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特色“生活力” 培育多元发展好少年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第三实验小学在办学过程中,努力践行“生活教育”理念,确立“让生活走进学校,让教育回归生活”的办学理念,“崇真、务实、创新”的校训及“生活化、人文化、现代化、特色化”的办学目标,打造“党建创三园三实促三美”的党建品牌,逐步形成书香校园、艺术校园、智慧校园的“三园”办学特色,努力培养“德性笃实、知识富实、身体健实”的“三实”“陶娃”,打造“创业要实,谋事要实,做人要实”的“三实”“陶师”团队,着手打造植根于学校土壤的“陶味”教育文化体系——
以“生活力”为核心
深化文化校园内涵
教育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着眼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长远发展,从知识能力、学习体验、健康生活的培养需求,上升到注重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全面发展的人。同安区第三实验小学践行“生活教育”理念,以“生活力”为核心建构文化校园,明确了“一个思想、六个要素”。“一个思想”是要“以人为本,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生活力”。这种“生活力”包含道德力、学习力、健康力、审美力、实践力、创造力6个要素。学校围绕这6个要素培植学生的“生活力”,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参与社会、改造社会。以“生活力”为核心建构的文化校园,是向上生长的教育,是创造生活的教育,是提高生活能力的教育。
学校以“以生活力为核心建构文化校园的行动研究”和“‘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小先生制’实践新样态研究”两个课题为抓手,引领学校各方面的发展,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课程文化4个维度,着手打造富有个性的“陶味”教育学校文化体系。通过校徽、校歌、校园吉祥物及“六好陶娃”评价体系的建立,逐步构建聚焦“三实”的精神文化,从而逐步构建聚焦“行知”的物态文化。
同时,学校力求实现“国家课程品质化、生活教育课程生活化、E化课程数字化、校本课程个性化”,逐步构建聚焦“生活力”的课程文化。在此基础上,建设“六好陶娃”新时代好少年成长评价体系,推行“小先生制”,争当班级“小先生”、学校“小先生”、家庭“小先生”、社会“小先生”,争做“小讲师”,探索构建翻转课堂理念下的“三段三导”模式,探索推行“小先生制”自主学习课堂,重视学生自我管理,逐步构建“小先生”行为文化。鼓励学生“立大志、求大智、做大事”,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创新意识的新时代“六好陶娃”。
构建“六好”评价体系
聚焦“三实”精神文化
“崇真、务实、创新”是陶行知先生的治学理念和治学精神。秉承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同安区第三实验小学确立了“让生活走进学校,让教育回归生活”的办学理念,提出“崇真、务实、创新”的校训,将理念价值观外化为行为要求。“三实”精神逐步渗入学校的整个运转系统、融入师生的心灵深处。
学校以团队建设为主,凝心聚力,倡导“崇真、务实、创新”团队文化,促进教师在“专业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中不断提升,形成了“校长名师工作室—副校长室—教研室—教研组—备课组”五级教科研管理体系和“校长—分管德育副校长—德育科—大队辅导员—班主任、科任”五级德育管理体系,并根据教师的实际需要,构建了学科教研团队、备课团队、“石头汤”教育技术俱乐部、“问泉”读书俱乐部、师徒三级带教团队、青年教师团队等多维度、多层次的教师团队。
与此同时,学校以“生活力”为核心,培养“三实陶娃”。学校设计了校园吉祥物“六好陶娃”(“姗姗”和“实实”),直指“生活力”六要素。并制定了“六好陶娃”评价体系,在校园内形成浓厚的“陶娃”文化氛围。“六好陶娃”评价体系明确评价主体、评价标准。学生人手一份《“陶娃”成长手册》,将各学科教师奖励的“陶花”贴纸贴在相应的“陶娃”页面,以获得的“陶花”贴纸数量作为表彰依据。表彰有单项月份优秀“陶娃”和年度优秀“陶娃”。单项月份优秀“陶娃”在固定月份进行评选,如9月“美德娃”、10月“崇文娃”、12月“创新娃”、3月“勤劳娃”、4月“尚健娃”、5月“博艺娃”,分校级、年段级、班级3个级别,分别在校级“陶娃”墙、年段“陶娃”墙和智能班牌上展示,校级“陶娃”奖励软胶“陶娃”钥匙扣。年度优秀“陶娃”是在学年末综合评选出的本学年校级各单项好“陶娃”及“四好陶娃”“五好陶娃”“六好陶娃”3种综合优秀“陶娃”。学校通过全校大会、网站、微信平台、“陶娃”墙、智能班牌等渠道展示“陶娃”风采,通过多角度、个性化评价学生,激励学生不断向上、不断完善自我。如今“六好陶娃”评价体系已经成为学校德育的有效抓手,成为促进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创新意识的“六好陶娃”的有效激励手段。
体现浓厚教育气息
