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农村中学的“逆袭”之路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9-04-1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基层蹲点记

    一场重要的校务扩大会,正在已经拆掉了一半的河北省平山县古月中学办公楼的一楼会议室进行。

    会议有两项重要的议题:招生宣传和合作办学。

    “韩校长你带领政教处杨晓波主任,一定要把今年的摸底问卷和招生宣讲页做好,务必在5月入校入户宣讲前准备好。”会议主持人、古月中学党支部书记常俊光首先向主管招生工作的副校长韩秋丰布置任务,“尤其要把‘读音乐美术班的优势’和‘解除存在的疑惑’这两个部分继续说透,把2018年我校学生考上重点大学的最新情况加进去。”

    “常书记,接下来的两周,我们还是按照以往给每位校领导安排一所初中,对全县所有初中进行全覆盖式的宣讲安排,并准备好摸底问卷和招生宣讲页。”韩秋丰回应说。

    作为一所普通的农村中学,古月中学曾经面临生源减少、质量下滑的困境。从1998年开始,为了避开外面重点中学的锋芒,学校决定走一条艺术特色教育的“逆袭”之路,以实现错位竞争、特色发展。

    会议开始前,回忆起当时的困难,副书记齐国军向记者连用了三个难:招生难、教学难、收费难。

    在中师毕业后就一直扎根农村教育的齐国军看来,让农村的孩子学唱歌、跳舞,家长都会摇头。“他们认为这是‘不务正业’。只有通过文化课考上大学才是正途。”

    怎么办?挨家挨户去宣讲!

    “走访十户,能有一个报名就不错了。”齐国军回忆说,“当时,在走访中,我们也搜集了家长关于走特长道路的困惑。针对这些困惑,我们也重新明晰了办学方向,并最终形成针对性的宣讲内容。”

    1998年,经过所有中层以上干部的拉网式宣讲,古月中学建校历史上第一个音美艺术班成立了,音乐生25人、美术生25人,齐国军任班主任。

    古月中学位于“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平山县西部深山区,当时学校没有一名科班出身的音乐美术教师,甚至连像样的功能教室都没有,何谈艺术发展?

    “下面,我们讨论一下合作办学的事情。”常俊光说,“后天我就要去北京和中国戏曲学院谈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的事情,大家有什么想法和建议?”

    “我们还是要像1998年和河北师范大学开展艺术合作办学那样,把我们的教师派出去学习。”校长魏风仙首先发言,“把我校‘半路出家’但又有兴趣的特长教师送出去提升专业水平。”

    齐国军随后发言:“除了派出去,我们还要引进来,就像2017年与首都师范大学合作,成为他们的研究生社会实践示范基地。”

    常俊光听着听着就放下了手中的笔,他说:“就是我们的条件太差了,如果综合楼能尽快完工就好了。”

    常俊光指的,正是只剩下一半的办公楼旁边、正在建设中的综合楼。去年,平山县委、县政府投资920万元,拆除原有办公楼,为古月中学兴建一栋建筑面积达4667平方米、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五层综合楼。但办公楼全部拆除,将面临教师无办公场所的尴尬局面,于是,就只拆除了影响工程施工的半栋楼,留下了另外一半供教师使用。

    同样面临“钱”的困难,古月中学坚持咬牙挺过去的还有高三的集训和联考。不菲的费用阻挡了很多追求艺术梦想的农村孩子。

    “我们的办法就是,把集训的团队请进来。”会前,齐国军向记者介绍,相比大多数艺考生奔波于各大城市,“请进来”省掉了很多成本,“他们看中的是我们艺术考生的规模,这证明我们走特色发展之路收获了溢出的规模效益。”

    马上,古月中学又能大幅降低集训费用。学校已经连续三年派出教师进行集训和联考的相关培训。在不久的将来,古月中学的艺术考生足不出校就能参加集训。

    20年过去了,艺术生从起步时的50人增加到了今年的510人,包括1300多名重点大学学生在内的3000多名优秀毕业生从这里走出去,一所农村中学实现了完美“逆袭”。

    “散会!”常俊光话音落下,转头向窗外望去,那里,崭新的综合楼正拔地而起。

    本报平山4月12日电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