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家长减负 解作业之痛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9-01-0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日前,《中国教育报》发布“2018中国家庭教育年度十大热点”,其中之一是“‘陪写作业综合征’刷屏朋友圈”。家长为孩子的作业着急导致心梗、脑栓塞、骨折,还有咬伤儿子的、调侃要嫁闺女求“亲家”辅导作业的……尽管这些都是极端的个案,但是“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却并非个别现象。这类问题之所以引起广泛共鸣,是因为众多的家长都有陪写作业的“切肤之痛”。

    在现实中,微信群里和微博上,总有家长关于写作业的各种吐槽:“985硕士,每天被00后作业虐哭……”“陪娃写作业,不仅是让当代女性快速衰老的真正元凶,更是破坏亲子关系的第一杀手!”“我何尝不想要二孩呀,可是想想辅导老大把我折腾得变态,就毅然断了这个念头……”

    布置作业,是老师为了巩固课堂教学所教的知识;写作业,是学生的本分。本是很自然的平常事,与家长无关。可当下“陪写作业”何以有这么大的魔性,让父母对亲生的孩子暴跳如雷、把家庭搞得鸡飞狗跳?问题的症结就是家长做了不该自己做、力所不能及却为了自己的孩子不得不做的事。“老师把家长逼疯,家长把孩子逼疯”,家长因为陪写作业伤害孩子进而伤害自己、伤害家庭的行为实属迫不得已。学校、媒体和教育行政部门不该一味地埋怨家长、要求家长。

    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说,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教育、妇联等部门要统筹协调社会资源支持服务家庭教育。落实习总书记的要求,充分发挥家庭在育人中的作用,当务之急是要缓解陪写作业给家长带来的巨大压力,从三个方面实实在在为家长减负。

    家长履行对学校教育教学效果的评价权、质询权、监督权。

    教育是一个体系,家庭与学校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作为教育孩子的两大主体,家长和老师为了共同的目标,彼此关系和谐、优势互补,受益最大的是孩子。

    但家校合作决不意味着家长做老师的事、老师做家长的事,而应该是各自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合作的基本前提是老师和家长真正了解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特点,明确自身有别于对方的法定责任,找到自己在教育体系中的准确位置,履行自身的法定职责。如果彼此的职责界限不清,把自己的该做的事强加给对方,难免相互掣肘,无异于强人所难。

    学生课上没好好听讲,课后作业一头雾水,学习成绩不佳,老师没有理由埋怨家长、让家长为作业所累,更不能把练习题发到微信群里,“剩下的事就是家长的了”。学校应做的是提高老师的课堂教学质量,指导家长发挥家庭的优势,在家中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不是为老师课堂教学补漏,当孩子学习的“拐杖”。

    家长不是学校教育的旁观者,不该是被课堂教学牵着走的“附庸”和“助教”。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家长必须有一席之地。对学生减负效果的评价,应当包括为家长减负的指标。因此有必要建立对学校和老师进行客观评价的体系,建立有利于家长讲真话、维护自身权益的正规平台,促进家长履行对学校教育教学的评价权、质询权、监督权,真正发挥家长在教育改革中的积极作用,落实为家长减负的必要措施。

    强化对家长的基础教育,让家庭教育真正回归家庭。

    学生课堂知识学习的内容本该学校负责,现在却是家长纠结于孩子的作业、考试成绩,占去了大量家庭生活的时间,必然削弱家庭的功能,大大影响家长履行家庭教育责任的意识和能力。

    “陪写作业”中反映出的种种问题,当然不排除家长自身各种不尽如人意的行为和教育素质的缺陷。但教育孩子是塑造人的活动,不是简单劳动,比任何工作都复杂。在我国,尽管近年来家庭教育被摆在了很高的位置上,其重要性被反复强调,但是在正规的教育体系中,并没有关于如何做父母的基础教育,没有家庭教育指导专业人才的系统培训,缺少指导和保障家长履行家庭责任的切实可行的规划和措施,难免导致家长对自身的角色定位出现偏差。

    习总书记再次提出的“四个一”是家长的本分,而家长不是无师自通的,需要接受“基础教育”,了解做父母的基本职责和法律底线、孩子应该享有的权利,掌握家庭教育的特点、规律和基本的方法,学习如何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等常识。只有家长获得正确的角色认知、有了准确的角色定位,当面对孩子、应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时,才能多一分理性,也有利于维护自身的权益,避免“耕了人家的地,荒了自己的田”。

    家长认真履行家庭责任,家庭教育回归家庭,才能充分发挥家庭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积极作用,这是学校、社会教育机构都替代不了的。

    为家长减负、支持服务家庭教育应成为重要的民生工程。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家庭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由于教育问题带给家庭的沉重负担,家长的精神压力有增无减,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受到严重影响。

    家庭教育涉及亿万家庭,是最具广泛性和基础性的教育,难度大,问题多。广大家长为孩子付出、为孩子烦恼,因为教育困难、能力不足而对孩子的问题无能为力,是最应当得到政府和社会救助的特殊群体。但目前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总体上对家长是要求多、服务少,指责多、引领少,口号多、务实少,导致家长承受着来自孩子、学校和社会的种种压力,是社会问题(尤其是教育问题)首当其冲的受害者。

    为家长减负,支持服务家庭教育,应该被当作政府的民生工程,而不仅仅就个体家庭孩子的教育说家庭教育。民生工程就需要有宏观规划、法律保障、政府支持,需要在指导服务者队伍建设、搭建平台、开拓市场等方面下真功夫。期待有一天,支持服务家庭教育的政策措施真正到位,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真正形成,家长能不为陪写作业所累,家庭才有和谐、幸福的生活,孩子也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作者系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著有《家庭教育是什么——家长学习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