聚焦“行知”物态文化
“天然环境和人格陶冶有很密切的关系。”同安区第三实验小学在创意设计校园文化环境时,力求让每一处建筑、每一种陈设、每一个标志、每一幅画卷、每一段行文都彰显“生活力”,体现浓厚的生活教育文化气息。
学校8栋楼的楼名都与陶行知教育思想相关,分别为真知楼、真行楼、崇文楼、崇德楼、崇陶楼、行健楼、撷英楼、知行楼。在不同楼层分主题建设文化长廊。有宣扬生活教育理念的生活教育文化长廊,有“陶娃”展示文化墙、书香长廊、艺术长廊、闽南文化长廊,在学校围墙边建有“八礼四仪”文化长廊、“立德树人、始于足下”足球文化长廊等。建设芸溪书画苑和各楼层开放式图书角;四楼开辟“陶娃耕读园”劳动基地,与社区联手在校门口共建“初心园”亲子种植区。各种物态文化的布置突出“让生活走进学校,让教育回归生活”的办学理念,构筑学校独特的文化,无言地浸润师生的思想。
搭建清晰课程框架
聚焦“生活力”课程文化
课程是育人的核心与关键,“生活力”必然根植于课程。同安区第三实验小学搭建起框架清晰、内容丰富的“生活力”课程体系,使“生活力”教育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心教育内容,建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生活力”课程体系。
一方面,学校充分挖掘国家课程蕴含的“生活力”要素,强化“生活力”培养与课程结合。通过道德与法治、语文等学科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认同,成为拥有中国灵魂和世界眼光的现代青年;通过音乐、美术等学科,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品位和艺术素养;通过体育、心理健康等学科,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加强学科融合,发挥综合育人功能,使学生在增长学科知识的同时,具有健全的人格。
另一方面,学校整合、利用社区资源和学校资源的优势,力求“教育课程生活化”,形成多元化生活教育特色课程。一是研究性学习课程,不同学段的学生围绕不同的研究主题,开展“走近陶行知”“我为祖国点赞”“传承红色基因,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研究性学习活动。二是生活实践课程,将学科教学实践、社会大课堂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相结合,将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深度融合,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利用楼顶开辟“陶娃”耕读园,联手社区开发“初心园”亲子种植区,让学生学会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弘扬劳动精神、明白“耕以养身,读以明道”的道理。开展“三实联盟”家长讲堂,挖掘家长在职业、阅历、特长诸多方面丰富的教育资源,把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请进课堂,医生谈健康与卫生,警察谈法治与纪律,工人谈时代建设,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与生活,也使学校教育不再是空洞的说教,有了很强的说服力。三是研学旅行课程,以“致知于行、行中求知”为工作思路,实施以“行走的课堂”为主题的研学活动,把自然当成教师,拓展学生视野,增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四是社团活动课程,依据学生的个性和爱好特长开设35个特色社团,设置管乐团、球类、击剑、健美操、舞蹈、合唱、古筝、琵琶、非洲鼓、书法、绘画、人工智能创客项目等个性化课程,为每名学生提供广阔的成长空间。
倡导自主德育管理
聚焦“小先生”行为文化
陶行知先生提出,“小孩也能教小孩”、“人人都是小先生”。结合当下教育特点,新时代“小先生制”不局限于“知识学习”,只要有成长的需要,处处都是“先生”和学生。校园内开辟各种阵地和平台,提倡“小先生制”自主德育管理和“小先生制”自主学习课堂。
第一,培养德育“小先生”。通过选举和自愿的方式,在班级设立“晨诵午读小先生”“作业检查辅导小先生”“个人仪表管理小先生”“课间活动管理小先生”“图书管理小先生”“路队管理小先生”“清洁卫生管理小先生”等各种“小先生”,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管理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依托少先队总部这一平台,在开学之初选拔“四项评比小先生”“督导小先生”等校园“小先生”,让他们充分参与到进校礼仪、晨诵午读、课间操、课间活动等常规管理中。同时,充分利用家校联系这一平台,号召学生参与家庭生活管理,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在5月“劳动教育月”中,开展以“社会劳动我参与”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参观劳动成果,走近历史文明、乡土文明。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