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农学院:专家下田入户助生产
春耕时节,天津农学院农学与资源环境学院研究员谢晓东忙完盐碱试验地春播后,马不停蹄地驱车170多公里来到蓟州区,选择适宜试验地块,开展藜麦生态适应性鉴定工作。转天,他们又匆匆赶到静海区子牙镇和蔡公庄镇,就藜麦春播试验地选择、生产安排,与当地有关部门进行深入沟通,并相继在两个村开展藜麦春播试验。
蔡公庄镇顺小王村作为典型的农业村,长期以来农业产值较低。如何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提升农民收入,是农业生产需要面对的问题。
谢晓东团队近年从拉美以及北京、甘肃、云南等地引进多份藜麦优异种质资源,在此基础上开展品种创新,筛选出适合天津地区生产的藜麦品种,今年在村里重点推广。团队还引进藜麦全覆膜旋耕精量穴播联合作业机一台,该设备具备旋耕、施肥、喷药、播种等多种功能,大幅度提升了春耕工作效率,得到村民交口称赞。
“我们积极服务春耕备产,希望推动藜麦产业在津沽大地落地生根,推动盐碱地春小麦的遗传改良,为农村产业兴旺和脱贫攻坚贡献力量。”谢晓东说。
大港马棚口二村村民王学治,今年年初正进行菲律宾蛤仔越冬养殖,如何应对池塘结冰期让他一筹莫展。天津农学院水产学院研究员郭永军通过电话和微信对他进行了技术指导,帮助他解决了难题。
疫情发生后,郭永军团队持续为天津沿海地区养殖户开展线上技术服务:对牡蛎产业进行调研,了解冬季牡蛎的采收与销售情况,指导春季牡蛎资源增殖措施,并协助企业进行网络平台销售;指导企业进行贝类池塘越冬养殖、单细胞藻类培育以及贝类苗种繁育……3月中旬后,郭永军还带领团队来到沿海地区开展现场指导。
进入4月份,他们指导养殖户开展滤食性贝类的池塘养殖生产,并进行苗种投放,陆续投放了菲律宾蛤仔等贝类苗种,养殖水面达到1万余亩。在苗种放养的过程中,郭永军在塘边全程指导,直接参与放苗,保障了苗种的存活率。
孙英峰是天津农学院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学院副研究员。疫情发生以来,他采取远程病理诊断技术,累计为50多家生猪散养户解决了春季常见的生猪产房腹泻、断奶保育仔猪呼吸道疫病等问题,大大降低了生猪死亡率,为生猪稳产提供了保障。
“在孙老师的指导下养猪,生猪存活率与经济收益得到极大提高。”生猪养殖户秦建光说。
与此同时,孙英峰还大力助推天津食品集团“百万头生猪”项目。通过电话视频会议,他先后向天津市多家生猪养殖龙头企业详细讲解了疫情下生猪养殖场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保护人畜安全等热点问题。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