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评先评优不可游戏化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9-01-1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年末岁首,又到了评先评优的节点,在大多数中小学校,上至校长,下到教职员工,都将之看作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可也有学校把这项工作视作“烫手的山芋”,反而用游戏心态对待之,因为评先评优一般有名额限制,很容易得罪人。于是,原本严肃的工作就出现了游戏化、娱乐化倾向。具体的表现之一是“排排坐,分果果”。

    实际上,这种方式对学校教育工作的开展并无益处。众所周知,学校每项工作都要靠全体教职员工一心一意地落实,在具体落实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因为职业认同、素质能力等差异,工作效果也会不同。如果不通过科学的考核方案去评价,最终落实多劳多得、优劳优酬,那学校的公信力何在?而且,此种方式对增进同事之间的感情无益。我曾经与一位中学校长交流,这位校长认为学校里理想的管理是文化管理,有一种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在校园里荡漾,让师生在这样的氛围里感觉到工作是快乐的、人生是幸福的。最可怕的是一种消极颓废的文化氛围在校园里游走,这样会让师生处处纠结不已,时时只想着如何逃离。

    不负责任的评先评优考核对教师自身发展也无益。每位教师的内心深处,都有成为好老师的愿望,都希望得到学校领导和同事的肯定与好评,自然都希望年终将一年的工作拿出来“晒一晒”。一旦付出与回报不符,难免心灰意冷。

    这种将年度评先评优工作游戏化、娱乐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现已无法考证。记得上世纪80年代,有一年我所在的学校有了一个评优指标。校长通过摸底发现有两位教师符合条件,于是安排他俩在全校教职员工大会上述职。两位教师都列举了自己的教学成绩和班主任工作。一位教师表示,班上有学生生病,他总是第一时间亲自送医院。另一位教师则说:“我每天早晨带学生跑步做操,学生从年头到年尾没有生病的。”结果可想而知。此事虽已过去30多年,但我依然记忆犹新。

    因此,一年一度的总结评比,还要认真严肃对待。对学校而言,可以通过总结成绩、查找不足、提振信心,让所有教师都有满满的获得感。对教师个人而言,可以通过述职,尽可能晒晒自己的不平凡,把成绩讲够,把不足讲透,给同事以学习和查找自身不足的借鉴。如此这般,才真正让年度评先评优工作起到应有的作用。

    (作者系湖南省浏阳市教育局原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