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中小学生减负期待家庭教育助力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9-01-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编辑部评论

    近年来,有多个省份颁布了家庭教育促进条例。日前正式实施的《江西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还针对中小学生学习压力过大等情况,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保障未成年人的睡眠、娱乐和体育锻炼时间,不得加重未成年人学习负担。在为中小学生减负的背景下,这让我们思考家庭教育的不当,对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应该承担多大责任。

    学业负担重等青少年成长中的难题,和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有直接关系,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教育部2015年出台的《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把这方面的问题概括为家长重智轻德、重知轻能、过分宠爱、过高要求等。而现阶段表现更为突出的,是一些家长过度追求分数和升学。对中小学生来说,更为重要的体育锻炼、良好生活自理习惯、感恩父母、诚实为人、诚实做事、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等得不到充分发展。由此导致青少年终身发展的多种可能被削弱,最终走向家庭教育良好愿望的反面。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对孩子的学业施加过多压力,这是个老问题。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竞争意识和竞争压力,正越来越多地通过教育向中小学生传导。因此,为中小学生减负,只从学校一方面努力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家庭教育的密切配合。虽然大多数家庭都希望孩子的教育环境宽松一点,减少孩子学业压力带来的焦虑,但家长们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也是教育的参与者。只有转变家庭教育观念,严格遵循孩子成长规律,尊重孩子的合理需要和个性,自觉遏制学校减负、家长增负,不问兴趣、盲目报班,争做“虎妈”“狼爸”的冲动,才能不断提高家庭教育的有效性,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根基。作为担负家庭教育主体责任的家长,必须主动改良家庭教育观念,而不是总希望别人先改变,甚至盼望有朝一日所有的教育难题都得到“根本解决”。

    全国诸多省份颁布家庭教育促进条例,既说明家庭教育承担着提高育人水平的责任和使命,也说明我国目前的家庭教育水平,还远远不能适应和满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求。令人欣慰的是,从教育部颁布的家庭教育指导意见,到部分省份的家庭教育促进条例,对于政府推动家庭教育的发展,充分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加快形成家庭教育社会支持网络,以及完善家庭教育工作保障措施等,都有精心筹划,关键就看能否落实落细。应该看到,相对于家庭教育发展的现状,相对于4亿多家庭的巨大需求,这都仅仅是开始。目前,无论是家庭教育专业水平的提高,还是管理服务体系的建设,都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家庭教育的改良,可以为减负甚至为整个教育的改革发展创造更好的社会环境。教育部等部门2018年底联合发布的《中小学生减负措施》,也提醒家长要切实履行家庭教育职责,理性设置对孩子的期望值,避免盲目攀比、跟风报班或请家教给孩子增加过重课外负担。实践证明,如果没有家庭教育的配合,中小学生的负担要减下来,难度是非常大的。为中小学生减负,是事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大事,是非常严肃的工作,家长同样需要以严肃的态度来审视家庭教育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