动“一流专业”建设,构建国家级别、省部级、校级三层次的“一流专业”建设体系,着力提升专业内涵;积极探索并建立复合型专业,发展学科交叉型专业,着力打造支持和引领区域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建设的优势特色专业群;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学科建设基础,贯彻落实“新时代高教40条”精神,探索开设新兴科技、新兴产业急需人才培养实验班,培育新的专业增长点。按照“爱才为才、引才聚才、用才留才”的工作思路,实施“南湖学者计划”“南湖名师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培育计划”“教师国际化能力提升计划”,深入推进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创新人才引进培养、发现评价、选拔任用、考核管理、激励保障等机制,逐步构建与国家、省部人才项目相衔接的校级人才计划体系。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按照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修订新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建立健全以学术型和专业型分类培养为导向的研究生培养体系,按照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修订培养方案,实施研究生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项目,全面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以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为导向,以完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为关键,以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积极构建以大学章程为基础的依法治校体系、以教授治学为核心的学术评价体系、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目标责任考核评价体系,坚决改变“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考核评价指标,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