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合作共育机电行业杰出工匠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9-01-1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机电一体化技术DIT合作办学班第三届毕业生获得毕业证书 近年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两次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工业机器人技术赛项一等奖。

    初冬时节,坐落在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曹妃甸的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内依然绿意葱茏。在自动化工程系国家骨干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一个个宽敞明亮的实训区内,有的学生正在动车组技术实训区听教师讲解动车组电机与电器装调的课程,有的学生正在工业机器人实训区进行编程操作;在自动化生产线实训区,一名来自都柏林理工大学的外籍教师正在指导学生熟悉自动化生产线的维护、调试原理。

    据唐山工职院院长张建军介绍,作为国家示范性(骨干)优秀高职院校和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学院一直把培育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作为办学目标,集中精力打造优势专业和专业群,在服务装备制造业发展中建设机电一体化专业及专业群、在产教融合中深化专业内涵、在校企合作中协同育人、在中外合作中提升专业标准和国际化水平——为区域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培养了一大批杰出工匠。

    紧贴产业,明确专业发展定位

    “立足唐山高端装备制造业,对接河北省战略新兴产业,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国制造2025、装备制造产业振兴计划等国家战略,支撑唐山国家火炬计划机器人特色产业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装备制造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是我们专业及专业群建设的定位和目标。”提起专业设置和建设的定位,张建军开门见山。面对唐山独特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唐山工职院2001年开始设置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2010年增设机电一体化机器人方向,2013年与爱尔兰都柏林理工大学(DIT)自动化工程专业开展国际合作办学,2016年立项为河北省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中期验收获得A级,前不久又入选河北省高水平专业建设项目。近20年来,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有力带动了工业机器人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等专业在内的智能制造专业群的建设。

    产教融合,全面深化专业内涵

    为做大做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唐山工职院着力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教学团队、实践教学基地、专业国际化和专业质量保证上细做文章。

    自动化工程系主任王凤华说,学院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上实施了校企合作、专业深化“双主体”育人模式。在校企协同、实施现代学徒制过程中,实现了“学校+企业”情境育人、“师傅+教师”双师授课、“学生+学徒”角色融合、“线上+线下”全程管理、“技能+素养”并重培养;在实施“订单”培养中,依托学院牵头组建的河北省曹妃甸工业职业教育集团,联手知名规模企业,实现了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在实施“工学交替”工程中,学生分阶段在“学院、企业”交替进行“理论、实践”学习。

    一流专业教学团队,是确保专业建设水平的根本。唐山工职院立足培养国际水准“双师型”师资队伍,创新教师引培机制,选派机电一体化专业群教师参加国内外培训和到企业挂职锻炼,打造了“一专一兼”合理化、有活力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如聘请中车唐山公司、三友集团等企业的全国劳动模范、高级工程师等44位企业领军人才、能工巧匠承担专业课程教学,课时比例达40%以上。企业兼职教师与专任教师共同备课、参加职教培训及会议,合作开展课题研究。

    产教融合,是唐山工职院专业建设的最大特色。多年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通过与企业工作岗位(群)紧密对接,创新建立了5种产教融合模式,建设了一流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如依托学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实施校企干部教师交叉任职,产学研一体化,形成了“前校后厂、产学一体”模式;通过引入“万人计划”专家创建的唐山拓又达科技公司,实施“协议制”管理,建成机器人制造及控制生产性实训基地,形成了“引企入校、校企组合”模式;与长春合心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共建混合所有制企业,校企双方确定产品结构、生产方式、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依托省级示范院士工作站、增材精密制造研发中心,与相关企业共建校企协同创新中心,促进了科研成果转化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在校外企业车间共建职工培训与学生实习共用的“学习岛”,选用更新生产设备,配备一流的工程技术人员,使学生掌握更前沿的技术,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为保证人才培养高质量,唐山工职院还创新专业质量保证机构,多元参与专业诊断。由校企双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专业教师代表以及本专业每年级至少两名学生组成的专业运行管理委员会,对专业运行和课程育人情况进行过程性诊断。实施企业外考官和学术外考官“双外考官”工作机制,确保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的职业性和学术性。与此同时,还依托CRP校本数据平台,实施“听、诊、研、改、核”,形成“督导专家听课,提出诊断意见,教师团队教研,任课教师改进,督导专家复核”完整流程,保证了课程教学质量。

    开放办学,提升专业国际化水平

    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引进国际优质资源,开展实质性国际合作,是专业办学的又一大亮点。

    近10年来,学院引进爱尔兰都柏林理工大学(DIT)专业教学标准,将29门专业课程融合、优化,重构适合企业转型升级需要的课程体系。其中,42%课时由外籍教师担任,58%课时由具备留学经历、经DIT培训认证的教师担任。依托APEC绿色技能项目、国家教育部门与联合国儿基会“生活技能开发”青少年教育合作项目,将绿色发展的理念和生活技能要素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开放办学,也为区域搭建了共享国际优质资源的平台。近年来,学院外籍教师为曹妃甸港集团、三友集团解决了港口机械设备和污水处理设备检修中焊接工艺的许多技术问题。

    成效凸显,师生在国际国内大赛大放异彩

    准确的专业定位、产教融合的培养模式、开放办学的理念,使唐山工职院机电一体化专业及专业群建设实现了高水平发展的“四个提升”。

    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提升。学生获全国高职院校工业机器人大赛团体一等奖两次、三等奖两次,获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移动机器人项目省选拔赛一等奖、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全国机械行业选拔赛移动机器人项目团体一等奖、“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移动机器人项目团体一等奖等。毕业生被中车集团、三友集团、中冶集团、首钢京唐、曹妃甸港口等大型企业录用,成为技术骨干、杰出工匠;5名学生赴爱尔兰接续本科学习,两名获得爱尔兰国家奖学金及社会资助百万元,其中1名以专业优异的成绩同时收到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爱尔兰圣三一学院等8所国际知名院校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涌现出享受国家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河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突出贡献技师、技术能手。全国劳动模范、中国中车首席技能操作专家、学院兼职教师张雪松说,唐山工职院的学生上手快、用得上、留得住,这源于校企双方本着“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原则,在体制机制创新、学生顶岗实习、课程及教材开发、毕业生就业等方面开展的全面合作。

    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得到提升。专业教学团队中有23人先后获得国家、省、市荣誉称号,专业团队成为全国巾帼文明岗、河北省优秀教学团队。

    服务社会能力得到提升。建设期内,学院为唐山三友集团、唐山港集团等大型企业开展技术服务20余项;专业教师研发的专利产品“便携式有源液压测试仪”应用于中科院500米口径大型射电望远镜(FAST)项目中,成功解决了液压促动器内部泄漏检测难题并提供事前预警;研发的“高精度皮带秤”,应用于港口散料货物的精确、快速、连续计量,精度达到1‰,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每年为企业开展技术、技能培训、鉴定等社会服务达2000人次以上。

    示范引领作用得到提升。学院专业群建设经验在2018年6月全国“高职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实施工作暨骨干专业(群)建设研讨会”上作典型交流发言;《推进产业元素融入,提升专业教学水平》《杰出技术技能人才——杨珍明》案例入选2017年国家高职质量年度报告;专业基地每年接待300多个中外团队考察交流,使专业引领示范作用不断增强。近期“紧缺专业教师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名师工作室”国家级别培训班又在该学院开班。伴随专业及专业群高水平的建设,唐山工职院的优质校建设示范效应在不断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