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立德树人大文章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9-01-2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现实中有音乐发烧友,有王者荣耀发烧友,大家可以把我当作国际关系问题发烧友。我和同学们一样,在信息化时代比较关注世界形势、时事政治的发展动态,这次讲座就当作和大家分享一个发烧友的心得和体会吧。”这是东北林业大学党委书记张志坤在给学校本科生上“形势与政策”课时,与学生聊家常,他的课被学生们称为“去晚了就抢不到座位”的“金课”。2018年,张志坤多次为本科生上思想政治理论课,讲授了“全球与我国安全形势”“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影响”,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2000余名学生在现场聆听了讲座,讲座深受学生欢迎。

    “一定要好好关心孩子成长,后续关爱措施要及时跟上,让孩子感受到东林大家庭的温暖。孩子没有了父母,在东林,老师就是他的家长。”在2018级本科生报到现场,前往“接新生”的校长李斌得知一名汶川地震孤儿来东林就读,现场作出指示。“简历做得怎么样?”“好工作就像哈尔滨的春天,早晚都会来的。”“到了工作岗位上要牢记父母和师长的叮嘱,踏实做事,本分做人……”在2019届毕业生供需洽谈会上,李斌校长与学生们交流求职进展。从接进校门到送上岗位,东林书写的是一份合格的立德树人时代答卷!

    领导干部接地气,广大教师扬正气,课程育人冒热气,学生成长有朝气。在书记、校长的带领下,东北林业大学抓牢思想政治教育这条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新时代的东北林业大学,正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新气象。

    加强党的领导

    坚决打好为党育人“协同牌”

    全国教育大会强调:“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东北林业大学把抓好党建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一方面压实党委责任,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和把关作用,确保党牢牢掌握教师队伍建设的领导权,另一方面重点抓支部建设和队伍建设,通过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基层党组织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切实把思想政治工作这条生命线,紧紧抓在手上,扛在肩上,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协同性。

    “学校通过五个‘强化’,占领意识形态工作的高地,建立起防范意识形态问题的‘防火墙’。”东北林业大学党委书记张志坤介绍说。张志坤所说的五个强化,是指强化领导、强化理论、强化研判、强化阵地、强化网络。强化领导是学校成立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定期开展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监督检查,确保守土尽责。强化理论是常态化、制度化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成立校内宣讲团巡回宣讲,在校内宣讲52场,受众7000余人。开展中层干部、二级党组织书记、师生党支部书记十九大精神培训。党委书记带头、校领导班子带头作意识形态专题报告、讲党课,提高干部师生理论素养。强化研判是党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开展师生思想状况问卷调查,掌握师生思想动态。全面排查各级党组织意识形态工作风险点,形成高质量分析报告,为学校党委提供决策参考。强化阵地是严肃教学纪律,确保课堂正确的政治和舆论导向。坚持各类论坛讲座审批把关制,绝不给错误思想和言论校内发声的机会。主流媒体持续传播东林好声音,提高学校美誉度。强化网络是成立学校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组建网络评论员队伍,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上传播活动,加强官方微博、微信、微视频等新媒体平台建设,做好舆情研判与应对,确保网络政治安全。

    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党的十九大要求把包括高校在内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东北林业大学立足党的事业发展全局,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出发,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与时俱进的能力,先后开展了党员扶贫、校企党组织共建、“支部书记培训+”等活动,把支部建在班级上、学科上、专业上;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建立了基层党组织书记述党建、工作例会、党员干部讲党课等制度,二级党组织书记每两个月进行一次集中的工作交流研讨,积极探索按学科、按专业、按学术团队建立师生联合党支部,把《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意见》落在实处。“党员人数占在岗职工的64.56%,发挥好党员的模范作用,带动全体教师队伍就有基础、有抓手。”党委书记张志坤表示。

    “要精心培养和组织一支会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政工队伍,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在日常、做到个人。”东北林业大学建强辅导员队伍,选优配强党务工作者,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开展师德师风主题教育实践,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研究制定《教职工师德“一票否决制”实施办法》《师德考核办法》,引导广大教师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统筹建设两支队伍,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与学生工作干部队伍协同育人实施办法》,思政课教师兼任辅导员,辅导员讲授思政课,实现了两支队伍身份互通、业绩互认、工作互补。

