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的变与不变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8-12-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孩子们早已不是40年前的样子了。”

    1979年,18岁的张灵梅进入北京市六一幼儿院担任教师,直到前年退休。几十年间,虽然一直在与孩子打交道,但在她看来,那一个个“小脑袋”却是完全不一样了。

    在张灵梅的印象中,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孩子,周围没有太多诱惑与刺激,他们单纯、做事专注。变化发生在2000年左右。那时,随着改革开放20多年的经济发展,各行各业工资大幅上涨,更多人富起来了。再加上当时彩电以及各种商业化玩具开始普及,孩子们的物质与精神生活越来越丰富了。因此,他们见识的东西更多了,但相应地,他们的专注力明显下降了。

    “今天,对孩子进行专注力培养,越发重要,因为不管什么年代,专注力都是一种宝贵的学习品质。”张灵梅说。

    时代的本质就是变化。孩子变了,教师自然也在变。

    改革开放初期,幼儿教师中专学历就足够了,但在今天,社会对幼师的学历、文化修养、综合素质及师德,都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总体素质提升了一大截。今天的幼师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幼师最大的区别在于培养方式。

    1985年进入六一幼儿院的迟芳记得很清楚,自己当初读幼师时,学校对基本的教学技能技法要求很高。而且,从入学第二年开始,就必须到幼儿园实习,最少一个月。入职第一年,也必须在保育员岗位上锻炼。现在,幼师职前培养环节,对理论更重视,而实践的比例降低了,而且刚毕业就承担起了教师的责任。这样一来,幼儿园就必须承担大量的幼师职后培训工作。

    随着时代的变化,教育理念在变,教学组织关系也随之有所改变。

    “当时,一进班就能看到,孩子们整整齐齐地坐成三排。孩子们的学,主要来自教师一板一眼的教。比如教孩子们画画,教师就会提供范画,孩子们照着画就好。”张灵梅对20世纪80年代的教学情境记忆犹新。

    在她看来,这种规整的教学方式是那个年代整个社会严肃、规范的特点所决定的。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孩子们的学习功底很扎实,但创新与发散性思维明显不足。用张灵梅的话说,“那个时代,画萝卜只有一种形状,叶子只能是绿色的,但到了今天,萝卜可以是圆的,也可以是长的;叶子既可以是绿色的,也可以是其他颜色的。”

    在张灵梅的记忆中,20世纪80年代末《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的出台,是这一变化的肇端。“《规程(试行)》实行后,玩具柜、桌子终于敢动了,以前教室里的柜子都不能动。”而这种“动”的背后恰恰蕴含了教师思想的变化。从此,小组化学习、区域活动及游戏活动等开始代替原来单一的集体教学活动。

    “有什么是40年从来没变的吗?”“爱孩子啊。”面对记者的询问,张灵梅与迟芳毫不迟疑地回答。

    当了一辈子幼师的张灵梅与迟芳,都形成了共同的“职业病”。现在走在大街上,每当看到家长用不当的方法教育孩子,张灵梅都在想,如果他们能换一种方法就好了。而迟芳更直接,有一次去游泳,看到一家人在又热又闷的浴室给孩子洗澡,孩子一直哭,她实在忍不住了,直接跑上前去劝说孩子妈妈把孩子抱到通风的地方去。妈妈照做后,孩子立刻不哭了。

    从18岁的少女到已过天命之年的长者,从孩子们眼中的大姐姐到同行口中的老同志,张灵梅与迟芳见证了自己逝去的芳华,更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学前教育40年的历史巨变。

    当问及如何评价自己的职业生涯时,两位老幼教人的回答出奇地一致:“无怨无悔!如果再给我第二次选择的机会,我依然愿意当一名幼儿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