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诗意课程” 谱写教育的诗意美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9-01-0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曾经写过一句经典名言:“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意思是通过人生艺术化和诗意化来抵制科学技术所带来的个性泯灭以及生活的刻板化和碎片化。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新桥实验小学勇立潮头,提出“诗意课程”,探索教育的新样态,走出一条实践之路。

    江苏常州新北区新桥实验小学前身为1885年的道乡书院,至今已有130多年的办学历史。在百年长河中,学校四易校址三更其名,1999年创建成为新北区首个江苏省实验小学,2017年被评为“常州市新优质学校”。近3年来,学校实施整体转型,实现高品质发展,创造诗意新生活。

    百年老校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历史传统使得新桥实小一直在探索教育的实质,一直在走近学生,探索儿童有别于成人的特质。学校从新的角度与方向,思考如何让教育走向儿童,尊重儿童,以契合儿童的方式引领儿童的生命成长,为每个孩子的童年生活奠定诗意的精神底色。为此,学校树立了“共建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成就每个人”的办学理念。

    确立“儿童立场”

教育真正走向学生

    教育是与时俱进、不断探索的过程。我国课改已经历时16年,但忽视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忽视儿童个性发展要求、与儿童实际生活相脱节的教育状况仍未改变。目前,课程建设的“儿童立场”远未得到确立。在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过程中,各个学校对课程标准缺少针对儿童实际的具体转化,方兴未艾的校本课程开发也大多迎合校长办学创特色品牌的需要,以少数精英老师和精英学生的成功掩盖了课程“非儿童性”的本质。在这样的教育现状下,新桥实小提出了“诗意课程”理念,突出“诗意儿童文化”元素,努力使课程成为契合儿童精神生活和现实生活的学习内容,并较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展儿童的智慧和灵性,为其未来人生烙上诗意的精神底色。

    在这个课程体系中,新桥实小主张“儿童文化是儿童表现其天性的兴趣、需要、话语、活动、价值观念以及儿童群体共有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的总和。让生命回归到教育之中,使教育直面生命,继而让生命在教育中‘诗意’地‘存在’,让学校成为师生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使身居其间的师生具有安全感、归属感、成就感、幸福感,这是一所优质学校所应追求的真正境界”。在这样的基础上,学校着力构建“诗意儿童文化”,由此形成了较为突出的文化特色。

    推进“诗意课程”

教育向纵深发展

    新桥实小以“诗意儿童文化”为课程设计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从儿童的基础学习、兴趣拓展和综合创造角度对国家课程、校本课程进行重组,整合形成学校课程。学校通过对课程、资源和活动的统整,形成以“诗意儿童文化”为内涵的学科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综合性课程有机融合的课程体系,并构建起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规程、教学环境、学生评价体系、教师发展机制,提高儿童诗意教育的校本实践效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诗意课程”首先从儿童成长需求的视角,将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了统整。基础性课程基本为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拓展性课程是从基础性课程延伸而来,为满足儿童生长的多元需求开发的多样化课程;综合性课程是在以上两类课程基础上为发展儿童的分工与协作、实践与创生等综合能力而开发的课程。学校在课程前面冠上“诗意”二字,基于学校多年来对儿童独特性的研究和开发童诗课程的成果。他们认为课程应该是儿童的兴趣、需要、话语、活动、价值观念以及儿童群体共有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的总和。前面用“诗意”来修饰,就体现出学校对儿童教育本质的认识,即教育不是功利化的成绩,而应该是符合天性的,是美的。新桥实小对教育的理解上升到哲学的高度、艺术的高度,他们把教育艺术化了。在具体实施方面,新桥实小也有自己的心得,他们把“诗意”分解为自然性、超越性、生长性,启发教师遵循儿童的自然之性,不断超越现实,实现内心的自主生长。因而,学校对于基础性课程重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其自主建构,满足其生存的基础性需求;对于拓展性课程重在顺应发展学生的兴趣,张扬学生的个性,满足其多元化的需求;对于综合性课程重在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实践创生中实现儿童的整体提升。