    “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东北林业大学通过构建长效机制、扎紧制度笼子,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一是构建长效机制。实现党委中心组学习严格化、校领导上讲台制度化、领导干部学习规范化、教职工理论学习经常化。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每学期至少召开1次专题会议,专门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情况。二是扎紧制度笼子。修订和制定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办法》《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制度》等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校、院两级领导听课制度和教学督导制度,将‘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理论学习与研讨交流相结合、政治学习与开展业务相结合’贯穿制度建设始终。”东北林业大学党委书记张志坤表示。

    建好课程思政

    精心设计三全育人“示范牌”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东北林业大学校长李斌表示,为了让每门课程都上出“思政味儿”,东北林业大学不断加强课程思政建设,通过本科教育思想大讨论,让教师充分认识到每门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的重要性。在学校开展的“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立项评选中,有160余门课程主动申报,经组织评选,最终选出133门“示范课”。

    现在东北林业大学校院两级“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领导小组已经正式成立,统筹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学校设立了专项经费,建立专题培训机制,提升教师能力,健全考核评价体系,强化教学质量评估,着力形成“课程思政”的经验做法。把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职业素养、生态文明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的理念已经在润物无声中逐渐形成。

    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东北林业大学推进“思政课”特聘教授制度,努力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上下功夫,在提高授课艺术和水平上下功夫。学校设立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文化与教育研究中心,依托研究平台,凝练研究方向,紧跟学术前沿,开展创新性研究,采用课题导引、专题深化、问题交流的“三题教学法”,补齐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理解不深的思政课教学短板,增强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为了更好地学习宣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更好地落实以本为本和“四个回归”的精神实质、研究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等,学校开展了以“回归、改革、创新”为主题的本科教育思想大讨论,找回、找到、找准东林自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领导带头讲授党课,带头宣讲形势政策,引导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树立强烈的民族观念和家国情怀。学校出台了《东北林业大学“树人工程”实施方案》,广泛开展各类主题实践活动,实现了价值引领与实践养成相结合。创新评价机制,探索完善学生成长评价制度,在全国高校中,较早地开展实施了德育学分制。

    弘扬生态文明

    磨砺擦亮东林育人“特色牌”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作为生态文明底色浓重深厚的高等学校,东林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奋力培养“绿水青山”建设人才,让绿色担当的底色更加鲜亮,让绿色守望的主旋律更加响亮,让绿色发展的前景更加明亮。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先后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生态社会文明”“生态伦理学”“生态哲学”“生态文化学”等课程,是国内首先建立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的高校之一。打通“专业”与“知识”的视域,常态化开展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研究、资源节约调查、科技兴林服务、生态文明宣讲、“低碳环保”宣传、生态边城绿色调查等生态教育主题特色实践,传播生态文明知识,提高社会公众生态文明意识,破解实践育人“最后一公里”难题。

    东北林业大学成立了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依托学校帽儿山实验林场获评首批国家级别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组建黑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智库,获批成为黑龙江首批重点培育智库,智库在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决策咨询等方面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黑龙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立足东北,面向全国,从政策、学理、实践、机制等不同层面开展战略谋划、系统研判,提供高质量智库产品,先后开展了国家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政策法规研究、黑龙江省森林资源监督管理体制改革政策理论研究、东北国有林区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研究,参与制定《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2010—2020年)》,推动办学发展、涉林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契合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需求。

    东北林业大学更好地发挥平台优势,深入学习贯彻生态文明思想,组织师生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意义、理论创新、实践应用、教育传播等问题开展研究和实践探索,参与编写《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文集》,启发、教育青年学生参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热点问题研究,实现学术研究反哺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引领学术研究的良好局面;更好地发挥人才优势,马克思主义学院被列为黑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马院,多名教师荣获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教学骨干称号,成功申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组织召开生态文明与生命教育全国学术研讨会。与黑河学院联合举办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学术研讨会”,加强理论研究。

    立足龙江大地

    主动谋划振兴发展“服务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