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之道 道法自然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01-1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教育像农业,要遵循它的自然规律。”

    “教育需要自主体验才能完成。”

    “教育就是更大限度地为每个孩子个性的发展创造条件,提供可能。”

    “我们要让学习真实发生,让学生按自己的方式生长。”

    这是深圳市龙华区松和小学校长吴少文常挂在嘴边的话。“在自然中受教育、在儿童中循自然、在教育中求自然。”自2004年任校长以来,这是他一直坚守的办学思想。多年以来,倡导自然教育的他,在这个喧嚣浮躁的世界中安静地前行,在粤港澳大湾区这片教育沃土上默默地耕耘。

    我曾经问过他,为什么要做自然教育?他说:“人们在现代工业社会城市化的进程中,不知不觉与自然的割裂越来越深。在深圳这个经济发达的现代化都市,儿童的‘自然缺失症’尤为突出,他们缺少与自然的接触,缺乏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对生命的关怀。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常思考,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能为孩子们做点什么呢?”这么多年,秉承着一个教育人的使命与担当,吴校长一头扎进了自然教育的实践中,沉醉着,幸福着,探索着,也收获着。

    吴校长主张营造田园牧歌式的校园环境:有一片绿油油的稻田,一方垂柳环绕的鱼塘,鱼儿在水中欢快地玩耍,孩子们课间则在小桥边嬉戏,他们可以随时在校园里探索自然的奥秘。用“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形容这样的校园空间更为合适。

    和吴校长漫步校园里,他望向两个正在花丛中专注地观察小虫子的孩子,高兴地说:“我们给孩子创造可以进行自然科学实践的环境,让他们产生兴趣,并在观察和探索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以自主体验式学习替代以接受为主的传统教学,孩子们以自然为师,在真实的情境中研究探索,学习自然会发生。”

    基于多年的教育实践探索,他提出了一套新的达成办学目标的路径:空间设计田园化、课程体系清新化、校园文化生态化、实践探索综合化。

    空间设计田园化

    吴校长认为学校教育应该把重点放在自主体验上,只有学生在自主体验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知识,才能真正内化成他的生活经验,从而转化为能力。基于这样的思考,他开创微自然教育场域、实施微自然体验教育,让孩子们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自主体验、建构知识、获得能力。

    他还特别注重自然体验与劳动教育实践。在他的带领下,校园内外设置了真实的微自然生态情境,打造了泛化体验式学习空间,包括水稻田、百花园、生态池、古树林等各类学习体验场。校园环境清新明朗,雅致诗意。学校尽力创设孩子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让他们接近自然、了解自然,充分释放孩子的天性。学生们在体验场里学习种植水稻、野果、蔬菜、花卉和养殖鱼、龟等。孩子们的学习状态从被动转为主动,所获得的成长从知识扩展为能力、素养,获得信息的渠道从单向转为多向,学习的路径也变得更加多元。

    课程体系清新化

    吴校长认为课程的独特价值就是尊重某一个特定孩子的需求和不一样的成长方式,并为他们个性化的成长提供条件、搭建平台。因此,课程系统必须是开放的、包容的,当然还必须是适切的。

    在进行教育探索的历程中,他结合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当地的教育资源,建立了一套“清新自然”的课程系统。该系统旨在让儿童在自然中受教育、在教育中求自然。该体系在发展基础学科的前提下,积极实施扩展课程,实行基础学科课程校本化,并以学科形态课程、活动形态课程、探究形态课程和职业形态课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分级阅读、生活中的数学、生活美育、足球、舞蹈等十多门课程走进了课堂。各学科“打破”与“重构”。学校按课型和主题对教材进行整编和统筹,进行主题式统整课程探索,践行“清新自然”的课堂教学理念,全面深入地开展“学科前置性研究”的课程模式研究。活动形态课程按其内容主要划分为学科活动、科技活动、体育活动、文学活动、艺术活动、公益活动6个大类,并分别探究与活动内容相适应的实施方式和评价方式。探究形态课程重在发展学生创新能力。根据探究课程的“内容—功能”,学校把探究形态课程分为科技创新发明、创意设计制作、社会公共问题、生命健康与成长、自然科学实验、动植物生活习性、人文艺术、学科拓展应用等8大门类探究活动,形成了调查、观察、设计、实验、探究等5类教学类型。这丰富了探究形态课程的实施样态。职业形态课程重在发展学生职业能力,主要是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生活教育和财商教育为基础,开发职业形态课程并推进实施。如“果香小镇职业体验”“二十四节气”等系列活动,学生们在活动中体验种植管理、市场销售、品牌宣传、环保宣传员等多种职业,使孩子们在“活”的教育中收获“活”的知识。

