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高校课外思政工作的实践路径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9-01-1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课外思政实践一直是思政教育和思政工作的重点,它能够促进思政工作在理论和社会实践上的发展,同时将思政的功能与价值落实到具体的社会实践和课外活动中,能够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课外思政活动中得到全面的发展。本文以分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对于课外思政工作的实践探索为例,去探讨高校课外思政工作更加行之有效的实践路径。

    开展思想教育专题学习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在思想教育和思政工作上面,一直强调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学校党委会依据社会实际来开展不同主题的专题学习会,并且以学校需求和学生的发展需求不断地调整学校阶段性的思政工作重点,以实现学校思政工作落实的有效性和具体性。高校思想教育专题的开展,不是为了重复思政课堂教育的内容,而是将思政内涵现实化看待,对于思政工作的现实要求的学习和思考,是高校思政课外实践的第一步,因为只有根据社会实践需求来审视思政教育和思政工作的理论内涵,才能获得思政工作社会价值的可能性。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召开“守纪律讲规矩”专题学习会为例,就是根据国家倡导的党内廉风建设而开展的,这类专题学习会能够引导高校党内树立正确的工作作风,引导高校党内人员以严于律己的态度参与到学校建设当中,以积极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促进良好校园环境的发展。

    加强多媒体下的思想交流与互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在思政工作的课外实践中,积极拓宽思想教育的传播渠道和交流平台,学校搭建了针对新闻传播与新闻宣传的网站和数字报纸,并且开展新媒体下的学生与学校间的交流活动,促进校方与学生、老师与学生之间平等互动。高校要引导思政工作的课外发展,需要突出学生能动价值。高校构建新媒体下的思政教育平台,一方面是为了能够更有效地传播丰富的教育资源,传导和宣传社会时事新闻,开拓学生的认知视野;另一方面,学校可以依托新兴的媒体交流形式,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联系,从而获取学生发展的动态需求,学校才能够给予学生发展适当的引导。高校以新媒体形式宣传思政教育资讯、传播思政教育资源,其目的也是为了能够实现学生学习、实践、发展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校的思政多媒体平台活动中,也是一种课外思政工作的实现形式。

    引导学生参与红色教育社会实践

    红色革命孕育思政教育的理论,同时也是思政教育实践的源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三原县陂西镇共建实习实践基地,这个建立在渭北革命根据地的实践基地为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引导学生切身感受红色革命实践和红色文化资源的感召力,从而增加自己对国家历史的自豪感,为增强自身参与到国家发展的自信心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红色教育能够给予高校思政工作有形的文化物质遗产和无形的文化教育资源,高校课外思政工作的任务,应当支持和引导师生参与到切实的红色教育当中,增强师生对于红色历史和红色文化的认知,从而加深他们的政治理解和现实理解。

    引导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以多种形式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文化活动和文化学习,丰富师生校内文化活动。高校课外思政工作的开展应当以潜移默化形式来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而更有效的方式就是塑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高校对于校园文化的建设,一方面要以一定的物力和精力去搭建校内文化场所,让师生在校园一隅能够感受到文化交流和文化学习的魅力;另一方面,高校开展文化活动要有一定的目的性或者主题性,以具体的文化特色交流作为文化传播的媒介,通过师生对于文化活动的学习与参与,让师生感受到文化的影响力,增强对于校园文化和学校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体验校园文化对于学校和自身带来的良性变化,促进自身与外在环境的共同发展。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杨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