    在具体课堂实践中,学校重视学生天性的抒发,引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进行深度学习。这种对传统课堂的改革,深化了课堂结构,优化了教育,把传统课堂导引到“童性”课堂,重建课堂新生活。在教材解读、课堂教学的设计中,教师将重点体现儿童学习特点的动手操作、游戏、表演、哲思、诗意表达等活动充分运用于课堂,用教学打通课内外,采用契合儿童生活本质的方式展开教学。教师通过开放式的情境导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需求。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聚焦有价值的生成资源,重组活动推进教学,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深度体验,产生个性思考与创意。如此螺旋递进,在灵动的教学中实现学生真实的生长。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体验进行梳理反思,不断强化其主动建构的内生长力。课后,教师继续将学生的兴趣、能力等运用到更广阔的实践活动中去。“童性”课堂转换成以好奇质疑、深度体验、突出想象、形成自觉为特色的新型课堂内容,是对传统课堂的大胆改革。

    辅助“校本课程”

探寻教育的多元化

    除了国家课程外,新桥实小还积极构建符合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目前,学校形成了“诗意读写说”“动感数学趣”“缤纷艺体美”“乐活创生活”的校本课程框架,重点对儿童剧课程、国际理解课程、数学实验等重点建设项目进行深入研究。

    综合实践课程突出“好奇、探究”,班队课程凸显“自主、自由而不逾矩”。各年级组围绕目标培养学生的群体形象:一年级是“守礼仪的小学生”;二年级是“会合作的小学生”;三年级是“有智慧的小学生”;四年级是“有才干的小学生”;五年级是“能自主的小学生”,六年级是“做优秀的毕业生”,各个年级通过年级目标开展系列活动,各年级目标之间呈现一种螺旋上升的趋势。每位班主任既关注学生的长程培养,又清晰了解年级培养目标,并借助年级文化的打造,塑造新小学生独特的气质形象。这种培养其实是在追求学校文化、年级文化、班级文化的高度融合。另外,学校还梳理了各年级的经典礼仪教育,让学生在不同年段,感受不同节点的典礼,强化学生的仪式感,促成学生的成长。

    在校本课程开发时,学校遵从这样的原则,即把儿童的多元发展作为目标的价值取向,实现儿童发展的无限可能性。在选取校本课程时,学校以发展儿童对生活经验的敏感度、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对改善现实的创造力为主要目标;内容编排多从儿童已有经验出发,从单科的拓展延伸走向多学科的综合;课程实施多从儿童问题的发现入手,给予学生丰富资源,激起学生不断探究和创造的欲望;课程评价多以过程档案、作品展览、合作表演、学生互评为主,开展“校本课程嘉年华”式的集中展示活动。例如学校以“冬至”节气为主题统整的项目学习,为期一天,低、中、高年级分别以童话童谣与趣味游戏、亲子活动与民间艺术、传统文化与国际视野为主题,一天的学习从《二十四节气歌》的吟诵、全校师生冬至仪式开启,进入模块的学习探究,从而实现学科融通,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和诗性精神。“春分”课程则通过开展不同主题的“春分”学习活动,真切地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在项目学习的实施过程中,各学科以“团队”为基本的组织形式,学科组层面首先围绕主题进行年级序列化的项目学习内容开发,将学科知识、概念等融入到项目任务中,年级组层面由课程责任人主抓,教研组长协同共同开发,关注多学科内容的交叉融合,以实现师生、生生以及该项目活动的所有人员的相互合作,形成“学习共同体”。

    新桥实小的“诗意课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校的原创英语童话剧获新北区一等奖,根据学生真实生活创编的儿童剧《一起去报名》获得常州市一等奖之冠,创编的舞蹈《快乐的音乐课》获常州市一等奖,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成果《紫藤花的秘密》获江苏省创新大赛一等奖。《舌尖上的早餐》获全国创新大赛一等奖。学生在各级各类的比赛中获奖,涵盖了学科学习、科技、艺术、体育,体现了诗意校园中学生整体的综合素养及学生的多元发展。

    新桥实小的“诗意课程”建构了师生生命成长的新型样态。诗意的内涵在每位教师的心目中扎根、生长,他们在用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演绎诗意,用诗意儿童文化来引领学生的生命成长;而学生在这样诗性的氛围中,天性得以自由舒展,儿童真正成为儿童,找到了自己的童年。

    新桥实小的“诗意课程”从诗意教育走向教育诗意,探寻教育的哲学化、艺术化,取得了突破进展,同时也为课程改革提供了全新的思路、新的视角,走出一条探索之路。我们相信,新桥实小的教改之路会越走越踏实,越走越自信。

    (韩燕清 夏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