    “清新自然”课程系统着眼于培养适应未来的学生,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其体系架构的完备性和内容的丰富性体现了吴校长以人为本的理念。

    校园文化生态化

    在自然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学校的校园文化逐渐形成了完整的自循环生态系统。以德育课程设计为例,学校根据低中高年级学生不同的生理及心理发展特点,确立了各学段不同主题的德育活动,并常态化地实施推进,以确保德育活动的成效性和完整性。

    一年级以良好习惯养成为主题,开展“迎接小一新生”活动;二年级以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和提升为主题,联手家长,开展生活自理能力比赛;三年级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为主题,开展“家乡美食齐分享”等主题联谊活动;四年级以环保意识与行为为主题,组织学生参加“废纸再生”“垃圾分类”“环保知识竞赛”“环保时装秀”“环保手抄报”等活动,并建立德育体验基地,组织学生参加“水稻育苗”“水稻种植与收割”“玉米种植”“美美油菜花田”“瓜果栽摘”等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五年级以良好健康心理品质、交通安全为主题,邀请新区讲师团知名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到校为家长举办专题讲座;六年级以感恩父母、感谢师长为主题,开展“六年级话别活动”,内容包括毕业班“校长杯”篮球精英赛、话别会、制作毕业视频、毕业相册、毕业纪念墙、毕业生风采、祝愿瓶、毕业赠语等,让学生在离开母校之际,感恩父母无私厚爱,感受师长及学弟学妹的诚挚祝福。

    同时,德育处与教学处合作,针对各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制定德育目标,依托班队活动课、综合实践课,积极开展系列化校本德育实践课程。系列课程包括:礼仪教育、诚信教育、意志品质及挫折教育、感恩教育、生命安全教育、环保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国际化教育、创新教育等。学校通过创设具有真实情境的课题项目,加深学生对生命、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如开展水果制电池发电、废弃油脂制绿色肥皂、“童”心协力让垃圾回家等活动。

    孩子们经过6年德育的浸润,将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少年,也将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一个合格的公民。教师队伍更是充满活力和能量的学习共同体。走进吴校长的教育探索园地,你会深深感受到,无论是学生文化、教师文化,还是管理文化都呈现出蓬勃向上的、探索不息的样貌。

    实践探索综合化

    吴校长说他刚来到松和小学,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破局的抓手,他首选综合实践。未来两年,他将结合校园文化与现有教育资源,开展比较成熟又经过实践论证的深耕自然体验式特色实践课程,如“稻田探索 STEAM”“野果寻踪”“习习凉风品茶香”等活动。

    他说,未来的学习,一定是无边界、泛在化的、个性化的。学生的学习方式一定是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学校要多路径综合发力,想尽办法,穷尽可能,为孩子们个性成长搭建各种平台,建设更多“跑道”。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一名校长,不仅要有敏锐的、前瞻性的眼光,更要具备有责任、有担当的使命感,努力为孩子的成长创造各种条件,才能在本土培养出服务于大湾区建设的一流人才。

    吴校长在原来工作过的学校,苦心孤诣耕耘8年,让一所村办小学华丽蜕变为一所具备丰富教育资源和现代化教育功能的区域品牌名校。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科普教育示范基地”“深圳市绿色学校”“深圳市阳光体育活动先进学校”和“龙华区德育示范学校”;其独创的“生态体验模式下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课程的构建与实践”荣获广东省中小学特色学校建设成果评选一等奖;“清新自然课程体系”入选2019年深圳市好课程“学校课程体系优化项目”。

    提及这些成绩,吴校长淡然一笑:“跟别人比,这些都微不足道。”此时,我看到了一个极具未来眼光和战略思想的、散发着光芒的实干教育专家。深圳教育需要这样的改革家和实干家。

    “善教育,法自然”这是吴少文校长秉持的教育理念,也是他多年进行教育探索的成果。尊重每一个学生成长的自然规律,运用自然教育的方法,实现人力与自然力、人文与自然的完美融合,使学校充盈着清新自然的力量,让学生充满着勃勃的生命活力。如今吴少文校长在新的工作单位——深圳市龙华区松和小学,将继续贡献他的智慧,承担着一个粤港澳大湾区校长的教育使命,在教育之路上砥砺远行,奔跑逐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