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校劳育须破除三大误区
自全国教育大会重新将劳动教育提升到与德、智、体、美五育并举的高度之后,如何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过程中加强和改善劳育,成为一段时期以来教育工作者重点关注的领域。过去几个月里,带着同样的问题意识,笔者也在乡村中小学的多次调研中,观察和思考农村劳育的现状与改进的路径。我认为,农村劳育亟须破除三大“误区”。
其一,认为农村中小学条件有限,劳动教育无从入手,只能听之任之。确实有相当一部分农村中小学囿于师资等方面的条件制约,只能将有限的资源投注到数学、语文、外语等主科上,音乐、体育等课程尚且力有不逮,遑论劳动课。然而这毕竟是有着明确的教学大纲、列入课程要求的,因此绝大多数乡村中小学生的课程表中,劳动课仍然是必修的一门课程。不过,多番访谈下来,不难发现,这里所谓的劳动课,已主要沦为学生打扫教室、清洁校园环境的活动。这样固然并不脱离劳动教育的本意,却大大浪费了如此丰富的课程资源,是“捧着金饭碗要饭”。若说其他课程存在着巨大的城乡鸿沟的确是事实,这劳动课的课程资源,农村实在是富集得很!不少村小的房前屋后都有大片农田、菜地,教师们平日里自己也会下田耕作,为何不用好这一资源,让学生参与其间,双脚沾泥、手上带土,在田埂上体会“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深刻内涵呢?
其二,认为农村中小学生生于斯长于斯,劳动乃是本能,劳育多此一举。笔者挂职所在地是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四位一体”的国家贫困县。事实上,在很多中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外出务工是相当普遍的现象,我县就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常年在外。这势必产生大规模的留守儿童问题。留守儿童多为祖辈隔代监护,在他们成长的关键时期,恰恰缺乏父母的陪伴和悉心的教育。因此,尽管他们生长在农村,却也从小沉浸于祖辈的溺爱之中。有的祖父母在家中,不要说劳动,就是像洗衣、端饭一类的事也决不让孩子沾手,有的甚至包揽了孩子在学校里应做的卫生活。因此,农村孩子同样需要在生活实践中培养和树立自立、自强的精神。如果乡村中小学教师能够用好劳育这一“利器”,发挥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既促进孩子的人格成长与完善,又纾缓留守儿童的心理焦虑,还能够增进师生之间的情谊,何乐而不为?
其三,认为农业农村生产劳动技术含量低,提升学生能力水平还是靠主科。不少乡村教师自己就低估劳动教育的重要功能和价值。数学、语文、外语等主科教师都能办理相应的教师资格证,音乐、体育、美术等教师的专业属性也十分鲜明,唯独涉及劳动教育,似乎任谁都可以教,根本无需认证。进而,把劳动教育搞成了“劳动改造”,劳动常常被教师作为用来惩罚调皮学生的手段,学生也就只能带着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去劳动,逐渐形成劳动与惩戒之间的惯性勾连和学生厌恶劳动的条件反射。应当指出,那种蔑视农业生产、鄙夷农村劳动的观点是错误的。乡村教师应当教孩子们懂得,农民是最具创造活力和创业精神的群体:既会种地、也会盖房、还会做工、又懂得开动农机、更会做小买卖,恰是一专多能的典型。乡村中小学的劳动教育的确需要因陋就简、就地取材,但劳育的“质料”却绝不简单,它蕴含着丰富的内涵,能够极大提高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内在动力。广大乡村教育工作者应当带领孩子们认知乡土、接触广袤大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高水平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作者系上海财经大学副教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